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引言 自从1976 年非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以来<1>,到现在已经有30 多年的历史, 非晶硅太阳电池是薄膜类太阳电池中最成熟,并已大规模生产的电池品种, 单条生产能力从1MW 提高到25MW~30MW<2>,低成本的非晶硅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定的优势.随着太阳电池的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电池的要求越来越规范,非晶硅电池的工艺技术和封装技术不断在进步.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以AZO靶为靶材制备非晶硅太阳电池背电极的制备技术,系统的研究了在AZ0背电极的制备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如氩气流量、直流磁控溅射功率、传输速度对其光电特性的影响,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确认将AZO背电极的特性控制在满足产品标准特性要求的膜厚及方块电阻的工艺参数,与后续的激光刻划形成良好匹配,最终使非晶硅太阳电池电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3.
从南开大学获悉,南开大学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生产线,并且具备了实现量产的能力。据介绍,运用该电池,每平方米每小时可发电55W.能满足一个家庭一天用电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制作非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的过程中,EVA是重要的封装材料之一,在实际生产中EVA存在多种层压质量缺陷,其对于不同设备的适应性也存在差别。依照光伏组件耐候性要求,我们确定了EVA层压后满足的工艺条件交联度在75%-90%之间,与背板剥离强度≥20N/cm。针对我公司目前使用的EVA(进口)进行了各种参数的对比试验,找出了EVA适应公司不同厂家设备(国产)生产的工艺条件,极大地减少层压后电池组件存在的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5.
电力企业作为社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为社会整体发展提供重要的电力能源,但是相应的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在新时期背景下,必须要针对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优化,将节能减排融入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本文对电力企业的节能减排实施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报告背景我们选用了"我们正负责任地迈向未来"作为这份《大众汽车集团可持续性发展报告》的主题。这不仅说明了我们在生产创新的出行工具,也说明了集团在不断开拓和变革,以满足未来社会的要求。这包括采用开放、可靠及自我批评的报告方法。我们有责任透明、均衡地展示我们在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福利方面所做的一 切。我们是按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指南编制这份报告的。  相似文献   

7.
郑红  陈崇光 《能源环境保护》2011,25(3):17-19,41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协调关系不断地被打破.两者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建立在化石能源之上的经济体系因为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而面临着威胁。在另一方面,生产活动的进行往往伴随着污染物的排放,CO2作为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因其过度排放导致了严重的全球温室效应。废水治理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缓解矛盾的曙光.然而,在废水处理的同时。面对由此所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又能采取什么措施使废水治理技术更加低碳环保呢?从低碳角度阐述了目前的废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没有能源,我们的整个社会文明——交通运输、工业制造、商业活动以及食品生产就会趋于停顿。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也显著增加,能源的种类也在不断地变化,从木材、煤到占统治地位的石油和天然气。经济繁荣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决  相似文献   

9.
崔守军  蔡宇  姜墨骞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585-2595
技术进步是能源地缘政治演进的物质基础,重大技术变革驱动能源利用形式的迭代升级。从能源转型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初步建立技术变革与地缘政治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重大技术变革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动力,而能源转型引发能源供需关系的改变,进而催生新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技术变革是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地理变量维度中稀土、钴、锂等能源关键元素成为大国争夺核心,而在科技变量维度中颠覆性能源技术则成为引领能源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竞争、新供需关系与新地缘关系一同重塑了新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对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能源大国的博弈格局发生变化,能源外交的运用方式随之改变;另一方面与油气相关的地缘冲突将趋于减少,但电力断供将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武器。  相似文献   

10.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I0014-I0014
日本的印刷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实践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日本印刷株式会社(DNP)的节能减排措施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DNP将节能分成了谨慎使用能源、有效使用能源、高效使用能源三个层面。不断发现在整个生产流程、生产环境中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和废水废气排放.提出解决的方法,改进生产的流程。另外.日本印刷业在印前设计环节就很注重与客户的有效沟通.正确的设计对降低整个印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性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也在积极探索绿色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一种绿色新型能源,在不同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应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型绿色能源,加大对天然气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天然气,使天然气的利用技术更加趋于成熟,更好的服务各个领域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天然气应用现状进行了整体化的分析,对天然气的利用技术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概述,并对天然气在我国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合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纳米碳孔金属化直接电镀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碳直接电镀的出现对传统的PTH是个挑战,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替代传统的化学镀铜工艺,利用物理作用形成的导电膜就可以直接进行电镀。工艺程序简便,减少了控制因素,与传统PTH制程相比,使用药品数量减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环境友好,污水处理费用减少,使印制电路板制造的总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3.
<正> 排烟脱硫工艺工业化约有15年的历史,在这15年中曾发生了两个大的环境变化。一是原油价格异常上涨。企业界为应付原油价格上涨引起的能源费用增加,被迫采取了节能和实施能源多样化等措施,从而使生产结构和工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革。其二是人们普遍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因此促进了与此相适应的环境行政进步。排烟脱硫技术就是在此期间经过若干努力取得不断发展的。该技术在工业化初期,只不过处于附属地位,而现在已成为生产过程中保护环境不可缺少的部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市的能源消费量在大幅增加,相应地,碳的排放量也在逐步增加。文章首先对上海市物质生产部门终端能源消耗以及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再运用不产生残差的方法——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index),对上海市物质生产部门终端能源利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增加值是上海物质生产部门碳排放增加的决定因素,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因素引起碳排放强度下降,但能源效率并不总是抑制碳排放的增长。总体上说,上海市物质生产部门能源利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不断的增加,其中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因素起抑制作用,产业增加值起促进作用。最后,文章从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上海市今后几年内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能源是保证现代文明发展的根本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问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提高对能源的需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这样就导致了有限的能源与大量人口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能源又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所以在可持续发展能源中我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还有很多。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是最为安全清洁和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随着全球各国对低碳、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与日俱增的关注,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的典型代表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在2004年之后飞速发展,2012年中国光伏组件的产能约达40GW,超过当年全球的新增装机容量,太阳电池产量连续五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水中酰胺醇类抗生素氟苯尼考(FF)的高效降解,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以碳纳米管(CNT)膜为阳极的穿透式电化学降解系统.采用真空过滤法制备CNT导电膜(CNT-CM),考察了流速、电压、电解质种类及浓度、初始pH值和FF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NT-CM降解氟苯尼考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NT-CM为阳极的穿透式电化学系统对FF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性能,流速、电压等对FF的去除具有显著影响.当停留时间为1.1 min(进水流速为2.5 mL·min-1),电压为3 V,对pH为3~10、初始浓度为0.05~10 mg·L-1的FF废水的平均去除率均可达97%以上.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在Na2SO4体系中,CNT-CM降解FF主要通过直接氧化和·OH介导的间接氧化实现,在NaCl体系中,主要通过直接氧化作用和电极生成的活性氯实现.  相似文献   

18.
基于SWOT法和层次分析法的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能源发展战略分析中缺少定量分析的不足,将SWOT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框架,分析影响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并计算各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上确定能源发展战略,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众多因素中,单位GDP能耗低、能源资源稀缺、能源进口关税不断下调、能源消费不断增长等是...  相似文献   

19.
面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双重挑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破局之法”。本文对全球、中国及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下简称“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未来5年,化石能源生产消费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可再生能源利用增长势头强劲;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储量及发展潜力巨大,但仍面临资金、技术不足等发展阻力;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国,中国不断努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可为共建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借鉴。为助力共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建议中国积极担负大国责任,发挥中国影响力,全力开展可再生能源外交;积极分享中国经验,输出中国智慧,促进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务实推进项目合作,促进优势互补,推动共建国家能源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大力的开展了替代能源的研发。电能属于清洁能源,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也促进了电能的广泛应用。在电厂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能源进行转换,转换的载体为热能和动力工程,然而,在实际转换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对电厂热能和动力工程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