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对世界各国产生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2007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首次把气候变化作为安全问题进行辩论;6月份召开的G8+5峰会第一重要议题也是气候变化;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把气候变化列为全世界应该关注的首要问题。国际社会之所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就在于气候变化已经由科学问题演变为经济和政治、外交问题。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的大国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家华 《绿叶》2008,(4):77-82
由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由技术、经济问题演变为重大的国际地缘政治问题。中美欧,是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博弈的主角。欧美均希望联盟中国,获取全球气候问题主导权,中国是决定走向的砝码。相比在欧美间不偏不倚、倾向美国或自立山头,选择倾向欧盟,对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的发展空间,更可行、更有益。  相似文献   

3.
任勇  田春秀  冯相昭 《绿叶》2008,(8):28-33
气候变化问题急剧升温,已跃升为国际重大议题的榜首。刺耳的"中国环境威胁论"表明,国际舆论已将中国推到气候变化国际舞台最突出的位置。对于气候变化问题,中国如果处置不当,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策将遭遇重重困境。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中国在坚持维护发展权益和空间的基础上,应抓住低碳经济技术革命的潮流,这是赢得未来的可能之径。  相似文献   

4.
坚定信心、未雨绸缪应对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政府的态度已经转向,中国有可能在能源、环境、气候问题上遭遇更严厉的国际舆论氛围。但即使出现对中国新一轮的舆论战乃至"贸易战"、"技术战",都不可能轻易把中国发展的"势"给压下去。中国在坚定信心的同时,也要认真考虑以什么样的合作姿态进一步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去,做到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为避免气候变化造成的最严峻后果,改革现有能源体系是惟一的出路。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尤其巨大。中国目前受到严重的本土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危机,这要求中国的能源规划要特别具有前瞻性,相对于现有的西方发展模式而言,需要实现某种程度的"跳跃"。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九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部长级会议11月19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开幕。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在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了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主张和立场,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基金的出资承诺,称这是本次气候大会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三十年前,全球变暖只是一小部分气候学家所关心的问题。如今,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大家继失业和恐怖事件之后所关心的关系到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今年夏天在中国频繁出现的暴雨、洪灾、高温和干旱等异常天气更让气候变化问题在中国升温。  相似文献   

8.
绿色书架     
《绿叶》2005,(2)
《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第1版,38.00元日前,《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引起媒体、公众的极大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一书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基础知识入手,从科学角度解释了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讨论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着重描述了气候变化对自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居于全球环境治理的突出优先位置,加强国际合作是开展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议程的核心和支柱。三十年来,中国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要转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内外积极开展气候合作,有效促进技术研发、降低技术成本、加速技术扩散,为全球低碳转型注入强大动力。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正面临西方以“脱钩”“断链”“去风险”为借口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威胁,将危及全世界人民的安全与福祉。国际社会应高度警惕并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为广泛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创造有利环境。我国应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合理、互利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并以此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0.
朱志胜 《环境教育》2007,(10):56-56
2007年16日晚7点,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举办了关于"全球变化:对未来的一瞥"的圆桌论坛。论坛内容涉及到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缩减、全球水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会上,西班牙及中国的研究员作了讨论报告,另外,西班牙环境部部长克里斯汀娜·纳尔伯纳女士也会出席了讲座。  相似文献   

11.
外媒看     
《环境教育》2009,(11):83-83
路透社消息,目前中国的外交官员及顾问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外交手腕随着12月联合国会谈的临近也愈演愈咧,这有可能促成一项新的协议以应对全球变暖,但同时也不排除不欢而散的局面产生。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16,(10)
正气候多边合作是中国面对全球治理挑战的新内容。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第一次全面展示气候多边合作的新形象。历次联合国气候大会见证了中国气候多边合作的逐渐成熟。作为首次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出席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并就《巴黎协定》的达成和全球治  相似文献   

13.
<正>在联合国首次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级别会议上,绿色和平中国项目与传讯总监卢思骋呼吁出席会议的世界首脑,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强《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全球合作。  相似文献   

14.
李俊峰 《绿叶》2008,(8):59-63
气候变化是不是确认的事实,还需要论证,但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表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科学家和政治家达成了联姻。应对气候变化,现有主政策是限减排,某种程度上就是限制发展,即要发展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气候变化成了一个大政治,诸大国中限减排压力最大的是中国。如何在能源需求持续扩大与减排压力不断增加下实现突破?全球低碳经济浪潮,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一大商机,大突破口可能在太阳能与风能。  相似文献   

15.
资讯     
《绿叶》2007,(1)
我国首次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近日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这是我国编制的第一部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指出,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中国以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对策。随着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使GDP的碳排放强度较大幅度地持续下降,到本世纪中叶,将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废旧塑料市场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废…  相似文献   

16.
康晓 《绿叶》2018,(Z1)
气候变化与北极构成了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共同体。全球变暖消融了北极冰冻圈,融化的海冰不仅加剧了全球海平面上升,而且破坏了北极的生物多样性。中国政府新近发布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政策立场,其中明确写入了通过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应对北极环境改变的挑战,体现了中国北极政策与气候政策的相互融合。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可以成为连接中国与欧盟在北极地区气候合作的纽带,加强二者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引人关注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及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做好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既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3月在北京召开的2008年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强调了要加强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本栏特别全文刊发吴晓青副局长的讲话。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给中美带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合作机遇,而全球经济衰退的压力更迫使双方不得不合作,否则可能"双输"。中国需要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起点,这就是中美气候变化合作。转变国际合作的旧观念,抓住这个史无前例的机会和美国谈判创造出双赢的局面,中国将掌握国际气候变化全球合作和自身持续发展的主动。  相似文献   

19.
《绿叶》2017,(8)
正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如何应对关系到各国的共同利益,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和完善全球治理机制的实践方向: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  相似文献   

20.
杨富强 《绿叶》2012,(8):72-80
近几年,世界经济、政治和外交形势的变化,导致气候谈判的形势和格局均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影响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也对今后新的谈判产生了重要影响。有此,中国应适时调整策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