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4月1日至3日,商务部组织专家验收组对石家庄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阶段性验收。作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辅助设计与组织评审单位,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下简称中再生协会)派人参与了此次验收工作。此次验收分为听取汇报和实地考察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10日--12日,商务部商业改革司门晓伟副司长带专家组一行六人来天津市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进行验收,听取了天津市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汇报。专家组参观了天津子牙环保工业园,对天津市社区回收网络、初级分拣加工中心、废旧不锈钢集散加工中心、废旧轮胎回收加工利用中心等再生资源回收试点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和验收。专家组对天津市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指出:从最近走几个省市验收情况看,天津工作做得实,数据清楚,措施得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值得推广。具体表现在:一是天津高度重视再生资源回收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做好2013年项目安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项目监督管理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的管理。在建项目,要通过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http://zszy.syggs.mofcom.gov.cn)定期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定期组织项目检查,加强动态督导;已经完工的项目,应认真组织项目评审及验收,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物资回收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57年,原隶属于南京市供销社,2004年改制后由南京苏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为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承建单位。公司现有直属、参股单位50多家,另有加盟连锁企业100多家,网点遍布南京城。2007年公司直属及参、控股企业实现销售20亿元,回收各类废旧物资近30万t,废金属(黑色、有色)及废纸等主要再生资源品种的回收量占南京市的50%以上。根据商务部《关于组织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2006年公司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制定了《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实施中,并取得了相应成效。  相似文献   

5.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商改字[2006]22号)将南宁市列入全国首批26个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经南宁市政府批准,由南宁市万拓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南宁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和社区回收网点项目,由南宁市西乡塘区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组建项目公司承担南宁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园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根据《商务部关于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天津市围绕加快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以社区回收网络、初级分拣加工中心、专业集散加工中心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项目建设。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彭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和(新津)西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于20i1年7月开始建设,目前彭州基地项目一期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在5.91h㎡占地上完成钢结构房屋建筑8000㎡,办公房屋建筑1000㎡,道路3000㎡,建设工程量完成比例约45%,投资完成比例达67%。(新津)西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已在物流园区确定了6.77h㎡土地,完成了项目规划设计、立项和环评,新津县于2012年5月4日正式交付土地后,目前项目实施单位正在进行场平、测绘、地勘和招标项目施工单位。  相似文献   

8.
2008年3月武汉市被商务部列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26个试点城市之一;2008年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党和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高度关注为武汉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规范管理和加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为贯彻落实《武汉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促进武汉市循环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武汉市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9.
《邢台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1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完善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25日,商务部在石家庄召开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第一批试点单位。此后,各地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本刊特开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巡礼”专栏,旨在宣传各地回收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介绍各地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交流和相互学习,争取全社会对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自2006年起,我部开展了两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在总结前两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25日,商务部在石家庄召开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第一批试点单位。此后,各地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本刊特开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巡礼”专栏,旨在宣传各地回收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介绍各地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交流和相互学习,争取全社会对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此,本刊编辑部希望各地踊跃投稿和提供资料,支持我们办好本栏目。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25日,商务部在石家庄召开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第一批试点单位。此后,各地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本刊特开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巡礼”专栏,旨在宣传各地回收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介绍各地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交流和相互学习,争取全社会对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此,本刊编辑部希望各地踊跃投稿和提供资料,支持我们办好本栏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25日,商务部在石家庄召开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第一批试点单位。此后,各地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本刊特开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巡礼”专栏,旨在宣传各地回收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介绍各地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交流和相互学习,争取全社会对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此,本刊编辑部希望各地踊跃投稿和提供资料,支持我们办好本栏目。  相似文献   

15.
2012年7月30日,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全国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下称“49号文件”)及全国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通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督查情况。向欣司长就如何贯彻落实49号文件及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工作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导,以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目标,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介绍了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及采取的措施,阐述了资源回收利用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以及推动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09年3月6日,国家商务部初步通过对永康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的验收。考核组一行对东库废钢收购站、废塑料收购站、永丰分拣中心、芝英废旧有色金属材料市场、天河集团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考核组认为,永康市的资源回收体系已形成了特有的“永康模式”,实现了集散、利用、深加工的整个资源再生过程。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建设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发展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政策建议。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是推动再生资源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商办流通函[2012]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和《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11]693号)要求,我部组织专家对各地上报的第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进行了评审,并经过网上公示。  相似文献   

20.
商办流通函[2012]3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全面掌握行业发展情况,深入了解企业政策需求,推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商务部决定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情况摸底调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