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山洞油库具体空间结构和狭长受限空间内油气蔓延规律与特性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灰色GM(1,1)模型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山洞油库地下管沟中的油气聚集量进行了预测,并应用MATLAB软件对预测模型进行编程以简化数学运算,通过对比分析两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预测误差可以得出:对山洞油库油气聚集量这种近似呈线性增长的预测对象而言,采用灰色GM(1,1)模型比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且可确定油气达到爆炸下限的时间以及反映油气浓度变化的规律,以为山洞油库安全状态评估与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淄博市汽车交通发展预测及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淄博市1990年至1994年城市汽车交通统计数据和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汽车交通发展变化趋势及其污染影响,建立灰色GM(1,1)模型,对城市汽车车辆拥有量、汽油消耗量、平均车流量、汽车尾气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并针对预测结果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雁  徐梦洁  夏敏 《环境科技》2004,17(3):22-24
依据灰色系统理论,采用灰色变权聚类方法,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南京市城区近两年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估。空气质量评估采用的指标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呈退化的趋势,尤其是经济繁华的鼓楼区以及交通拥挤的下关区,两年内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平 《环境工程》1994,12(1):47-51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原理和方法,探讨了灰色理论在城市污水及其主要污染物COD、BOD5、SS年排放量预测中的应用。所建立的普通GM(1,1)模型和等维新息GM(1,1)模型,均经三种方法进行精度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利用所建模型对2000年B市城市污水及其主要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进行了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5.
灰色局势决策在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晓华 《环境科技》1998,11(3):35-3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多目标评价归结于单目标决策,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某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水平。运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对南通市及其六县(市)的大气环境作了评价,克服了采用单一因子评价带来的不足,客观地反映出了各污染因子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贡献程度,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蒋渊 《环境保护科学》1990,16(4):16-21,15
本文简述了灰色聚类法评价地面水环境质量的基本原理以及灰色聚类的方法和步骤.并用该法对沈阳市浑河沈阳段1987至1989年地面水6种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环境质量分级,同时与模糊数学评判法进行了比较.灰色聚类法评价环境质量比较客观,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可比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也是环境质量评价中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模糊灰色决策与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模糊灰色决策方法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之中。与灰色聚类分析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分辨率高等特点。通过实例分析,其评价结果与实际环境质量状况较符合。  相似文献   

8.
灰色生长曲线与万元产值废水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M(1)灰色线性幂函数曲线,研究开发出GPM(1)这一新的灰色生长曲线,并建立了GPM(1)简捷的参数辨别方法。研究表明,GPM(1)概念明确,结论可信,精度令人满意,比传统的皮尔生长曲线在应用上有着更大的优越性。为具有生长规律的非线性灰色环境系统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属于大型地下工程,岩爆灾害是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之一。本文以某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实际为例,介绍了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岩爆灾害预测方法。借鉴目前国内外岩爆判别的主要方法,并依据拟建工程场地实际情况,选用岩体初始应力及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作为定量评估指标,对岩爆灾害进行预测评估。根据宏观分析与定量评价结合的方法最终确定岩爆灾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慕金波  侯克复 《环境科技》1992,5(1):21-25,28
本文运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对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最后与模糊数学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又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GIM(1)灰色模型预测环保投资趋势的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保投资作为环保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不一定具有指数函数规律。本文利用GIM(1)灰色模型,探析了它在环保投资趋势预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初步应用表明,在序列不完全满足光滑化条件时,GIM(1)灰色模型对系统变量的“白化”能力较GM(1,1)强,而与GSM(1)灰色模型相当,信息利用率高,是分析、预测环保投资动态发展趋势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研究和提出了带有残差修正的GIM(1)模型,并给出了估计这种模型参数的简捷方法.实例表明,运用该方法得到的模型具有优良的预测精度,从而扩大了灰色预测方法在环境系统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梳理了我国现行标准中有关农用地环境质量评价与类别划分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并探讨了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我国现行农用地环境质量评估方法以指数法为主,评估方法多集中在监测点环境质量评价上,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虽有涉及,但可操作性差,距离发达国家相关研究还存在差距。在此基础上,从数据支撑、方法选择、保护目标设定等3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农用地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西安地区文物古迹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不仅注意到分级界限的模糊性,而且信息利用率和精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利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方法简便,结论更能反映实际的大气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15.
张磊  张波 《环境科技》1995,15(2):43-49
本文在以往的单个要素灰色聚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灰色关联聚类法,用于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针对浦东新区的五个规划小区,进行区域综合环境质量和灰色关联聚类评价,确定各规划小区的评价等级以及优劣顺序,并结合各小区的规划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灰色系统理论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大气环境看作是灰色系统,考虑到青岛市大气环境的实际情况,利用灰色统计决策对青岛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尚清洁水平;利用GM(1,1)模型对SO2、NO2、PM10进行模拟预测,短期预测结果表明,青岛市SO2、PM10的浓度呈下降趋势,NO2的浓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述,指出了郑州地仄Hg、se、Pb元索的污染现状与应注意的问题。图11表8参12X82940ll53环境质量评价的加权灰色局势决策法/劳期团(秦皇岛市环保局)刀环境保护/国家环保局一1993,(7)一31~34环情X一7 本文根据各种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在将灰色局势决策法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引人了目标加权决策法,并以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为例,用加权灰色局势决策方法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级别。通过实例的决策结果可以看出,月标加权决策方法提高了决策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决策结果能够与评价的环境状况相吻合.说明环境质量评价的加权灰色局势决…  相似文献   

18.
GM(1,1)模型是常用的一种时序环境预测方法,但非等间隔灰色模型(NEGM(1,1))预测的先例却较少。本文简介了NEGM(1,1)之建模思想,并以山东省1985 ̄1993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例,探讨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估计已逝时序值与预测未来时序值,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湿地泥沙环境动态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Ⅰ)理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类比相邻学科近年来发展的水体快速生物评估的思想,根据湿地泥沙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湿地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湿地(泥沙)沉积物环境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湿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评价,其最大特色是可以对那些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快速的动态评估。快速评估的目的在于加速环境质量评估过程,同时促进后续的管理决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各种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在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竽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引入了加权求取关联度的方法,获得了更为合理可靠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