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宁夏地区新建的河滨 220 kV 智能变电站中顺序控制功能的特点,按照 Q/GWD 383-2009标准中对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功能的要求,分析比较了变电站顺序控制的实现方式,介绍了河滨220 kV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逻辑及方案,对未来宁夏地区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发展应用提出了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河滨220 kV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方案充分考虑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特点,为 220 kV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运行体系建设下集中监控业务对变电站监控信息优化的需求,根据智能变电站监控信息的特点,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监控信息在接入远方监控系统前信息优化的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智能变电站监控信息通过该方法优化后,不仅能够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还能够大幅减轻各级调度监控人员以及现场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智能变电站光纤通讯回路的通讯状态直接影响着智能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分析目前智能变电站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 GOOSE )和采样值(sampledvalue,SV)通讯中断的原理,提出了4种不同原理的模拟GOOSE和SV通讯中断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模拟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为智能变电站通讯中断测试及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的转变,需要用智能监控系统来满足变电站智能化的需求。针对银川110 kV开元变电站“三层两网”网络架构及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结合调试实践,对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在现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作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智能监控技术更利于实现信息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电站网络风暴直接影响着智能二次设备的正常通讯。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网络风暴的特点和产生原因,对网络风暴对站控层设备和系统、过程层设备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发现了网络流量、字节、报文类型等是网络风暴影响各类二次设备通讯的原因之一。针对网络风暴的影响,提出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抑制网络风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智能变电站中光纤二次回路配置、监测等问题,通过分析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征,提出了基于 OTDR 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二次光纤链路在线监测的整体设计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全站整体设计方案能使智能变电站内通信内容的采集方式更加合理,通信过程的监视完全符合真实情况,提高了智能变电站内通信过程的在线监视的真实性,完善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状态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展开,智能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优化合理选择成为重要问题。结合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不同需求,通过对站控层、过程层以及对时网络的各种实现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出智能变电站站内通信网络选择的最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充分考虑网络可靠性及经济性,合理实现不同结构和规模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建设,对智能电网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河滨智能变电站220 kV部分二次侧调试为对象,对全站二次回路和保护装置进行分析,通过调试,解决了变电站中户外智能组件柜相关回路和户内保护装置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户外2套智能终端的正确配合,是保证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和信号回路正确性和完整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针对合并单元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通用设计”二次系统设计修订为契机,结合宁夏某330 kV变电站1(2)号变压器系统保护设计方案现状,提出了3号变压器扩建工程新型系统保护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技术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此方案能够为智能变电站取消合并单元的改造工程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监控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智能化变电站的网络结构及传统的过程层网络监控方法的缺点及不足,提出了新的监控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新的监控方法解决了传统监控方法不直观,不能快速准确反映过程层网络通讯情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不断建设,电力通信系统对超长站间距离、无中继站光传输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凸显。针对超长距无中继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线路损耗、色散效应以及光信噪比三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宁夏电网第一条省内超长距无中继传输系统即六盘山750kV变电站至灵州±800kV换流站通信系统的建设,通过运用光放大器、纠错、色散补偿、拉曼等关键技术,实现2.5 Gbit/s 速率、10 Gbit/s 速率长传系统通信。应用结果表明:超长距光传输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六盘山750 kV变电站至灵州换流站间的超长站距通信,满足了系统运行的各项性能指标,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及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安全、高质量地完成智能化变电站通信光缆施工任务,对光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施工工艺后,通信光缆达到了施工工艺标准,承载业务安全,运行可靠,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西北山区高压配电网设备多、线路长、分散度大、管理不便的问题,应用 AT?mega128单片机与DZ04彩信息通信模块,设计开发一种基于手机彩信的远程可视化监控系统,达到对高压配电网设备的遥测、遥控、遥视、遥信。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利用第三方通讯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实现了配网远程监视与简单操控,适用于交通不便、电力通信资源匮乏、技术人员缺少的偏远地区。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风电场监控与运行维护需求,对风电场智能维护技术的现状、发展和应用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一个具有电网接入控制功能,集风电场电气量监控和风电机组智能维护于一体的监控平台架构,在使风电场与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数据信息共享和融合的同时,实现对风电机组状态的多维度监测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兼顾风电场接入控制和电网调度控制,实现了对风电场电气量监控和对风电机组的智能维护,从而在保障风电场可靠运行的同时,使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得到提升,电网与风电场的效益获得双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