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α-MnO2催化剂,并通过XRD和SEM技术对催化剂的成分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纳米α-MnO2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水中的双酚A(BPA),考察了初始溶液pH、催化剂加入量和反应温度对BPA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α-MnO2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降解BP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加入量100 mg/L,初始溶液pH 8.5,反应温度18 ℃。在此最佳条件下处理质量浓度为10 μg/mL的BPA溶液120 min,BPA去除率为96.4%。回收洗涤后第二次使用的催化剂的BPA去除率为80.5%,第三次使用的催化剂的BPA去除率为74.1%,催化剂的活性随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而缓慢降低,活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循环式超声强化光催化反应器,以TiO2作为光催化剂,研究了超声功率、TiO2加入量、循环液流速和空气流量对双酚A(BPA)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与光催化过程在循环式超声强化光催化反应器中实现了较好的协同效应;在初始BPA质量浓度为20.0mg/L、超声功率为600W、TiO2加入量为7g/L、循环液流速为4.05×10-2m/s、空气流量为200mL/min的条件下,反应150min后,BPA降解率可达90.5%,溶液中剩余BPA质量浓度仅为1.8mg/L,反应240min后TOC去除率可达84.5%。 相似文献
4.
从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及筛选得到一株以双酚A为唯一碳源的高效降解菌株D-17,通过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及16S r DNA基因测序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该菌株的生长及双酚A降解条件。菌种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生长及降解双酚A的最适条件为溶液pH 7.0,接种量10%,摇床转速150 r/min,降解温度30℃,降解时间5d;当双酚A初始质量浓度为60 mg/L时,双酚A降解率达52.62%;投加蛋白胨后,双酚A降解率提高至57.15%。 相似文献
5.
6.
以不同的含钛化合物作为原料,在无模板条件下经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TiO2介孔球——TiO2-1和TiO2-2。对两种TiO2介孔球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1和TiO2-2粒径分别为5.7 nm和8.0 nm;比表面积分别为159.4 m2/g和128.3 m2/g;孔径约为4.0 nm和5.0 nm。采用P25型TiO2、TiO2-1和TiO2-2对双酚A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在催化剂加入量为0.5 mg/L的条件下降解60 min,双酚A去除率分别为76.3%,99.7%,98.5%。TiO2-1和TiO2-2的光催化效果优于P25型TiO2,且TiO2-1的光催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8.
9.
10.
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双酚A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一种灵敏简便的检测双酚A的电化学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裸玻碳电极相比,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明显提高了双酚A的氧化电流;当外加电压为0~1.0 V、扫描速率为100 mV/s、缓冲溶液pH为5时,双酚A浓度分别在0.05~10.00μmol/L和20.00~100.00μmol/L的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3μmol/L。采用该修饰电极对实际试样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7%~104%。 相似文献
11.
12.
13.
硝基苯生产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硝基苯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化学氧化法、生物降解法和物理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这3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尚未出现具有显著经济和环境优势的处理方法,同时还指出硝基苯废水处理技术近期的进展可能将更多地取决于现有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综述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微生物修复及联合修复等几种主要的1,2,4-三氯苯(1,2,4-TCB)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各种修复方法的反应原理、修复条件和效果,对比了各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解决物理吸附法修复1,2,4-TCB污染后的吸附剂的后续处理问题;优化化学降解1,2,4-TCB的工艺条件,避免二次污染,进行现场试验,实现工程应用;分离、培育1,2,4-TCB的优势降解菌种;深入研究联合修复技术的降解机理,实现1,2,4-TCB的高效、彻底降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