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某市100家工贸企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核查,从有限空间辨识与台帐、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专项培训、作业审批、有限空间作业、作业外包、应急管理等8个方面,分析了有限空间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和工贸企业管理两方面提出了13项安全生产对策和措施,并根据核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将企业分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等人员不熟悉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救援技术的列为重大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认为,想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应从落实操作标准化、抓好现场管理、强化日常安全管理3个方面入手。图为某企业员工正确穿戴好个体防护用品后作业。(图片由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如果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的安全生产必然受到一定的阻碍。笔者认为,想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从落实操作标准化、抓好现场管理、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某企业在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时,发现基层单位的作业票管理比较混乱。主要表现为:一是作业票填写内容不规范,有的只填写批准施工作业,至于作业前要做哪些准备,要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作业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没有交待清楚;有的作业票只写有开工情况,而作业结束的情况如何,没有在作业票中反映出来,特别是作业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情况,也没有记载。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家化工企业,安全科科长发现1起将要进行的违规动火作业,当即要求停止作业。而作业人员却以受厂领导指派为由与安全科科长发生激烈争执。随即,安全科科长向企业负责人讲明违反厂动火作业制度在此处违规动火作业极易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及利害关系,得到了企业负责人的支持。企业负责人对这种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高度负责任的精神深受感动,当场激动地说:‘企业需要的就是你这样负责任的安全科科长,安全交给你,  相似文献   

5.
班组安全"三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元素,企业要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目标任务,都必须靠第一线的班组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也要靠班组去落实,从这种意义上说,班组就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另一方面,如果班组安全管理基础差,未能按规定开展安全管理活动,则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有资料统计,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80%以上的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班组成员违章作业或没有及时发现设备缺陷等事故隐患造成的。因此,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心所在,只有搞好班组的安全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拖拉装船作业是一项在海洋石油企业应用十分广泛的高风险作业,需从强化作业前预防及作业中落实等方面入手,保障作业安全。海洋石油行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等特点,这主要是由海洋石油作业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任何天气气候、配套装备、技术成熟度、技术人员能力等方面出现缺陷或隐患,均有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风险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机械加工型企业众多,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工人围绕着机械设备作业,但是由于很多机械加工企业存在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安全防护设计缺失、人员安全意识差等问题,机械设备伤人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将结合笔者所在公司设备安全管理经验,分析探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上应注意的重点问题。选型采购维保应选用本质安全程度高的设备机械加工设备在旋转、切割、冲压等作业中,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如果设备不具备安全防护功能,一旦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慎将身体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特征和原因,统计北京市2006—2015年间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及发生区域等数据,同时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影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结果表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以中毒和窒息为主,多发于夏季,区域内事故起数与其常住人口数量有关;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作业前未检测、未通风以及作业时未佩戴个体防护用品;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管理存在缺陷;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素是领导层安全意识、安全投入和安全培训等。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认为,想要保障交叉作业安全,应由参加交叉作业单位的上级管理部门,召集各参与单位,统一讨论方案,部署安全防控措施。图为某企业作业负责人部署安全防控措施。(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想要保障交叉作业安全,应由参加交叉作业单位的上级管理部门,召集各参与单位,统一讨论方案,部署安全防控措施。具体来说,必须明确以下4个问题。第一,各单位的自身作业是否  相似文献   

10.
<正>石油石化企业由于其加工处理量大,有毒有害物质众多,操作条件极端,作业繁多密集,因而更需要精益管理理念来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产品质量。"5S"管理作为精益管理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可以有效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降低由于物品杂乱产生的管理缺陷。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认为,应从划分安全责任区、抓好作业现场动态危害辨识、落实专人管理、加大监督考核力度等4方面入手,做好交叉作业区域安全保障工作。图为某企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作业现场动态危害辨识。(图片由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12.
1前言建立一套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法制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善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以安全生产、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而在OSHMS建立过程中,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是整个体系的基础和动力。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2.1理论危害辨识渗透着全方位安全管理的思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是应用系统科学理论,在体系建立之初所做的一项科学、具体而且必要的工作。它是企业建…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几年在安全中介机构工作中发现,很多需安全许可的"三高危"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型露天采石场、规模较小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企业管理仍保留着业主个人管理或"家族式"管理模式,职工人数较少且素质低,除了有个别生产技术人员外,极少有管理人员,更谈不上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了。而如果用法律强制规定这些小型高危企业配备注册安全工  相似文献   

14.
吴寅生  申理仁 《安全》2015,36(2):50-51,54
本文用排列图法对某机械制造企业近5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是机械制造企业的三大主要事故伤害类别,而大部分是由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组织管理缺陷所造成的,并对此提出防范安全事故的大体策略,以期为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很多企业都制定了"每个人都有责任制止任何不安全行为"等类似的安全管理规定或制度,以此去要求或规范一线员工在作业时,如果发现周围其他的作业人员存在不安全行为,要及时提醒或制止。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员工并不愿意接受同事之间的"提醒",认为是在"找茬"。那么,想要使"提醒"更容易被接受,笔者认为,不论是"提醒"者,还是被"提醒"者,都  相似文献   

16.
陈勇刚  张天来  孙新 《安全》2021,42(1):37-44
为有效提高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评价能力,落实通用航空作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本文以直升机电力作业中人员因素、直升机设备因素、电力作业设备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机场环境因素、组织因素、规章管理因素7个模块为一级指标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位专家给出的概率语义值,基于模糊集与改进的证据融合理论量化各指标风险程度,同时采用三角模糊数法确定中间节点条件概率,最后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灵活推理能力,提出直升机电力作业非线性动态安全评价模型。通过对某通用航空公司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状况评价分析可知,企业组织因素、电力作业设备因素以及人员因素为主要薄弱环节,需加强管理,可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设备可靠性以及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对风险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正在社会化、专业化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部分生产环节委托给专业承包商进行。如何避免承包商安全事故?如何使得承包商作业服务满足甲方安全作业规范?本文介绍了国际优秀承包商安全管理方法与经验,并以国内某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为例,介绍承包商管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建筑施工企业人员意外伤害在工矿企业中占有很大比例。触电伤害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又占有很大比例。在对建筑工地进行安全生产检查过程中,发现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用电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电工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国家标准G8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中明文规定,电工作业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电工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但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施工现场电工作业人员无证操作者不在少数,因此埋下  相似文献   

19.
严玉琼  张苏  梁志星  盛伟 《安全》2023,(4):46-51
为探究我国电力企业人身事故发生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2016-2021年全国电力企业人身事故进行研究,对事故发生月份、区域、类别、作业环节、企业类别和事故原因等展开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1年期间电力企业人身事故总体形势平稳;4月和5月是事故高发时期;8∶00~10∶00和14∶00~16∶00为事故高发时间段;内蒙古、广东和四川省为事故多发省份;火电企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相对较多;主要事故类别为触电、高坠和机械伤害;设备检修、电厂施工和清煤作业环节事故频率较高;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有未正确使用安全带、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足、安全操作程序不正确等。  相似文献   

20.
由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发现的一处设备重大隐患缺陷问题,引发了对企业在安全管理问题上的一些思考。本文从检验角度提出了企业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从企业、检验、监管三方面分析了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同时为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