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对生猪规模化养殖环境问题及养殖场粪污资源特性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的有效生态模式,并根据养殖规模大小,通过典型说明详细阐述了适合农户、企业和园区发展的三大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安徽省出台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2017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的关闭搬迁工作。到2020年,规模畜禽养殖场布局更加合理,农牧结合型畜禽养殖业比重明显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80%以上,基本解决规模养殖场污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的三种模式和三种模式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采集26家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和喹诺酮类抗性基因及表达丰度。结果发现,畜禽粪便中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平均检出率为78.2%(61/78),喹诺酮类抗性基因平均检出率为53.8%(28/52)。另外,通过QPCR技术对不同养殖场畜禽粪便中ARGs进行绝对定量,并将ARGs的浓度与其内参基因16SrRNA的浓度做归一化处理,得到各ARGs的相对丰度,分析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猪场、鸡(鸭)场和牛(羊)场中相对丰度发现,生猪养殖场抗性基因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牛(羊)和鸡(鸭)养殖场。随机选取6家养殖场堆肥粪便与新鲜粪便进行抗性基因含量检测,两者抗性基因表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普通粪便处理方式对抗性基因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对于掌握畜禽养殖场ARGs污染现状以及评估规模化养殖场耐药基因污染风险,保障动物食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1,(12):5-5
甘肃:大力实施工程减排 甘肃省今年大力实施城镇污水处理、燃煤电厂脱硫、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制酸尾气深度治理、工业企业减排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养殖小区污染减排等工程减排项目,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环境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而农村环保又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着力解决好农村问题,而要解决好农村问题,必须以良好的农村环境质量作为基础保障。目前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评率较低,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利用率都不高。  相似文献   

7.
史春 《环境教育》2011,(11):62-62
建议政府要尽快设立农村环保机构。严格规模化养殖场环评审批,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防止新污染的产生。国务院出台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张家口市农业源污染现状及农业减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张家口市农业的污染源主要是畜禽养殖业,根据其污染特点,提出适合张家口市规模化养殖和专业户养殖的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养殖场模式和户用沼气池生态庭院模式,这两种模式基本都能达到畜禽养殖业的"零排放"。此外,加强政府管理力度、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也是农业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畜禽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将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科学评估区域畜禽养殖粪便承载能力,有利于科学规划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以江西省资溪县为研究区域,对全县2021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摸底调查,并分析年度畜禽粪便产生量、污染物产生量及流失量。结果表明:全县规模化养殖的畜禽种类主要为生猪养殖,约60.33%的畜禽粪便污染物来源于生猪,其次为肉牛养殖,占比约28.44%。基于2021年土地消纳能力分析各乡镇畜禽粪便环境承载力,结果显示:鹤城镇、嵩市镇、乌石镇、高田乡的单位面积猪粪当量负荷级数为Ⅱ级,说明该区域畜禽粪尿污染物对环境稍有影响;而高阜镇、株溪林场的负荷级数为Ⅲ级,说明该区域畜禽粪尿污染物对环境有一定影响,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15,(3):70-71
由湖南海尚环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理技术,适用于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大中型养殖场采用规模化畜禽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理工艺流程中,废水主处理单元采用两级生化处理,第一级生化处理工艺为光生物反应池+厌氧氨氧化,第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