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相关环境政策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此介绍了中国西部环保新战略的形势,提出了西部环保新战略应遵循的原则及重点领域,要突破传统的环保被动模式,实现环保的跨越式发展,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环境政策的创新与全过程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最后是一些对策及建议:本着合作伙伴的原则,鼓励公众参与;本着环境政策一体化的原则,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是中央提出的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的新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政府决策方式的必然选择。在充分阐述亟待建立综合决策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综合决策对提高宏观决策水平,推动环境法制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明确了综合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纳入范畴和具体制度,提出了综合决策制度实施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环境法和环境行政管理的目标,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是环境行政管理的核心,而环境行政管理综合决策机制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面对当前环境与发展对立愈加严重的趋势,完善环境行政管理综合决策机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4.
为使环境保护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把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落到实处,江苏省决定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在近日发出的(关于切实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通知)中提出: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完善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重要组成,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综合决策时必须遵循坚持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并重、预防为主、实事求是、科学民主等5项原则,尽快建立和完善10项综合决策制度,包括: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与发展科学咨询制度、部门联合会审制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迫切性和内在要求,阐述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宏  周琳 《环境导报》1999,(6):40-41
TheNewProgressoftheSystemofChineseEnvironmentallmpactAssessmentLuoHongZhouLin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人们在采取行动(兴建建设项目和实施法规、政策、规划与计划)前,识别、预测与评估这些行动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且为减缓不良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决策方案、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并按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正确认识环境与经济间关系的必然结果,是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设项目投资渠道和立项管理程序发生较大变化,我国在实行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工业城市的环境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指出要实施经济与环境综合决策,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搞好工业污染防治,积极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超前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及生态学观点规划城市,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并提出了实现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是建立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工业城市的环境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工业城市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控制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为此要实施经济与环境综合决策,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搞好工业污染防治,积极推行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以超前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及生态学观点规划城市,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本文最后提出了实现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是建立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欧美战略环评法律制度中的主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劲 《环境保护》2007,(2A):86-89
自战略环境评价(SEA)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涉及经济发展的政策、计划和规划等过程中专门增设了SEA程序,目的在于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素直接纳入政府的重大决策之中。从世界各国创设并实施SEA制度的意图看,一方面希望藉SEA制度的实施保障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实施SEA制度给现有决策审批程序带来过多的成本。为此,SEA立法与政策除了要确立一系列科学的步骤、方法和评估手段外,对主体及其各自职责的确立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总体上讲,SEA制度在各国决策程序中尚处于辅助地位,即在不影响决策者行使决策权力的条件下让其他主体对决策方案及其选择方案是否应当实施出谋划策。为此,主体职责履行的程度和优劣直接决定着SEA的最终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工业城市的环境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指出要实施经济与环境综合决策,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搞好工业污染防治,积极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超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及生态学观点规划城市,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并提出了实现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建立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区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亚南 《环境保护》2003,(12):12-13,18
随着我国工业区数目的迅速增加,工业区整体环境和生态问题开始突显。本文在分析工业区环境问题症结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我国ISO14001国家示范区的成功实践,提出在工业区环境管理上尝试制度创新:即在工业区管理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运用政府的行政强制力来推动落实体系要求,从制度上保障区域环境综合决策的实现,从而实现工业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大西部大开发中,要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根本,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振兴科研教育是条件,深化改革开放是动力,切实可行的政策是前提,法制建设是保障,要突破传统的环保被动模式,实现环保的跨越式友展,环境是与发展综合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显得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应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为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及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了国内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的形成及发展近况,并介绍了国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性环境政策的形成、运作及优化模式,并举例加以说明;运用该模式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环境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张进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政策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就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环境空间规划制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严格的环境空间管控制度,可以破解现阶段城市出现的一系列复合型、区域性和格局性环境问题,对从源头促进"人-城市-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梳理环境空间规划制度和弥补其研究发展中的不足,对以环境功能区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为代表的环境空间规划制度的理论、技术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现有研究和未来探索提出展望,以期为以环境质量改善和风险防范为指导的环境空间规划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管理经验,从而全面引导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评价被认为是协调工业决策过程中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其原因在于缺乏环境意识、环境保护部门与工业决策机构之间缺乏协调以及缺少对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后的再评价等。为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议:强化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部门与工业决策机构之间的协调以及建立回顾评价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势在必行。传统的决策方式在存在许多不足,必须综合考虑环境发展和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经济目标上,环境保护部门与有关部门相互关系上以及工作措施上体现综合决策思想。  相似文献   

17.
面向市场经济,以现代政府管理思想和运行机制为基础,对环境保护决策的现状,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的功能、价值、目标、原则、对象内容、基础条件、保障条件进行综合剖析;指出应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的评估机制、监督制衡机制,责任机制;明确指出克服分解性思维的局限,抑制部门利益驱动,在强大决策技术辅助系统支持下,依法按程序进行科学决策是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应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提高政府综合决策和管理的水平,降低决策、管理的环境风险和成本,在决策和管理层次保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环境管理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目前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探讨了深化环境管理对策的基本框架和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引入环境经济新观念;依法实施行政手段;建立科学的环境管理运作机制;建立公众参与激励机制以及提高环境管理的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20.
河长制是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辖区某条河流河长,履行治理与保护责任的一种行政管理形式,这项制度的建立为推动辖区河流环境综合管理及水质改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总结了河长制制度建立10年来的实践经验,指出该项制度还存在流域治理统筹协调性较弱、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如何深化河长制制度,将河长"制"付诸于河长"治",文章认为应重视系统决策,增强河长制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一河一策,增强河流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完善体制机制,为精准施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