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滨州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了该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淡水生物多样性、陆生和海岛等高等植物多样性、陆栖动物多样性与特点。分析了其破坏现状及原因,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和可持续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滨海湿地分布在省内东部沿海一带,是中国沿海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地区之一,为多种珍稀濒危长距离迁徙水鸟提供了重要的越冬地、繁殖地及迁徙停歇地.以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黑嘴鸥(Larus saundersi)和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为代表的湿地水鸟是江苏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物种,近海水域、光泥滩、低矮的碱蓬沼泽及稀疏的芦苇植被是该区域开展保护和恢复的目标生境.国内外滨海滩涂湿地恢复的成功实践表明,恢复滨海滩涂自然潮汐过程是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恢复的有效途径,但往往历时较久,而局部构建关键物种的适宜生境是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快捷途径,但所需的维持成本较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无论采取何种保护和恢复对策,都应将持续监测与适应性管理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4.
5.
为掌握淮安白马湖湿地鸟类多样性状况,于2020-2021年对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种类、数量、群落多样性及时空分布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历史资料,发现湿地公园共有鸟类21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34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易危及以上等级物种7种.居留型上,冬候鸟占优势,有71种(33.81%);区系组成上,古北界鸟类占优势,有124种(59.05%);生态类群上,鸣禽占优势,有88种(41.90%),水鸟(游禽、涉禽)其次,有84种(40.00%).基于现场调查数据,鸟类群落香农-维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3.24,皮耶罗(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3,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秋季迁徙期和越冬期是鸟类物种数和种群数量较高的时期,湿地公园中部人为干扰较小的湖泊生境是鸟类集中分布区.基于该研究结果,建议优化白马湖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将鸟类集中分布区设为核心保护区以加强保护;通过生态保护措施和工程的实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鸟类生境的异质性和有效性;加强鸟类监测、宣教和巡护,保障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保护稳步进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兴化里下河湿地退渔还湿后越冬期的鸟类多样性状况,于2021年12月-2022年3月,采用样线法对兴化里下河湿地公园及其附近1处水产养殖塘的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选取芦苇、藕塘、森林、库塘/水产养殖塘4种典型生境类型进行研究,共记录到14目31科48属69种鸟类,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为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的受威胁鸟类6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鸟类的1种、附录Ⅱ的5种。兴化里下河湿地公园内主要越冬水鸟有东方白鹳、白琵鹭、小天鹅、凤头麦鸡、反嘴鹬、鹤鹬、骨顶鸡、夜鹭、绿翅鸭、针尾鸭、斑嘴鸭、红嘴鸥等。基于越冬鸟类的分布状况,对湿地公园的湿地修复和管理,以及加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用挂片法比较研究玄武湖周丛动物群落在不同人工基质、不同挂片位置的差异和群集过程,结果表明:在玻璃片、薄膜和有机玻璃上周丛动物群落结构具有良好的相似性,对于不同玻璃片上周丛动物群落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同湖中央Ⅱ站相比,挂片位置在湖边Ⅰ站周丛动物群集速度快、密度高.在湖水中不同深度挂片,其周丛动物群落结构无显著性差异.周丛动物不同的外部形态和活动特点决定周丛动物群落的空间层次.八月份周丛动物分为二层:上层由褶累枝虫、四分锤吸管虫等虫体组成,下层主要由钟形钟虫、沟钟虫及各种伪周丛动物组成;十月份只有一层,主要是多态喇叭虫. 相似文献
8.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评价单元,利用现有文献资料和补充调查数据,按照《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 623—2011)规定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评价了山东省120个县级行政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状况空间分布规律。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县级行政区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在23.27~40.24之间变化,县级行政区域生物多样性状况分为\"中\"和\"一般\",分别占山东省土地总面积的55.8%和44.2%。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鲁东丘陵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好于黄河三角洲、鲁西北和鲁西南平原区。 相似文献
9.
在鄱阳湖典型人控湖汊芳兰湖湿地选取人类活动差异性较大的两个区域分别设置鸟类声音监测点,利用声音采集仪器Song Meter SM4收集长时间序列的鸟类声音数据,基于声音处理程序包将声音数据转化为具有生态学信息的声学指标,用以表征鸟类多样性特征,并定量分析鸟类多样性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性程度.结果表明:鸟类声音数据为WA...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是新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关键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陈昌笃关于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的标准和在新疆境内初步提出了5个关键区域的基础上,根据塔里木盆地古老物种和国家珍稀、濒危物种较多、特有现象较发达及柽柳鹰植物十分丰富和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在胡杨林,加之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破坏严重等特点和现状,初步认为,塔里木盆地应是新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1.
根据常州市2012年9月-2013年1月的黑炭气溶胶(Black Carbon,以下简称BC)在线监测数据及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BC在秋冬季不同时间段的变化特征及气象要素对BC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州秋冬季BC平均值为5.17(1.48~17.02)μg/m^3,主要集中在1.00斗μg/m^3~7.50μg/m^3,冬季较高于秋季,小时均值最大值达33.87μg/m^3;BC本底值为3.50μg/m^3;1月份BC日均值变化幅度最大,发生高污染的频率最高。Bc的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结构,一天中最大浓度多出现在上午06:00-09:00,特殊天气条件下,BC小时值存在不同的分布情况;BC在不同风向的输送条件下有明显的不同,偏东北方向过来的气团易造成BC高污染。 相似文献
12.
2019年8—9月,在常州市洛阳小学、市监测站和武澄工业园3个监测站点开展了为期49 d的环境空气57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离线加密监测,分析其浓度水平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3个站点VOCs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9.8×10-9,20.8×10-9和25.3×10-9。3个站点中烷烃的值均值最大,其值占比依次为59.1%,57.2%和51.4%,烷烃中均以乙烷、丙烷和正丁烷值最大。应用臭氧生成潜势(OFP)、OH自由基消耗速率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分别对3个站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各站点芳香烃的数值均最大,OFP占比为67.1%~68.0%,OH自由基消耗速率占比为45.4%~52.0%,SOAP占比为93.3%~94.7%,芳香烃中关键活性组分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上风向的洛阳小学与武澄工业园VOCs浓度比市区的市监测站更高,OFP和SOAP也均高于市监测站,表明上风方向的VOCs排放对市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企业生产情况,采用现场实测、模型、排放因子等方法,获得了常州市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行业、排放口高度、空间、时间及重点源所占比例等方面,分析了常州市工业大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常州市工业PM、PM_(10)、PM_(2.5)、SO_2、NO_x、CO、NH_3、VOCs排放量分别为3.089、1.348、0.695、5.380、7.077、14.459、0.030、0.848万t;钢铁、水泥、热电、金属制品、化工是常州市大气污染物产生的主要行业;高架源、中架源、低架源排放比例依次增加;11.5%的企业占据了全市排放量的86%以上;SO2等污染物各月排放量基本稳定,PM2.5等上半年排放量波动较大;市区企业的集中排放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易造成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4.
周崴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25(4):13-17
通过对2011年常州地区各类植物VOC排放因子,以及各类植被分布面积等数据统计分析,采用BEIS模型为参考的估算方法,建立起常州地区植被VOC的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植被所排放VOC的变化规律既与植物本身有关又与气温和太阳辐射有关,区域内年植被VOC的总排放量为1.13×104 t。 相似文献
15.
利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HYSPLIT4模式,计算了2014年常州市不同季节的气流后向轨迹。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和常州市PM_(2.5)、PM_(10)、SO_2、NO_2和O_3监测数据,分析了各季节不同类型气团来源对各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州市的气团来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季以东北偏东方向的气团为主,西南气流对应的PM_(2.5)和PM_(10)平均值较高,分别为93和157μg/m3;夏季受海洋型气团影响为主,东南气团对应的O_3平均值较高,为90μg/m3。秋季西北气流增多,其对应的PM_(2.5)和PM_(10)平均值较高,分别为71和107μg/m3,东南气团对应的SO_2和NO_2平均值较高,分别为40和43μg/m3;冬季受大陆型气团影响更显著,京津冀等北方气团和杭州湾方向的南面气团对应的PM_(2.5)和PM_(10)值较高,分别在100和150μg/m3以上。冬季随着空气污染加重,本地和本区域的气团逐渐占主导地位,说明加强长三角区域内的污染物协同管控,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会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常州市VOCs人为源进行系统划分,运用国内外排放因子研究成果及常州市各排放源调研结果,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7年常州市分类型、分辖区(市)的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7年常州市人为源VOCs排放总量约为9. 662×10~4t,其中化石燃料燃烧源、工业过程源、移动源、非工业溶剂使用源、油品储运源、生物质燃烧源、固废污水处理源和餐饮源排放分别占排放总量的1. 9%,47. 2%,9. 0%,27. 6%,9. 4%,2. 6%,0. 4%和1. 9%。工业过程源中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机械装备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纺织业是重点行业;武进区、溧阳市、新北区3个工业发达的区域VOCs排放量明显高于常州其他几个辖区,占全市总排放量的71%;各辖区(市)的重点排放源存在差异,其中武进区、溧阳市、新北区以工业过程源为主,金坛区、天宁区、钟楼区以非工业溶剂使用源为主。 相似文献
17.
对常州市某典型化工园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化工园区大气中检出挥发性有机物共有58种,组分有芳香烃、饱和烷烃、卤代烃、烯烃、醛酯类化合物及其他类;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为主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质量浓度为1.0~194μg/m~3;均未超出参考标准的限值。背景点位和园区点位大气中主要ρ总(VOCs)在秋冬季最高,敏感点大气VOCs随季节变化也较为明显;园区T1和T2ρ总(VOCs)年均值高于敏感点位,背景点位年均值最低;园区点位除了汽车尾气排放之外,溶剂的挥发和生产工艺中污染物的排放也增加了大气中苯系物的浓度,同时也对敏感点位和对照点位的大气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2014年为基准年,以常州市行政边界为研究区域,利用卫星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类型和裸土面积信息,并通过国土、气象等部门提供的土壤类型、气象因子等相关资料获取本地化因子和参数,估算常州市行政区域内裸露地面土壤扬尘中颗粒物的年排放量。结果表明:常州市裸露地面主要分布在金坛市、溧阳市和武进区,市中心区域最少,裸露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农田、滩涂、裸露山体、荒地及未硬化或未绿化的空地等;2014年常州市行政区域内裸露地面风蚀扬尘中TSP、PM 10、PM 2.5的年排放量分别为62.66 t、5.63 t、0.24 t,其中,金坛市土壤起尘量最大,其次为武进区,再次为新北区、溧阳市,市中心区域土壤扬尘最少。 相似文献
19.
某废弃农药生产场地地下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常州某废弃农药生产场地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和健康风险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该场地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以苯系物、氯代苯类和氯代烃类为主;部分点位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超出可接受范围,可能危害人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