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东海  贾道昌 《环境化学》1998,17(6):558-563
本文通过释放试验,模拟了河道中河流冲刷,积水浸泡及多次冲刷条件下,包气带土层残油放过程,分析了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对残油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残油释放由初始快速和随的慢后的慢速两个过程组成,振荡对平所需时间影响不大,振荡时残油释放速率为2.61mg油类.g^-1±.d^-1,淋洗率为1.83%,无振荡释放速率仅为0.35mg油类.g^-±.d^-1;释放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离子强度〉0.  相似文献   

2.
张统  张志仁 《环境化学》1999,18(5):476-481
本文根据酵母废液的水质特点,采用了常温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工艺,即温度在26.8-28.0℃,进水COD为7129-9823mg·l^-1时,达到CDO去除率66.0-71.0%,同时,沼气产率为2.4-3.0L·l^-1·d^-1,沼气中烷含量为61.5-69.1%。该法耗能小,沼气可回收,经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雨水中S(Ⅳ)的离子色谱分析及其保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栗欣  郭花捷 《环境化学》1996,15(1):76-81
本文研究了用离子色谱法分析雨水中S(Ⅳ)的色谱条件和含S(Ⅳ)样品的保存方法,采用HPIC_ASA分离柱、用2mmol.l^-1Na2CO3/3mmol.l^01NaOH溶液作淋洗液、0.0125mol.l^-1H2SO4为再生液、电导检测的方法,具有无干扰和灵敏度高等优点,而且在S(Ⅵ)的浓度秋-28μg.ml^-1范围内,其浓度与响应值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5以上  相似文献   

4.
单甲脒农药对鱼脑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鱼,鲤鱼在实验室驯化4-7d,其脑胆碱酯酶活力在显著水平为P≤0.05时,不同组的金鱼,鲤鱼无显著差异。离体实验条件下,单甲脒农药对金鱼,鲤鱼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25.9mg.l^-1和25.7mg.l^-1。DMA农药对鲤鱼的作用大于对金鱼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与铜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向土壤溶液中加入Cu2+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加入铜可以显著改变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吸着平衡,并降低了其水溶性.影响程度在0.8mmol·l-1Cu以下随铜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加入0.5mmol·l-1铜的土壤中 WSOS含量从 0.27mg C·g-1降至0.047mg C·g-1,吸着系数从6.6×10-3l·g-1降至3.3×10-3l·g-1.另一方面,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铜离子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液相浓度单位取mmol·l-1,固相浓度取mmol·g-1土),k=9.l×10-3;n=3.40. 加入DOC后,k=9.2×10-3;n=3.66,没有明显改变土壤对铜的吸附性能.加入小同浓度的DOC,结果仍说明该浓度范围内DOC(<8mg C·l-1)的加入没有明显改变土壤对铜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全血红蛋白和高铁血红慢白及耗氧率,研究了草鱼种在NO2-N作用下的生理变化和对NO2-N的应适用性,结果表明:ρ(NO2-N)在0-4mg.L^-1范围内可使草鱼种耗氧率增中,并于1mg.L^-1和4mg.L^-1处出现峰值和次峰暴露处理的鱼种在恢复21d后,显示出对NO2-N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离子色谱法测定海水中的铵离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新型柱填料的阳离子色谱柱,改善了铵离子与钾离子,钠离子的分离度,消除了大量钾离子和钠离子对铵离子测定的干扰。在硫酸和甲烷磺酸两种分离体系中,铵离子的检出限分别达到0.1mg.l^-1和0.05mg.l^-1,线性范围分别为0.2-50mg.l^-1和0.1-50mg.l^-1。在两种淋洗条件下测定复杂基体海水中的铵离子,所得结果一致,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8.
单甲脒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单甲脒(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简称DMA)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田间试验表明,喷洒单甲脒盐酸盐(DMAH)于棉花植株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和土壤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实验室试验表明,投加DMAH于土壤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当DMAH在土壤中的浓度为20mg/g时,好氧异养菌总量开始降低,硝化细菌和放线菌、真菌的土壤DMAH抑制浓度分别为0.5mg/g和0.1mg/g.DMAH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亦不相同,脱氢酶对土壤中DMAH含量为10mg/g时其活性即有明显的减弱,而过氧化氨酶对DMA的耐受性相当高,其活性的抑制浓度达500mg/g.试验还证明了土壤中DMA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当DMA在土壤中的浓度为50~500g/g时,其消解速率可从8.75mm·kg-1·d-1提高到48mg·kg-1·d-1.  相似文献   

9.
O(^1D)与CF2ClBr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勇  潘循皙 《环境化学》1999,18(5):414-421
本文研究了CF2ClBr-O3体系在253.7nm紫外光照下所引发的O(^1D)与CF2ClBr的反应。O(^1D)与CF2ClBr反应的最终产物为CF2O,Cl2,B2r;实验中得到O(^1D)与CF2ClBr的反应速率常数为1.01×10^-10cm^3·molecule^-1·s^-1,并且对O(^3P)与CF2LlBr的反应可能性以及O(^1D)与CF2ClBr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进水PCP和CODCr质量浓度对厌氧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以氯酚驯化污泥接上流式厌氧消化反应器(UAD)连续处理含五氯酚(PCP)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水力负荷下,试验反应器可稳定地处理ρ(CODCr)1250-1000mg.L^-1和ρ(PCR)≤180mg.L^-1的有毒有机废水,CODCr去除率大于90%,PCP去除率大于99.5%,出水ρ(PCP)小于0.5mg.L^-1,维持试验反应器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最低进水ρ(PCP)有关,且进水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双峰驼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特点及与生物地球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从腾格里沙漠西南端开始向巴丹吉林沙漠的西北方向延伸形成大约长600km,宽160km的狭长发病区域内,该病发病率为28.8%,致死率达60%,该区土壤、牧草中Cu、P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牧草中m(Ca):m(P)为50:1;病驼全血和被毛P含量亦低于健康驼(P<0.01).因此认为该病主要是由双峰驼食物链中P缺乏所致的一种骨营养不良症.  相似文献   

12.
羊角月芽藻的生长与湖水中几种磷形态关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重华  王晓蓉 《环境化学》1997,16(4):341-347
将湖水中的磷分成六种形态:总溶解磷(TSP)、溶解反应磷(SRP)、总反应磷(TRP)、溶解的水解性磷(SHP)、溶解的光解性磷(UVSRP)及颗粒磷(PP),研究其对羊角月芽藻的生物有效性.获得了各磷形态及总磷(TP)与藻生长的相关方程.并通过多元回归,建立了藻的生长量(Y)与多种磷形态的模型:Y=1.40×10~4C_(pp)+8.69×10~3C_(TSP)+1.02×10~4C_(SHP)(r=0.9811,n=19)及简便模型:Y=1.04×10~4C_(pp)+4.97×10~3C_(TSP)(r=0.9759,n=19)这两个模型在评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中,对预测藻的生长潜力将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沉水植物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磷的分级方法研究苦草移植后生长过程中沉积物不同的磷赋存形态(NH4Cl-P, BD-P, NaOH-P和HCl-P)以及总磷的变化,同时结合野外人工恢复的水草区域采样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野外条件下沉水植物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对磷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水植物能够有效的降低沉积物中磷的含量,而且水生植物对磷的不同赋存形态的影响并不相同,其中,BD-P是受沉水植物影响最为明显的磷赋存形态.  相似文献   

14.
滇池典型区域磷与铁的形态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滇池三个湖湾不同深度水层磷与铁的形态分布,研究三个湖湾内源磷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海埂湾间隙水中,磷的释放强度远高于另外两个湖湾,根据水体中各种形态磷和铁的关系,推测出在这三个湖湾中,铁结合态磷是湖水悬浮物和沉积物中一种重要的可释放磷。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有机磷农药甲基1605和毒死蜱对~1O_2探针性物质二乙基二硫酸(DES)、萜品烯(α-terp)及ROO和RO探针性物质2.6-二叔醒基-4-甲基苯酚(BHT)和1,2,3,4-四氢萘(tetra)光降解的敏化作用.结果表明基态氧直接参与了DES和α-terp的光解;在甲基1605的作用下,1/K_(exptl)与[α-terp]的关系表明,α-terp的降解不为~1O_2历程;同时BHT和tetra的敏化降解说明ROO的量子产率为~1O_2量子产率的5倍;对氯氰菊酯的光敏降解产物的检测表明,在甲基1605存在下,产物仍然以~3O_2氧化产物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富营养化水体“水华”形成机理 ,研究了甘油磷酸钠和磷酸二氢钾这两种外源性磷和振荡与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在静止培养时 ,外源性磷能提高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速率 ,提高的程度随着外源性磷浓度的上升而下降 .该有机磷比无机磷更有利于对数期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同静止培养相比 ,振荡能大大降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速率 .在振荡时 ,只有添加高浓度的外源性磷才能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因此 ,在“水华”暴发过程中 ,虽然水体中外源性磷数量是影响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其它的环境因子可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模拟风搅动的振荡就是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 ,振荡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要远远大于外源性磷的种类和数量所产生的影响 .图 6表 2参 6  相似文献   

17.
磷素营养对春小麦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磷素营养与春小麦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用磷肥由于对根系生长的促进,明显改善了春小麦的水分供应状况,同时,增加了束缚水含量,提高了膜稳定性和叶片耐脱水能力,且由于提高了渗透调节能力,维持了生长过程的正常进行,明显提高了春小麦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虽然气孔导度的增大增加了作物的耗水,但由于施磷对失水的促进小于对产量的促进作用,因而明显提高了春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综合分析表明:施磷可明显改善春小麦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8.
几种粘土矿物和粘粒土壤吸附净化磷素的性能和机理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通过磷素等温吸附实验和磷素饱和吸附后磷素的形态变化,研究了高岭土、蒙脱土、凹凸棒土、蛭石和沸石5种粘土矿物,以及黄褐土和下蜀黄土2种粘粒土壤中磷素的吸附净化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除高岭土和沸石以外,其它类型的粘土矿物和粘粒土壤均有较好的磷素吸附净化能力,蛭石的磷素吸附净化能力最强,其次为黄褐土、凹凸棒土、蒙脱土和下蜀黄土.粘土矿物和粘粒土壤磷素的吸附能力与其化学组成关系密切,表现为全钙及水溶性钙、胶体氧化铁和胶体氧化铝含量愈多,其磷素的吸附量愈大,磷素的净化能力愈强.此外,粘土矿物和粘粒土壤磷素饱和吸附后的形态转化也受其化学组成的影响,表现为全钙及水溶性钙、胶体氧化铁和胶体氧化铝含量较高,其对应形成的磷酸钙盐、磷酸铁盐和磷酸铝盐含量较高,粘土矿物和粘粒土壤吸附磷素的机制主要为化学吸附,包括专性化学吸附和非专性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9.
用改进的Ruttenberg分析方法对不同粒径黄河上游主要入河沙漠颗粒物磷的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颗粒物中磷以自生钙磷为主,其次是碎屑磷.黑风口沙样中总磷含量较高,磷也以自生钙磷为主,其次是有机磷.计算了沙漠颗粒物中生物可利用磷的含量.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送约1.1万吨总磷,其中可交换磷为492t.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输送约9200t总磷,其中可交换磷约为688L  相似文献   

20.
磷钼杂多阴离子薄膜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造纸黑液中的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广超  夏传俊 《环境化学》1997,16(4):379-381
本文报导了用磷钼杂多阴离子薄膜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造纸黑液中的磷,试样以HClO4煮沸5min,排除硅和有机物的干扰。磷浓度在0.04-10mg·^-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