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10年11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群鹏作为中国安科院的老朋友,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建院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致词。钟院士祝贺安科院和各位同仁在这30年里取得了不菲成绩和很高声誉,并对安科院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2.
《安全》2004,25(6):22-22
何凤生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11月16日21时54分逝世。何凤生院士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和预防医学事业,为发展我国的职业卫生事业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她在任《安全》杂志编委会委员期间,对本刊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2008年新年伊始,《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全体人员向杂志编委会主任钟群鹏院士汇报了杂志一年来的工作和成绩。钟群鹏院士在听取汇报后,对杂志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杂志取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要求杂志一定严格抓精品、抓质量,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金吉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本溪人,1942年12月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1993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相似文献   

5.
2005年岁末,《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全体人员拜访了中国工程院钟群鹏院士。作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杂志的编委会主任,钟群鹏院士为杂志的发展和壮大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建议,并根据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谈了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与发展趋势。钟院士认为虽然我国的安全生产正处于事故多发期,但只要安全生产技术、政策、法律、管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几方面综合创新,安全生产形势必将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9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会议总结了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工作,并推举产生了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委员会由13位专家组成,主任委员刘铁民研究员,副主任委员丁辉研究员、张兴凯教授,其他委员包括钟群鹏院士、范维澄院士、何学秋研究员、吴宗之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2009年元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全体人员与编委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群鹏就本刊的发展进行了充分地交流与探讨。回顾编辑部2008年的工作,通过共同努力,顺利人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杂志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钟院士针对杂志今后如何发展,进而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奋斗目标等提出了指导意见。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2010年新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向编委会主任钟群鹏院士汇报了全年工作,并进行了友好亲切的座谈和交流。钟群鹏院士对杂志2009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杂志在取得了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的基础上,2009年稳步发展,注重电子版的发行,增加文章收藏广度,检索和利用率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1月22日,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江苏大厦举行年度工作会,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曹湘洪主持。中科院院士高德利、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等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了会议。科技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石化等单位派代表参加。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院长、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10.
姚穆院士 姚穆,男,(1930.5--)我国著名的纺织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南通市人.1952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纺织系并留校任教,开始长达五十余年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用.现任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17日上午,第二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在焦作河南理工大学隆重举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秘书长伊烈,全国安全工程工程硕士领域教育协作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范维澄教授,副组长、中国科技大学张和平教授,秘书处秘书长、清华大学申世飞副教授,唐三林教授,课程建设工作组组长、中南大学吴超教授,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新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向编委会主任钟群鹏院士汇报了全年工作,并进行了友好亲切的座谈和交流。钟院士对本刊2010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2011年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1)进一步提高期刊编辑水平。严格按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要求,文字、图表、公式等达到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在我产生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前,我对何祚庥先生充满了敬意。首先,何先生是中科院院士。当下各类专家、学者,如过江之鲫,多得可以论堆撮,兜里揣着仨瓜俩枣就敢登堂入室,给大家说经论道。两院院士仍属凤毛麟角,百万里挑一,且绝大多数可谓名至实归。其次,何先生有一大堆令人敬畏的头衔: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协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无神论协会副理事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各头衔前都带着“中国”,让人不敢小觑。  相似文献   

14.
林静 《劳动保护》2010,(10):10-11
<正>汪旭光,出生于1939年12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炸药与爆破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非煤矿山组组长、全国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主任、公安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第4期“本刊特稿”栏目《1978-2007年受到党纪国法查处的全国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4)》一文介绍,面对北京东方化工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迟迟不能结案的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群鹏与有关专家写信给朱镕基总理,反映北京市事故调查领导小组不顾事实真相,坚持错误结论的问题,最终使此案得到如实处理。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新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向编委会主任钟群鹏院士汇报了全年工作。钟院士对编辑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1年稿源充分,投稿领域扩大,论文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对2012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1)针对专门领域进行专题性报导。关注国家重点科研课题项目,国绕重大项  相似文献   

17.
列车脱轨这一困扰铁路运输100多年的世界难题近日被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曾庆元攻克.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工业事故与大城市火灾防范及应急技术研究》项目《城市公共安全综合试点城市》课题中(城市灭火救援快速反应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科技成果于2006年12月12日通过专家鉴定。中科院院士和诸位鉴定专家对专题研究成果予以一致的高度评价,认定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专题的顺利鉴定也标志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城市公共安全研究方面的又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何凤生院士从事职业医学研究工作四十余年,对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有很深的造诣,是我国职业神经病学的奠基人。神经毒理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她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所长,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北京)主任,WHO职业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1到1994年被  相似文献   

20.
两院院士候选人的专业范围及标准条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称号,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代表我国科技队伍的水平和声誉。关于两院院士候选人的专业范围及标准条件如下:1、专业范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