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总结了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的有关研究进展,包括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研究发展历程及施工温度裂缝的控制方法等内容。同时,对国内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的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和评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今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镇罗330kV变电站工程是宁夏第一个户外GIS站,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施工质量,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及施工技术关键进行分析,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宜于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以中关村壹号A,D区重大工程为背景,为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的技术难题,通过总结实际工程经验,提出并研发了一种以循环水为媒介的高效控制厚大基础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方法。采用现场温度监测的方法对基础底板混凝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基础底板混凝土内部温度场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了基于循环水控制基础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温度变化规律,为相关实际工程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如何杜绝人防工程大体积砼的裂缝,一块心病,根据笔者多年人防工程监理的实践,对人防工程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同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办法。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可能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等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收缩裂缝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收缩  相似文献   

5.
从施工技术方案、温度控制、抗裂分析及验算等方面介绍了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对该高层筏板基础混凝土温度与温度应力的变化对裂缝控制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为筏板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中关村壹号为实际工程背景,基于循环水控制厚大基础混凝土裂缝的试验,提出了理论分析模型与计算参数,采用MA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大体积混凝土全过程水化热三维温度场的仿真计算,将理论模拟结果与混凝土及调温养护水温度的实时监测结果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温度变化曲线更为平滑,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三峡电站蜗壳尺寸大,但是外围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体积相对较小,而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作为水轮发电机和主厂房上部结构的基础,它的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影响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安全的各种因素,得出不同季节对蜗壳保压值进行调整或蜗壳水温进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该在不同的施工 季节制订相应的温控措施。同时,优良的混凝土施工质量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8.
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民房建筑群时沉降控制严格,风险较大。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S线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保健村民房建筑群为背景,通过三维数值计算,对盾构施工主要影响区的范围和沉降量进行理论预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理论预测结果对该范围内民房进行分类监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盾构施工对民房建筑群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沉降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数值分析能够较好地预测盾构施工的影响范围及沉降量,可用于指导房屋沉降监测;盾构施工控制不当使得地表产生不均匀沉降、民房发生倾斜和裂缝等问题,通过控制支护压力、调整施工速度和壁后注浆等施工参数,并及时对地层进行注浆加固,有效地控制了地面沉降,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民房建筑群时沉降控制严格,风险较大。以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S线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保健村民房建筑群为背景,通过三维数值计算,对盾构施工主要影响区的范围和沉降量进行理论预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理论预测结果对该范围内民房进行分类监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盾构施工对民房建筑群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沉降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数值分析能够较好地预测盾构施工的影响范围及沉降量,可用于指导房屋沉降监测;盾构施工控制不当使得地表产生不均匀沉降、民房发生倾斜和裂缝等问题,通过控制支护压力、调整施工速度和壁后注浆等施工参数,并及时对地层进行注浆加固,有效地控制了地面沉降,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出现裂缝的问题,从设计、施工等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裂缝原因,提出修补和控制措施。结果表明:(1)裂缝产生原因是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支柱的刚度大,梁截面刚度相对较小,形成了强柱弱梁,因而在梁的应力复杂部位产生了收缩裂缝。(2)通过改善约束条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混凝土振捣等方法,可避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强腐蚀土壤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对施工中的各个质量环节进行分析,提出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加强填料顺序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控制、温度控制、运输时间控制及浇筑等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自拌高性能抗腐蚀混凝土制备各项质量指标可控、在控。应用结果表明:自拌高性能抗腐蚀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为强腐蚀地区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广泛应用于大跨桥梁和立交工程中,但是箱梁腹板普遍存在裂缝的问题。对于小半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更易出现裂缝。为了研究小半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腹板应力状态,本文以港沟互通立交工程为例,选取F10匝道箱梁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各工况下箱梁腹板应力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孔道附近最大拉应力出现在腹板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工况,预应力度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的应力状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河北省图书馆加固改造工程的实际需要,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组合钢管混凝土式防屈曲支撑。该新型支撑解决了全钢型防屈曲支撑在大长度时难以满足稳定性的问题,而且比起传统钢管混凝土约束的防屈曲支撑,无需考虑内芯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问题,加工过程简便、施工速度快,且质量容易控制。现已对此类新型支撑完成了短试件和足尺试件的拟静力滞回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支撑的滞回曲线饱满稳定,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较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振动碎石挤密桩是软基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建设施工中虽被广泛采用,但其施工却因地质情况复杂而造成施工难度大,质量不易控制。本文以 750 kV 白银—黄河域回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振动碎石挤密桩的检测为例,通过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对振动碎石挤密桩处理软土地基施工工艺及质量进行控制。结果表明: 振动碎石挤密桩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是施工过程控制,对振动碎石挤密桩施工进行质量检测,可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华电灵武电厂 1 000 MW 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在自动发电量控制(AutomaticGeneration Control,AGC )方式下负荷响应慢、协调系统存在大延时的问题,采用前馈超前响应的方法对机组协调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控制逻辑及参数进行优化,解决了主汽压力、主汽温度、锅炉过热度等主要参数跟随缓慢的问题。应用结果表明:在 AGC 方式下,机组协调系统响应速率得到大幅提升,机组负荷响应能力满足了电网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坑道工程结构的特殊性,以及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工程实例介绍泵送混凝土在坑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基本步骤和应注意的技术控制。  相似文献   

17.
大直径超长桩的桩身混凝土质量检测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一个难题。本文提出和探讨了大直径超长桩桩身混凝土质量的超声波透射检测方法、技术及可靠程度。工程实践证明采用超声波透射法对大直径超长桩检测 ,其检测精度高 ,结果直观可靠 ,可以较详细查明桩身内部缺陷的性质、深度位置、范围大小及严重程度 ,为控制大直径超长桩桩身混凝土质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搅拌桩施工会引起周围土体的位移及产生很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工程现象,首先分析了搅拌桩施工中固化剂的注入体积与膨胀压力、成桩直径的关系。结果表明,5%~10%的注入浆液的体积可以对周围土体产生1.8~3.0倍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膨胀压力,成桩直径比搅拌叶片的名义直径大5%~10%。然后量测室内模型桩、现场搅拌桩的成桩直径,分析了注入浆液的体积与成桩直径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深度不太大的水泥土搅拌桩,有约45%的注入体积会通过上浮隆起的土体损失掉;大约5%的注入体积通过劈裂裂缝渗入到周围土体中;大约50%的注入体积会转化为成桩直径,使桩体膨胀5%~10%,即实测桩径比搅拌叶片的名义直径大5%~10%。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特高压输电线路砼基础对地基土和地下水的抗腐蚀性能,通过采取"内增外防"的措施,在国内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首次使用高性能抗腐蚀混凝土及高强防腐布袋的裹体灌注桩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裹体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工艺步骤清晰,节省成本,施工效率高,便于推广,对强腐蚀土壤地区工程基础施工及防腐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