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郑华  李建华 《安全》1997,18(6):4-6
粉碎研磨设备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率较高。针对该过程的火险特点,防火对策应从防止粉尘沉积,消除粉尘源,防止摩擦、撞击、消除静电危害,搞好工艺防火、惰性介质保护,设置防爆泄压装置,粉尘爆炸的抑制,火灾事故处理措施,加强消防安全教育诸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粉碎研磨设备粉尘爆炸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碎研磨设备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率较高。针对该过程的火险特点,防火对策应从防止粉尘沉积,消除粉尘源,防止摩擦、撞击、生热,消除静电危害,搞好工艺防火,惰性介质保护,设置防爆泄压装置,粉尘爆炸的抑制,火灾事故处理措施,加强消防安全教育诸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粉碎研磨设备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率较高,针对该过程的火险特点,防火对策应从防止粉尘沉积,消除粉尘源,防止摩擦,撞击,生热,消除静电危害,搞好工艺防火,惰性介质保护,设置防爆泄压装置,粉尘爆炸的抑制,火灾事故处理措施,加强消防安全教育诸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虽然尘肺很早就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职业病,但是近年来尘肺及尘肺合并症的患者,依然为数不少。防止粉尘危害的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①降低粉尘的飞扬及暴露程度;②对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进行健康管理。 重要的是制定粉尘危害防止规程及尘肺法。劳动省于昭和63年(1985年)制订了  相似文献   

5.
日本政府在1987年12月28日的临时内阁会议上,决定了1988年度旨在推行安全卫生新政策的预算方案。其预算额为1兆4600亿日元,比1987年度增加了218亿8千万,日元。 1988年2月23日,日本劳动省向各都、道、府、县劳动基准局下达的1988年劳动基准行政运营方针中,重要课题有两个:一、积极推行劳动时间对策(即1990年实现每周40小时工作制);二、积极实施明确劳动者安全卫生的对策,开始实施第七个防止生产事故计划。 1988年3月18日,日本劳动省公布了第七个防止生产事故计划。该计划是根据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第6条的规定制定的,从1958年开始,每五年制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方法对某井下煤矿进行职业病危害分析。结果表明,煤矿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煤矿企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控和管理,采取加强通风、除尘、喷雾降尘和个体防护等综合措施,可最大限度地保护煤矿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正水泥企业包装和装车作业中的插袋和码袋作业,粉尘浓度最高,职业危害严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研制出的水泥包装作业场所通风集尘装置,对应用企业包装和卸运区域进行了组合式排风装置改造,降尘效果显著,已经被列入2015年重点推广的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目录。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发展迅速,水泥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高温、振动4种,而水泥粉尘能够导致尘肺病,是水泥生产企业职业危害因素中最具伤害  相似文献   

8.
《吉林劳动保护》2014,(8):10-11
<正>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近日,省安委会办公室制定了《吉林省企业粉尘作业防爆十条禁令》和《吉林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粉尘防治十条禁令》,进一步加强工贸企业粉尘防爆作业安全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粉尘防治工作。吉林省企业粉尘作业防爆十条禁令一、严禁安排未经培训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防护用品的员工在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进行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  相似文献   

9.
要防止矽肺病的发生 ,惟一的办法就是防尘。五十年代在我国的冶金工业 ,已经总结出了防尘综合措施八字方针的经验 :风 ,水 ,密 ,护 ,革 ,管 ,教 ,查。这就是搞好通风 ,吸走粉尘。洒水喷雾 ,凝降粉尘。密闭尘源 ,防止扩散。个人防护 ,防尘口罩。革新工艺 ,消除尘害。管理设备 ,保证除尘。宣传教育 ,人人防尘。监督检查 ,无尘生产。在当时 ,对防止尘害起了很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如今 ,对于需要防尘的生产工艺和有关厂矿 ,仍然具有可以借鉴的意义。当然 ,各种的防尘措施 ,都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条件 ,合理运用。比如 ,大的企业资金雄厚 ,可…  相似文献   

10.
1981年4月25日,国家劳动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贯彻执行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国家标准。通知说。为了有效地控制粉尘危害,制止矽(尘)肺病的发展,除在粉尘作业场所采取必要的工艺改革、湿式作业、通风除尘等措施外,还必须强调佩戴防尘口罩。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是一种有效地防止矽(尘)肺病的个人防护用品,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方面都有较大发展,已有二、三十个品种。但是由于我国过去一直没有防尘口罩的安全卫生标准,一些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口罩也大量进入市场。这种口罩对危害人体最大的5微米以下的粉尘,阻尘效率只有10%左右,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四)防止粉尘和放射性气溶胶危害的措施铀矿防尘的安全卫生意义深远而且任务重。开采铀矿时,矿尘的危害不单是粉尘中游离SiO2可以导致矿工尘肺病,更大的危害在于粉尘成分中有放射性同位素,而且有氡子体沉积在呼吸性粉尘上又形成极细微的气溶胶,这不仅加速尘肺病的发展,更能促进矿工肺癌的发生。所以,放射性矿山的防尘必须配合防氡,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传统安全评价方法的粗糙性和主观性,提高煤矿企业职业危害安全评价方法的计算效率,运用集对分析原理系统地展开分析和评价。通过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诸多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以作业人员、粉尘、有毒物质、物理因素、设备设施和管理为1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集对分析法中同异反联系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煤矿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综合评价的同异反评价模型。将12项2级指标作为输入节点进行联系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取评价对象的职业危害状况处于"达标",与该企业实际状况相符合,应重点加强通风除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多数选矿厂,在破碎筛分作业中,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的三段破碎(即粗破碎、中破碎、细破碎及筛分)、一段或二段球磨磨矿工艺,也有极少数采用三段破碎棒磨、球磨磨矿工艺及干式自磨工艺。 这种工艺流程,设备繁多,工序复杂,几乎所有设备都大量散发粉尘。有的矿即使在扬尘点安装了较完善的抽风除尘设备,但由于散尘环节繁多,使防尘设备管理复杂化,对除尘设备维护管理稍有不当,粉尘就会从工艺设备逸散到工人作业地带,污染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 为减少选矿厂扬尘点,防止粉尘对工人身体的危害,我院在本溪钢铁公司歪头山,设计了一座年产650万吨…  相似文献   

14.
燃化部于去年10月召开了全国燃化矿山矽肺防治经验交流会议,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国务院《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和1973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精神,制定了《燃化矿山防止矽尘危害工作规划》。 《规划》根据燃化矿山的不同情况,对解决矽尘、煤尘危害,分别规划如下: (一)防止矽尘危害 全国燃化矿山均须在3、5年内解决矽尘对职工的危害。根据目前矿山防尘工作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以下要求: 1.已经实施湿式凿岩,装岩洒水、冲洗岩帮、放炮喷雾、净化通风、个人防护等综合防尘技术措施的局、矿(处),全岩、…  相似文献   

15.
1992年5月,日本颁发修订的《劳动安全卫生法》。 这次修订,反应了最近日本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和工伤事故的动向,以确保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这次修订的两个重点:一是加强防止建筑业工伤事故对策,二是促进工作场所环境的舒适化。建筑业工伤事故防止有关规定从1992年10月1日起实施,舒适化工作场所促进工作从1992年7月1日起开始。 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是1972年(昭和47年)制定的,是一部篇幅较长的综合立法,分总则、劳动者的危险及健康危害措施、有关机械等及有害物的规则、劳动者就业的措施、增进健康保持措施、舒适工作场所形成的措施、安…  相似文献   

16.
日本防止工伤事故计划是依据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第六条制定的,它包括防止工伤事故的主要对策及防止工伤事故的计划。 2003年3月24日,日本厚生劳动大臣公布了2003年~2007年度的第十次防止工伤事故计划。  相似文献   

17.
矿井坑道掘进需采用局扇通风以排除炮烟和粉尘。但在实际工作中电机烧毁量较大,因此,需解决局扇的自控运转与保护问题。局扇自控与保护装置的特点应是:(1)由于井下需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多而分散,且作业时间不一,目前一般矿山难以做到全矿集中自控,只能分散控制;(2)局扇必须经常随着工作面的掘进而移动,因此结构必须简单紧凑,迁装容易;(3)局扇安装地点粉尘、水雾大,因此在控制装置外还须加上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18.
生产设备的设计关系到操作者的安全与健康。由于生产设备的缺陷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职业危害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冲压机械设备,由于其安全装置缺陷,经常发生冲断手指事故。又如1988年5月18日,南昌农药厂由于阀门缺陷而发生液氯泄漏事故,人、畜、农作物受到危害,经济损失约15万元。在粉尘作业场所,有些生产设备的密闭性能不好,加上又未采取有效防尘措施,使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特别是矿山、水泥行业,粉尘危害相当严重。据统计,江西省  相似文献   

19.
对18家大中型井下铁矿通风防尘技术措施效果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其结果表明:采取通风防尘技术措施,井下铁矿作业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五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粉尘浓度由31.4mg/m~3降到3.4mg/m~3;粉尘合格率由19.6%上升至57.9%。在作业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粉尘危害也不断减轻,五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接尘工人矽肺发病工龄由10.67年延长至23.42年;矽肺患者死亡年龄由50.35岁延长至60.25岁。综合防尘前后矽肺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23%与1.65%,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防尘毒     
粉尘毒气危害大,慢性杀人不易察, 常常容易被忽视,必须认真对待它。 新建扩建和改建,“三个同时”要做到。 使用低毒代高毒,不用毒物最为好。 运行设备常维护,防止跑冒和滴漏。 密闭隔离管道严,脱离接触就不难。 通风设施要跟上,除尘排毒能净化。 综合利用废变宝,卫生标准早达到。 操作规程要遵守,莫忘个人防护好。 防尘防毒人人搞,促进生产健康保。防尘毒$上海市劳动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