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张晓芒  余绵梓 《环境》2024,(1):40-43
<正>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2023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持续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百千万工程”中的实施应用,同时积极主动做好重大项目环评要素保障等工作,切实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百千万工程”贡献环保力量。在省生态环境厅指导推动下,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也纷纷发力,各县区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
黄丹雯 《环境》2023,(5):50-52
<正>“双随机、一公开”是执法检查部门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一种监管模式。2022年底,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广东省生态环境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旨在规范广东省生态环境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确保实现随机抽查工作的统一化、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以下简称“EOD”模式)在区域开发、城市规划和工程管理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生态环境领域推进EOD模式,可以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效保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有效途径。现阶段EOD模式实践面临诸多挑战,因此该研究提出探索EOD模式实践路径的有关建议,包括筛选适宜的实施领域、夯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创新多方参与的投融资模式和发展多元产业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等。  相似文献   

4.
张晓芒 《环境》2024,(1):74-76
<正>《广东省生态环境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日前组织相关部门、企业及社会组织代表,围绕进一步做好《条例》宣传贯彻实施,切实提高“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全民参与程度,召开了贯彻实施《条例》交流座谈会。已有充分基础盼来立法“东风”  相似文献   

5.
刘庆强 《环境保护》2007,(1A):22-24
为了全面贯彻实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等领导人,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50周年纪念大会和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指示,安徽结合本省第八次党代会以及第六次环保大会精神,在推进“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建设和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省作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排头兵”,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广东的宏伟蓝图,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奋力开创广东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全面推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丹雯 《环境》2023,(4):59-61
<正>2023年是广东省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冲刺的一年,如何走好“双碳”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企业是关键。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主体,企业该如何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3月30日,由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立电梯”)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广东绿色低碳与清洁生产论坛”在广州举行。  相似文献   

8.
黄慧诚 《环境》2023,(6):19-21
<正>近日,肇庆市广宁县收到一份绿色“大礼包”,该县“碧水—竹海—文旅”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EOD),获得30亿元低利息、长周期的贷款授信,目前首批7亿元已成功获批。对此,广宁县人民政府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感谢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单位的牵线搭桥和大力支持,为我们解决燃眉之急,为我县开展环境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环境工作通讯》2008,(2):I0023-I0024
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以下简称“减排项目”)管理,确保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建设顺利实施,推动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张晓芒  江镕 《环境》2022,(1):28-30
<正>从前期研究到文本编制,再到报批实施,《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前后时间跨度达两年半。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为保障工作顺利完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成立了由书记、厅长任组长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带领由分管副厅长牵头,各处室负责人及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有关技术人员深入参与的编制工作专班,科学统筹、高位推进,最终使《规划》不负众望,以“实”“广”“新”的特点成为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在2021年向社会各界交出的一份优质答卷,让广东在编制过程中成为了一位“学习”踏实、“考试”出色的“三好生”。  相似文献   

11.
李汉龙 《环境》2024,(2):21-24
<正>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以下简称“水处”)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授予“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这份荣誉的取得来之不易,它见证着南粤治水工作步履坚实的足迹。时针拨回到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粤视察时指出,广东仍有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要下决心治理好。总书记的指示为广东根本改变水污染问题指明了方向。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推动下,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24,(2):32-34
<正>水浸道路完成硬底改造,以拆促建增添6大公园,垃圾分类井然有序,闲置土地变身“蔬菜园”“果园”……在汕头市金平区西陇社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面,为“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绘上生态底色。这是该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汕头探索。近年来,汕头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围绕落实“百千万工程”开展系统谋划,在深化污染攻坚、回应群众关切、  相似文献   

13.
曾祥艳 《环境》2023,(4):66-67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牢牢把握科技社团的政治属性和鲜明特色,切实以服务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为重点,突出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组织优势,努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党建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4.
乐雯 《环境》2023,(5):58-59
<正>4月15日,迎来了第8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履行守护核安全的使命担当,联合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南监督站”)开展了一系列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增强核电人“敬畏核安全,守护核安全”的意识,持续提升基地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外合资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FREP”项目)投资高、工程量大、高度一体化和集约化,项目常处在“边施五、边试车、边开车”的状态,安全风险甚大:项目以中国石化为主,外方作为顾问组成项目联合管理团队(以下简称“IPMT”)负责管理。  相似文献   

16.
该文根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技术指南,结合湖北省特色和实际,提出构建湖北“三线一单”的基本思路、管控要求和运用构想,助推全省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实现“美丽湖北”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09,(1):103-103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东莞市政府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依托成立的推进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平台。中心于2006年11月挂牌成立。2007年4月,6月经贸局批准成为“东莞市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中心”,7月被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广东省科技厅和广东省环保局确认为广东省清洁生产技术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18.
晓钟 《环境》2000,(8):29-30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我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迅速增加,环境空气质量逐渐下降,大气污染状况令人担忧。为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有效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今年3月底,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以下简称《蓝天计划》)。《蓝天计划》分“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项目”、“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气治理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9.
江镕  罗洁琼 《环境》2023,(5):29-31
<正>来自珠海的龚倩莹是一名“九零”后姑娘,现任珠海市东部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东部监测中心”)测试分析室负责人。自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龚倩莹始终扎根在生态环境监测一线,在工作中勤学苦练,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她将“执着专注、  相似文献   

20.
乐雯 《环境》2023,(9):60-61
<正>大亚湾核电站作为中国大陆首个大型商用核电站,在今年迎来了三十年大修——D223大修。D223大修不仅是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首个三十年大修,还是中广核运营领域和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公司”)的“一号工程”。与此同时,岭澳核电站的L119大修也即将开始,面对时间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