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FHWA模式进行简化,获得的用车流量表示的公路交通噪声增量的计算公式。由此可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投产后,因运营量的增加而引起的交通声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六车道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中,因道路类型不同和采用的预测模型不同,预测出来的结果会有所差异,长久以来以《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 005-96)》的模型应用最多。对于六车道高速公路噪声的预测,考虑将六车道分成两个三车进行道叠加预测和把六车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预测这两种方式来进行,并与噪声实测值进行比较,可为今后高速公路六车道交通噪声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详细介绍常见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区别的同时,进行了不同公路项目的设定,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项目分别采用了上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通过不同预测模式下不同公路项目交通噪声的对比、分析,得出"对于一般公路项目,适合在对车速、车型比等参数进行合理校核的基础上,采用HJ/T 2.4-2009中推荐模式进行预测;其它项目,适合通过类比同类项目的交通噪声影响的方法进行预测"的结论。由于本文采用的模式均为行业内认可的模式,其预测结果及表现特点有助于准确地反映和预测公路交通噪声。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中各类机动车辆数量急剧上升,公路交通量大大提高,道路交通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噪声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伤害,使人感到焦躁不安、无法睡眠。因此,对公路运营期可能产生的噪声进行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的措施,是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车辆噪声源强是公路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噪声预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其进行准确预测是确定敏感点噪声声级的基础。公路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是各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噪声、传动和制动噪声等),其中的主要污染源是发动机噪声。本论文通过介绍中国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包括96年和06年规范)及环保部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一声环境》中噪声源强的计算方法,对双城市堡旭大道公路的噪声源强进行预测分析,认为2006年《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噪声源强计算比较合理、科学。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到的各型车车速及车辆源强符合实际情况,且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建议在公路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06年规范中的车辆源强公式。  相似文献   

5.
工业噪声是指建设项目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气流、震动、摩擦产生的噪声。例如风机、空气压机等产生的噪声,由于工业噪声声源多而分散,噪声类型比较复杂,因生产的连续性声源较难识别,治理起来相当困难。本次主要是针对某一固定、连续排放点声源的影响预测与分析。声源噪声通过距离衰减得到贡献值,通过和现状背景值能量叠加,得到结果是否能够满足相关环境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前道路交通噪声预测尚未有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模式,本文通过分析道路与公路性质差异及现行几种预测模型的区别,指出不同预测模式的采用、参数的选取将对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结果产生影响,提出公路噪声预测模式应用于道路环评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路声屏障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初步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CAD二次开发技术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方法,研究了声屏障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框架和结构,利用Visual Ba-sic的ActiveX Automaiton技术,初步开发了基于AutoCAD的公路声屏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该软件在输入必要的环境条件和公路噪声的参数后,可自由进行公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和声屏的设计,并以表格的形式输出交通噪声预测值,以AutoCAD图形格式输出声屏障设计平面图,断面图,立面图等以及有无声屏障时交通噪声的空间等声级曲线图。  相似文献   

8.
公路交通对土壤铅污染预测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导给出了公路交通对土壤铅污染的预测计算模式,分析了采用该模式预测土壤中铅含量时可能出现的3种不同结果,即高于、等于或低于背景值及其判别条件。结合中国公路交通的实际情况,论证了在不考虑非公路污染源时,公路交通引起土壤中铅累积量在营运近期将低于土壤背景值。认为合理确定非公路污染源强度、铅沉降面积及铅残留系数是影响预测评价土壤铅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评价范围、源强界定和参数修正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 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 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 03-200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路建设项目》(HJ 552-2010)等五种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哪种预测模式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0.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公路交通噪声的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进行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为保护公路线声环境,促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多角度提出了治理公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控制对策,指出只有综合治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交通澡声污染。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交通建设尤其是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问题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公路建设与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就道路交通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工作做以论述,并就公路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展望,以期早日实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现代绿色环保交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朝阳市工业化、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的发展,交通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防治迫在眉睫。分析了朝阳市交通噪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公路交通噪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解决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公路交通噪声造成的危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公路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的交叉口交通噪声模拟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观交通流仿真的交通噪声模拟方法。应用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软件模拟了车流量从100veh/h逐级增大到1000veh/h过程中信号灯控制的十字交叉口交通状况,并将模拟所得的交通流数据作为交通噪声模拟计算的输入参数对交通噪声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车流量下十字交叉口附近交通噪声的特性及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在非饱和车流情况下,交通噪声水平随车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与车流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交通噪声的波动范围随车流量的增大而缩小,车流量达到饱和后,交通噪声不增反降。噪声污染级随车流量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峰值出现在车流量为400veh/h~500veh/h之间。  相似文献   

15.
高架桥路交通噪声主观反应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调查与噪声测量同步进行的方法研究人们对城市高架桥路交通噪声的主观反应,分析了主观烦恼度,睡眠干扰率随等效声级变化的规律,指出不同人群主观烦恼反应,睡眠干扰反应的差异,高架桥路建设前后及非高架桥主观反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连续4年在对路经北京市密云县城区的四处监测点位的车流量、噪声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101国道的车流量大体上呈逐年增长之势。101国道两侧的昼间平均交通噪声值除2003年全部达标排放外,2004-2006年均有部分超标;101国道两侧夜间平均交通噪声值均可达标排放。101国道两侧PM10的浓度基本上随车流量的增加而增加,SO2和NO2的浓度随车流量的变化不明显。101国道旁密云县环保局监测点PM10、SO2和NO2的浓度均高于密云县城区测点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Noise system模型软件预测城市道路工程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通过预测,拟建道路沿线路中心线两侧200 m范围内随距离增大受交通噪声影响呈明显衰减趋势.从路段达标距离分析,相对于昼间噪声达标距离,夜间噪声达标距离均大于昼间的达标距离,说明拟建道路夜间交通噪声影响大于昼间;沿线敏感点近期、中期、远期昼间、夜间噪声预测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4a类标准;通过对首排在建小区均为3层以上建筑物不同垂直高度的影响进行预测,对居民区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杭州市高架快速路两侧的典型建筑群进行了噪声监测,结果表明第一排/列敏感点噪声等效声级均超出4a类标准,昼间超标0.2—5.6dB,夜间超标8.3~15.9dB;第二排/列的噪声等效声级均超出2类标准,昼间超标0.9-5.7dB,夜间超标2.2~8.3dB。典型建筑群的第一排/列对第二排/列的隔声及距离衰减效果为5.1~14.9dB。对交通噪声的防治,可采取设置合理噪声防护距离、建设低噪声路面、设置隔声屏障、建筑物噪声防护和加强交通噪声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噪声污染对环境和人们健康的影响受到更多的关注。雄楚大街是武汉市“文化城”的交通主干道,该区域环境噪声在执行4类标准时应尽量遵循1类标准,笔者系统监测了雄楚大街沿线的交通噪声污染状况.采用比例预测法对雄楚大街未来5年的交通噪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