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树脂吸附法处理分散蓝NKF脱磺母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NDA-9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处理分散蓝NKF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脱磺母液(废水)进行了研究。在试验条件下,废水经吸附处理后COD由7500mg/L以上降至700mg/L以下,去除率达90%以上,树脂的脱附率大于98%。吸附出水经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后,出水COD降至100mg/L以下,去除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UASB-SBR-絮凝工艺处理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废水,考察了各个阶段的废水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UASB稳定运行阶段进水COD约为15000mg/L时,COD去除率约为87%,出水COD在2500mg/L以下,出水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为4~6mmol/L,最佳容积负荷为15.0kg/(m3·d);采用SBR处理UASB出水,当容积负荷为1.5kg/(m3·d)时,出水COD在200mg/L以下,COD去除率在83%以上,ρ(NH3-N)在5mg/L以下,TP约为25mg/L。向SBR出水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聚合氯化铝进行化学除磷,加入量为5mL/L,处理后废水TP为4~6mg/L。处理后废水的COD,ρ(NH3-N),TP均达到CJ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A类要求。  相似文献   

3.
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微电解一催化氧化法处理某化工厂的高浓度甲醇生产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2.0、铁炭质量比为2、微电解时间为14h、空气流量为500mL/min的条件下,废水经微电解处理后,出水COD由原来的约7000mg/L降至约1000mg/L,COD去除率达85%以上;在过滤后微电解出水COD约为950mg/L、微电解出水pH为6.5、空气流量为300mL/min、催化氧化时间为3h时的条件下,经催化氧化处理后,出水COD降至100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草甘磷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经电解预处理后的草甘磷废水采用选择性生物反应器-UASB-CAAS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26500-30000mg/L,Cl^-为5678-7892mg/L时,处理后出水COD小于150mg/L,COD平均去除率达到99%以下,系统出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砷化镓生产废水含有磷酸盐、氟化物、砷化物以及难沉降亚微米级悬浮物的处理难点,首先采用催化臭氧氧化—好氧生化深度预处理废水,再采用RO膜分离工艺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催化臭氧氧化法使废水中亚微米级悬浮物脱稳,有利于悬浮物的混凝沉降,并优化了膜分离阶段的分离环境,可延长膜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经过膜分离后,出水砷质量浓度为0.01 mg/L,氟质量浓度为1.0 mg/L,COD、TP、TN和ρ(NH3-N)为10,0.01,0.50,0.50 mg/L,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6.
张敏健  许明  刘伟京  吴伟 《化工环保》2011,31(6):515-518
采用UASB-A/O工艺处理难降解造纸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在系统稳定运行阶段,UASB的HRT为24 h的条件下,平均进水COD为2 777 mg/L时,平均UASB出水COD为l 274 mg/L,平均二沉池出水COD为210mg/L,平均总COD去除率为92.4%;平均进水ρ(氨氮)为40.7 mg/L时,平均UA...  相似文献   

7.
冯权  刘则华  梁鹏  邢新会 《化工环保》2006,26(6):483-486
利用由多孔微生物载体构建的好氧-厌氧反复耦合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进行了高浓度肌苷生产废水处理中试研究。连续84d的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500-27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2.1h时,出水COD可维持在15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90%~95%。装置运行稳定后,未经沉淀的出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质量浓度小于50mg/L,表明该反应器可避免剩余污泥的产生。中试结果验证了该反应器处理高浓度肌苷废水的可行性和优势,同时为装置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陶瓷膜处理油田外排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启贤  吴静  许裕金  陆正禹 《化工环保》2002,22(6):324-327,366
对利用聚丙烯纤维和陶瓷膜过滤来处理某油田外排废水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聚丙烯纤维的除油能力、陶瓷膜过滤去除COD的机理、反应装置的运行参数和处理效果。现场试验表明:聚丙烯纤维吸油能力强,可达0.94kg/kg以上,可把中的含油量从20-35mg/L降到10mg/L以下;三级串联陶瓷膜过滤能将油田废水的COD从300-350mg/L降到150mg/L以下;在操作压力为0.1MPa下,稳定运行的三级陶瓷膜过滤器各级的通量分别为0.23、0.14和0.15m/h;通量小和膜污染后的再生是该处理方法在油田废水中推广应用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用生物法处理石西油田采出水(简称采出水),通过中试试验考察了采出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水量为2.5m^3/h、进水中COD小于600mg/L时,出水中COD一般稳定在90~120mg/L,COD去除率一般在70%以上;出水中挥发酚、油质量浓度分别为0.007~0.219,0.1~1.8mg/L,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对油去除效果较好的SYB,SYG,SYJ均为杆状单生鞭毛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0.
微电解-UASB-接触氧化处理酚醛树脂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微电解一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简称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简称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电解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不仅去除了约36%COD,还大幅度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微电解出水经UASB厌氧生物处理后,COD去除率达80%;水解酸化COD去除率约为30%;最后经二级接触氧化处理,出水COD为100mg/L以下,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化工类废水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雷庆铎  申振  赵艳霞 《化工环保》2012,32(3):247-250
采用三级过滤—反渗透膜脱盐—多效蒸发联合工艺处理有机硅生产废水,并对反渗透膜的污染控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高压膜脱盐率为96%左右,低压膜脱盐率为95%左右;膜系统COD去除率基本上稳定在98.25%,出水COD稳定在60 mg/L以下。针对膜污染问题,采用在线冲洗与不定期清洗相结合,有效改善了反渗透膜的污染状况,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聚丙烯中空纤维疏水膜,开展了内压式真空膜蒸馏处理某气田采出水的实验研究,考察了膜通量、脱盐率、产水电导率及产水水质等随运行时间的变化,针对实验后期出现的膜污染情况对膜蒸馏浓水除硬后进行二段膜蒸馏,再对出水进一步做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105 h后,废水中各离子浓度随着废水的浓缩而急剧升高,同时废水的高硬度造成膜堵塞,产生膜污染;除硬后去除了膜结垢污染,改善了膜疏水性能,膜通量恢复到初始膜通量的73%;膜蒸馏出水经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后,出水COD、TOC和ρ(NH4+-N)分别为49 mg/L、6.5 mg/L和11.0 mg/L,满足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缺氧—好氧—催化臭氧氧化工艺处理某石化厂的含盐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00~350 mg/L的条件下,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COD稳定在50~60 mg/L,COD去除率稳定在75%左右;在臭氧投加量为4.5 g/L、V(催化剂Ⅱ)∶V(废水)=1.5∶1的条件下,进行连续催化臭氧氧化后出水COD稳定在20 mg/L以下,COD去除率大于70%,满足DB 61/224—2011《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表面含有铜元素,比表面积为250.815 m2/g,吸水率为60.9%,经过滤可去除废水中残留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Fenton氧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甲醛和乌洛托品废水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Fenton氧化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含甲醛和乌洛托品的模拟废水(简称废水),在H2O2(体积分数30%)加入量2.5g/L、H2O2与Fe^2+质量浓度比3.75、反应时间3h、不调节废水初始pH的Fenton氧化预处理最佳操作条件下,废水COD从1000mg/L左右降至300mg/L,COD去除率达72%。原废水完全无法直接进行生化处理,经Fenton氧化预处理后其BOD,/COD约为0.5,易于生化处理。Fenton氧化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水,生物接触氧化停留时间为12h时,废水COD去除率高达94%,处理后出水COD小于70mg/L,处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HZ-16型大孔树脂对含三(三溴苯氧基)三嗪(RDT-8)废水进行吸附及脱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流量为4.0 BV/h的条件下,树脂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出水体积88.0 BV,此条件下出水COD小于291 mg/L,挥发酚质量浓度小于0.08 mg/L;在脱附液流量为0.5 BV/h的条件下,树脂最佳脱附工艺条件为脱附液体积3.0 BV,此条件下脱附液中挥发酚质量浓度为30.6 mg/L,挥发酚脱附率高达76.4%。在最佳吸附-脱附工艺条件下,连续进行10次动态吸附-脱附实验,吸附出水中COD为137~294 mg/L,COD去除率为72.5%~89.1%,挥发酚质量浓度稳定在0.05 mg/L以下,挥发酚去除率为99.8%~100%,说明HZ-16型大孔树脂的吸附-脱附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王森  李新平  张安龙 《化工环保》2013,33(3):230-234
采用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BAF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二氧化氯加入量为150mg/L,催化氧化时间为40min时,可生化性BOD5/COD最高达到0.316;二氧化氯氧化后出水经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后,BOD5低于20mg/L,COD低于90mg/L,TSS低于30mg/L,处理后水质完全达到国家新的排放标准(GB3544—2008)。  相似文献   

17.
王佳  李安峰  潘涛  骆坚平 《化工环保》2014,34(4):352-355
利用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丙烯酸生产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进水COD和容积负荷的条件下,系统具有良好、稳定的处理效果;在负荷提高及稳定运行阶段,将生活污水与丙烯酸生产废水的体积比调整为5∶1,容积负荷最大提高至12.3 kg/(m3·d),两相厌氧反应器可长期稳定运行,总COD去除率基本维持在90%以上,出水COD小于323 mg/L;当进水甲醛质量浓度为800~1 733 mg/L时,总甲醛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5.6%~99.3%;在负荷提高及稳定运行阶段,水解酸化相反应器和产甲烷相反应器的出水pH分别为6.2~7.6和7.6~8.1,出水总碱度分别为1 220~1 820 mg/L和1 800~2 620 mg/L。  相似文献   

18.
高会杰  孙丹凤 《化工环保》2014,34(4):336-339
采用氨化—硝化—反硝化三段联合生物工艺处理分子筛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机胺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氨化过程中,当进水COD稳定为1 200~1 600 mg/L时,出水COD低于300 mg/L,COD去除率稳定在80%左右,当进水ρ(有机氮)为100~160 mg/L时,出水ρ(有机氮)均低于30 mg/L,有机氮去除率大于80%,在整个氨化过程中,出水ρ(氨氮)较进水ρ(氨氮)提高了35~200 mg/L;硝化过程中,当进水ρ(氨氮)小于等于300 mg/L时,出水ρ(氨氮)最终稳定在15 mg/L以内,氨氮去除率大于90%;在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8%以上,最终出水COD低于80 mg/L,出水ρ(总氮)低于2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