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生态问题已直接影响到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互联网+"理念及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条件下,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及新时代发展特征的梳理,系统地挖掘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5个子系统内涵;针对城市化过程中的现实状况,构建了城市街道尺度的包含25个2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ECC)指标体系,并界定了约束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同时,基于生态问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以及ECC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应用遥感以及信息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结合"互联网+生态"等理念和技术,构建了城市街道尺度生态物联网(EIOT)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区域ECC特点,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ECC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现阶段实现生态文明规划与管理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对于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与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环境蛋白组学是蛋白组学与环境科学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研究污染环境与蛋白组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与检测技术方法.环境蛋白组学的发展,取决于双向凝胶电泳、质谱、蛋白质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完善与应用.综述环境蛋白组学的主流技术,介绍环境蛋白组学技术在污染物分子毒性检测中的应用,探索污染物与蛋白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是人体与环境健康科技发展的起步过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对一种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进行技术可行性探讨.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用于建筑空调既有节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也存在技术实施的制约因素.通过典型建筑冷量平衡计算表明,在部分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图2,表1,参18.  相似文献   

4.
在对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进行调研基础上,针对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现状,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参5.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超标可造成环境污染并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已经十分普遍并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近年来,一种基于纳米金比色原理的新型水中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迅速发展,并因其具有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无需配套仪器、操作简便等一系列优点,在水体重金属污染事件的现场筛查及应急处置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国内外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基于纳米金比色原理的水中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在发展过程中遭到破坏,有关生态环境的诉讼案件也日益增加,针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国内外技术进行了对比,并着重介绍了我国目前所采用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价值量化的技术方法,以期为技术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发展是一个企业、单位、公司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支撑,传统的人事管理系统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管理上非常低效,基于ASP.NET技术的人事管理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介绍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并分析了系统的设计和不同模块的功能特点,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ASP.NET技术的人事信息数据采集、筛选、管理的新模式.图2,参6.  相似文献   

8.
王万洁  侯兴旺  刘稷燕  江桂斌 《环境化学》2021,40(12):3640-3650
本文回顾了同位素技术的发展历史、简介了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应用原理与主要分析仪器.重点介绍了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污染物溯源、识别转化历程和指示反应程度,以及重建古环境信息,构建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探索生态物质循环等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与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林业的发展前提是有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作技术支撑,以高职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例,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论述了两者有机结合,从技术层面上促进湖南林业的发展.参5.  相似文献   

10.
生物活性炭作用机理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活性炭技术是在生物膜技术和活性炭吸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而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本文分析了生物活性炭去污机理,并结合小试试验、工程实例探讨了这一新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技术作为一种单分子水平的检测技术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SERS技术的高灵敏性、可实时检测等特点,在环境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增强基底材料的SERS效应、提高其选择性和优化实用性的三个方面介绍了SERS技术应用于环境污染物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SERS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被动采样技术不需要任何外力,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在环境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回顾了水体被动采样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被动采样技术定量方法,介绍并讨论了典型无机、有机水体被动采样装置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其中,沉积物-水界面有机污染物被动采样以及水体无机/有机污染物被动采样是近些年被动采样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最后,对水体被动采样技术在构型设计、应用范围、理论推进、与生物分析结合以及方法标准化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用膜法来处理废水有高效、低能耗和易操作处理效率高的优点,而且有利于回收废液中的物质,在水处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介绍常规和新型膜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对新型膜分离技术在工业中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衡阳市发展第三方物流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衡阳市的发展现状,应用SWOT分析技术对衡阳市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衡阳市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相关对策建议.表1,参4.  相似文献   

15.
浊点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痕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梅  刘桂建  吴强华 《环境化学》2013,(6):1016-1024
浊点萃取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绿色环保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浊点萃取方法的原理,对国内外近5年来(2008年—至今)利用浊点萃取与几种常见的原子光谱分析仪器以及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联用技术,在环境样品中痕量元素分离和富集以及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同时对浊点萃取技术目前的最新发展方向、尚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逐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新媒体技术波及的群体和范围越来越广,网络新媒体内在的伦理本性所呈现的"双刃剑"效应也越加凸显,已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影响社会正常发展.只有加强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伦理构建,寻求并完善网络新媒体技术伦理的解决之道,才能使网络新媒体及社会得以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参9.  相似文献   

17.
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为生态毒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生物高通量的技术手段,构成了新的交叉学科——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着重研究环境毒物暴露下非靶生物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能够在基因组水平上更深入地理解环境污染物的致毒机制,同时,它引进生物标志物为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平台.论文对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技术支持、模式生物及其在生态风险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推动生态毒理基因组学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G I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概念和研究进展,以及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用的一些探讨,提出了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将G IS技术逐步应用于我国的公众参与工作,具体可在确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优选两个阶段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海岸带环境保护已经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开展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能够为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随着微电子、材料加工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广泛应用,电化学传感器在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等方向得到快速的发展,多种电化学传感器不断涌现并进入实际应用.本文以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电化学传感器为主体,按照检测对象的不同,对电化学传感技术在海洋监测中的应用加以综述,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菌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菌渣是制药企业在生产抗生素类药物时,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作为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其产量大、含水率高、含氮、硫量高、残留抗生素的特点,使其具有巨大的环境危害性.抗生素菌渣的科学、无害处理是医药固废领域的热点难题.本文系统阐述了抗生素菌渣的类型、性质和危害,详细综述了目前主流的各类热化学处理技术和非热化学处理技术,重点对包括焚烧技术、水热技术和热解气化技术等在内的热化学处理技术进行了系统归纳,汇总分析其技术特点、环境影响、应用瓶颈及研究进展.同时,对抗生素菌渣处理的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和展望,提出烘焙技术消除其生物危险性的处理理念,建立健全相关安全标准与法律规范,以更好地降低抗生素菌渣潜在的环境风险并实现资源利用,解决抗生素类药物生产工艺的后顾之忧,促进我国制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