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回眸2006年,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也许是有关地球环境问题人们谈得最多的两个词组,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有自然因素,更有人为之“祸”。让我们来看看,2006年的地球,带着什么样的表情旋转了365个日夜  相似文献   

2.
给地球退烧     
何京 《环境教育》2008,(4):88-88
风暴越来越猛烈,气候越来越捉摸不定,两极地区与城市的气温越来越高,所有的这些迹像表明,我们的地球近几十个年头里,正在持续“发烧”。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10,(3):80-80
日前,湖北省荆州市环保局开展了以“共同关注气候变暖,让地球更健康”为主题的环保低碳社区宣传教育公益活动。活动现场,主办方向商场员工和社区居民宣传了“低碳经济”,并以“环保主题话剧”表演、“环保我先行”知识抢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儿童环保绘画展等形式,倡导更多人从自身做起推广低碳生活,号召公众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4.
赵溪 《环境教育》2014,(8):81-83
正钻冰芯2012-1-28南设得兰群岛与可爱的企鹅道别后,我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体力劳动——钻冰芯。冰芯就像树木的年轮,其中所含有的水、杂质和气泡可以记录地球气候的变迁。根据科学家已经进行的气候分析可以得知,在  相似文献   

5.
吕仁 《环境教育》2008,(3):73-73
地球发烧了,地球到一家医院看病。医生问:“你怎么不好?”地球回答:“鼻干口干,心烦燥热。”“先试试表吧!”医生把表递给他。试完表,医生看了看表说:“比正常体温高零点六度,吃点退烧药就好了。”医生开了处方,地球到药房拿了药离开医院。地球服完退烧药以后,没有见效,就到另一家医院看医生。医生给他试完表以后说:“只是低烧,打一针,吃点药就会好的。”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10,(6):8-9
“今天你低碳了吗?”这句看似时尚的流行语,其实正在慢慢地侵入广大老百姓的生活。电影《2012》的上映,以及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好像一下子让地球人更加关注起自己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国家环境保护局王娅“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的199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20世纪中叶,人类登上月球,从太空中第一次鸟瞰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历史学家最终将...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04,(10):44-45
地球是茫茫宇宙中最奇妙,最美丽的一个星体,它在黑暗中静静地闪耀着蓝色的光辉,缓缓地转动着,转动着……据目前太空探索的成果表明,整个银河系内尚未发现可供生物生存的星球,也就是说,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  相似文献   

9.
星星的愿望     
张琪 《环境教育》2012,(12):79-79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我望着星空,和一颗小星星谈起话来。 小星星眨眨眼问我:“你爱地球吗?”我说:“当然爱了!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妈妈呀!”它又问:“你们那里都有什么呀?”我说:“我们地球像一幅美丽的画,有美丽的花草树木,有川流不息的江河,有一望无际,和天空一样蔚蓝的湖海,还有可爱的小动物……”“是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入几种统计模型探讨“气候变暖”对水资源的影响。这些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模拟和预测效果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利用它们预估“气候变暖”对雅砻江未来水资源的影响,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高峰 《环境教育》2010,(1):67-68
如何应对因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威胁?近年来,一种通过将二氧化碳浓缩后填埋于地下的环保技术(简称CCS)正逐渐在欧美国家启用。2010年1月1日,国际石油巨头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计划在荷兰巴伦德雷赫特市建一座地下二氧化碳填埋场,却引起了当地5万民众的强力抵制。虽然壳牌一直宣称该项目“绝对安全”,但上至市长下至普通民众,都没人敢相信壳牌的说法。有专家称,该技术或许真的能够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出一份力,但一旦发生泄漏,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2.
阳光 《环境教育》2005,(12):56-58
1991年9月26日,全球所有主要媒体均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由美国太空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建立的“生物圈二号”投入运行,8位科学家笑容满面地于上午8点15分正式入住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荒漠的一个模拟地球环境的全封闭温室,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自给自足、与世隔离的生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04,(12):40-40
地球是茫茫宇宙中最奇妙,最美丽的一个星体,它在黑暗中静静地闪耀着蓝色的光辉,缓缓地转动着。转动着……据目前太空探索的成果表明,整个银河系内尚未发现可供生物生存的星球,也就是说,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今天,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应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利用人类的智慧化危机为希望。拯救地球的希望,孕育在我们人类每一个成员的觉醒和行动中。  相似文献   

14.
《绿色视野》2009,(11):31-34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什么是湿地?湿地的功能是什么?城市湿地的功能和现状如何?安徽省的湿地情况是怎样的?我国在生态湿地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5,(8):38-41
未来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你所看到的,肯定是你所想不到的。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大胆猜想,并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500万年、1亿年、2亿年后的地球上可能出现的新物种。  相似文献   

16.
宣教     
《环境教育》2010,(5):5-5
日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公布了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MANYSPECIES·ONEPLANET·ONEFUTURE)。主题呼应了保护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号召人们:一个没有生物多样性的世界的前景是黯淡的,千百万的人类与千百万的其他物种共有一个地球,只有和谐共处,才能享有更安全、更繁荣的地球。  相似文献   

17.
自从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就成了“万物之灵”,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他高高在上,雄视万物!以至于雄心勃发,连撬动地球都不在话下了,只是,目前还找不到支点。  相似文献   

18.
<正>《新浪科技》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无论你是眼尖的飞机乘客,还是负责监视地球的外星人,如果在3月27日的晚上看到地球上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旅游景区和全球很多城镇的很多区域突然变暗了,你不要惊慌,因为这是全世界115个国家在进行"地球一小时"——熄灯1小时以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日趋恶劣,反常气候成为世人广为议论的话题,在此危机四伏之际,树立社会的环保意识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于是振臂一呼,应者如云,100多个国家的统一熄灯行动堪称现代奇观,每个国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5日是第25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讨论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3年6月5日,人类迎来了第  相似文献   

20.
鲁枢元 《环境教育》2005,(11):51-55
本文认同地球已经进入“人类纪”这一学术界的最新判断,而且认为“人类纪”远远不仅是一个地质科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跨越了人与自然的多学科的概念,一个全体地球人类都不得不密切关注的整体性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纪”才是真正意义上“全球化”,一种充盈着生态学意味的“全球化”。而“精神圈”的存在则是“人类纪”的重要表征。人类在酿造了地球生物圈的种种危机的同时,也给地球的精神圈遗留下种种偏执和扭曲、空洞和裂隙。修补地球破碎的“精神圈”,是文学艺术在“人类纪”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