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规融合"是一种全新的规划理念,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确定城市开发边界与最小生态安全距离是城市规划与空间管控的重要抓手,本文探讨了城市开发边界和最小生态安全距离的联系与区别,并在"多规融合"规划理念的新视角下,探讨基于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我国"多规融合"试点推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视角下多规合一的“合”与“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奇  刘蕾 《环境保护》2016,(9):36-39
基于多规合一中"合"与"分"的分析,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多规合一框架体系;指出生态规划在多规合一源头、过程与末端三个层面的地位,应首先基于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次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实现生态与其他规划在人口规模上限、产业及其布局与城市开发边界的融合,最后编制污染的治理规划。从管理角度,提出建立发展规划委员会、统一信息平台与技术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15,43(3)
生态管制是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明确生态管制在“多规合一”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生态管制的概念与特征,美国、英国等国际生态管制的经验做法;通过分析我国生态管制在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提升生态管制规划地位、构建生态管制规划体系、建立生态管制空间识别与划定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多规合一”空间衔接和边界划定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探索能够实现“多规合一”的方式方法,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张蓝图干到底.2014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28个市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  相似文献   

5.
生态管制是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明确生态管制在"多规合一"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生态管制的概念与特征,美国、英国等国际生态管制的经验做法;通过分析我国生态管制在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提升生态管制规划地位、构建生态管制规划体系、建立生态管制空间识别与划定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多规合一"空间衔接和边界划定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孙伟  刘崇刚  王苏宁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1):2913-2925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土空间管治、城乡建设管理和生态安全管控的关键抓手,对于推动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综合利用回归分析模型、InVEST模型和CA模型,探索构建基于生态约束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在评价城市生态用地重要性和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潜力基础上,开展不同目标年份的城市用地扩张模拟,据此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研究表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系统性特征,受到多因子相互作用,基于生态约束的城市开发边界模拟能够兼顾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居民高品质生态环境诉求,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助于丰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研究,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红线划定和管理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的重要前置条件和依据.传统的生态保护规划缺乏空间落地和空间引导约束,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城市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体系.生态红线应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的一系列不同管控层级的范围边界组成,实现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活动的全过程互动衔接.以大连市为例,提出基于城市环境综合分区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及控制体系,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控制绿线、人居建设蓝线和产业准入黄线,实现生态红线划定的空间约束与资源环境引导,强化与现有规划成果的衔接与协调.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三大战略格局之一,生态安全格局是海岸带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遵循“陆海统筹、生态优先”的理念,基于“本底分析−要素识别−格局构建”的总体思路,采用陆海生态敏感性评价、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源地−廊道−节点”模型等分析方法,规划构建了茂名市海岸带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海岸侵蚀和特...  相似文献   

9.
分析"多规合一"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的关系,基于山南地区错那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案例应用,通过从划定生态红线区域、水环境生态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置、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分析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点,可有效促进错那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在加强生态用地保护、推进土地生态环境整治、优化三类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存在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多规合一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彭晓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2856-2866
为解决国土空间面临的城市蔓延、乡村空心化、环境退化等系统性问题,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整合出于各部门利益最大化制定的、时常是相互冲突的规划方案,实现“多规合一”。基于安全格局理论提出协调规划冲突的途径,包括:(1)在认识层面,将国土空间规划视为理性过程,利用最小—最大约束途径制定可辩护的规划方案,通过空间博弈协调对有限土地的竞争、寻求各方均可接受的结果;(2)在操作层面,首先识别作为保障自身目标、协调各方利益依据的安全格局,然后据此对空间用途进行谈判。实践中需要建立协调规划冲突的制度机制,并在多方博弈中优先考虑处于劣势的生态和自然资产,通过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基础设施提供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再造秀美河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