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23(2):20-21
2006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3万t。比2005年增长21%。其中再生铜168万t、再生铝235万t、再生铅39万t、再生锌11万t,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18%、21%、39%和29%。[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关于改变中国再生铅现状和制定有关政策法规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再生铅工业的战略地位 再生铅工业是我国在重视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金属再生资源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通讯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铅的需求不断提高。 2000年我国铅的需求量将达到40多万吨,其中蓄电池行业需要错32.8万吨。这样一来既扩大了再生铅的消费市场(目前在蓄电池消耗的铅中有40—50%为再生铅),又因为蓄电池消费量的增大而导致废蓄电池的增多,使再生铅工业有了更多的原料来源,我国再生铅工业正处于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期。 回收再生铅已成为我国实现铅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  相似文献   

3.
铅酸蓄电池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它所消耗的铅占全球总耗铅量的82%。我国铅酸蓄电池工业本世纪80 年代进入蓬勃发展时期,90年代年产量达3000多万kWh,铅酸蓄电池也是对环境、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种,随意抛置的废铅酸蓄电池所分解出的重金属和有毒废液会对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急性或慢性的铅摄入会造成代谢、生殖及神经等方面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我国每年约有5000万只30万t废铅酸蓄电池产生,从事回收的部门有:供销系统的物资回收公司,物资系统的物资再生利用公司、机电系统的蓄电池制造企业,有色系统的再生铅企业以及数以万计的个体收购者,回收工作总体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迄今,我国仍未制订完善合理的废铅酸蓄电池管理法规及其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再生铅生产已有一定的规模和产量,1982年的生产能力达3.12万吨,并以年平均增长率13.25%的速度发展。再生铅的原料的主要来源为废铅蓄电池,其比例占了总量的60%以上,目前,我国再生铅生产工艺还比较落后,技术经济指标也不够先进,火法熔炼仍然是提取铅的主要手段。特别是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严格,冶金过程中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三废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企业纷纷落马,甚至资力雄厚的大企业也不能力挽狂澜的今天,江苏春兴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原徐州有色金属合金厂)自1990年9月1日投产以来,产品走进市场,势如破竹,月产月销,连续十多年来,企业效益显著增长,累计产值达6亿元,上交税金5000万元,曾获“邳州市第一厂”、“徐州市乡镇企业第一厂”、“徐州市科技兴市先进单位”、“徐州市规模企业先进单位”、“徐州市外向型企业先进单位”、江苏省明星企业“等荣誉称号,自1995年先后在泰国、广东顺德和吴川、江苏常熟和南京等地办起全资或控股公司。年产合金铅6万余吨,是国内最大的再生铅基地,被国家列为“八五”无污染再生铅攻关项目示范厂。原国家物资部副部长陆伤痛生视察江苏春兴集团后称赞道:“徐州有色金属合金厂在实现高技术研制与产业化同步发展、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方面,为我国再生铅高新技术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建立了典范,再生铅行业的希望就掌握在你们的手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侵入岩长石铅、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说明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可划分为东区(宁芜以东宁镇和苏锡地区)和西区(宁芜及其以西至鄂东南地区).东、西两区的侵入岩长石铅和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在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它们的投影点明显地分为两个分布区。据铅同位素资料计算,长江中下游地壳形成时间主要是26-38亿年;据亮幔混合铅模式计算的μMix值表明,本区侵入岩和接确交代型矿石铅为壳幔混合源,以地幔源为主,前者幔源铅约占63-74%.后者幔源铅约占51-74%,层状含铜黄铁矿型矿体矿石铅主要来自上地壳。  相似文献   

7.
再生铅冶炼是对铅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是防治铅污染的重要手段,但如果在冶炼过程中处置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以年处理10万t废铅酸蓄电池为例,根据铅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在大气中沉降规律以及在土壤的累积规律,探讨了再生铅冶炼项目的土壤累积影响。  相似文献   

8.
海宁瑞星皮革有限公司隶属于温州瑞新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牛皮沙发革生产的法商投资外资企业。公司于2006年9月建成投产,2010年产值突破7亿元,已成长为国内头层牛皮沙发革内销市场最大的供应商。公司占地面积约205亩,注册资本2508万美元,总投资额3100万美元。从意大利、德国、法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先进的皮革生产工艺和设备。目前有员工700多人,  相似文献   

9.
朱磊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8):I0007-I0007
<正>日前,国家环保部、工信部联合公告了第一批符合《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榜上有名。2013年,这两家企业再生铅产量合计为26.6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7%。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再生铅产业现有产能(含生产和在建)300万吨以上(不含非法小冶炼产能),产业先进产能利用率超过50%。2013年,全国再生铅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04,(11):57
青上化工(广州)有限公司是台湾青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广州公司合资的企业,于1995年11月24日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法注册成立的合资经营企业。公司投资总额为14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1260万美元。工厂于1997年10月5日正式投产,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曼海姆法技术,专门从事硫酸钾及(副产品)盐酸的生产与销售,年产规模为硫酸钾4万吨.盐酸5万吨。  相似文献   

11.
铅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铅与健康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包括铅中毒指标,铅的测定方法,铅对健康的影响和铅危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警惕食品包装上铅对人体的危害北京军区空军卫生防疫队俞苏蒙,鞠秀芳铅是一种古老的毒物,其神经毒性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得已证实。随着现代化工业、交通业的发展和铅在各领域的广泛使用,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铅是自然界分布很...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04,(5):51
本公司系日本日立株式会社和深圳赛格日立公司合资组建的国内首家PRT(背投影管)生产厂家。公司项目总投资为2980万美元,占地约12万平方米,年生产7”PRT144万只。  相似文献   

14.
再生铅冶炼是对铅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是防治铅污染的重要手段,但如果在冶炼过程中处置不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风险。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定量描述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风险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年处理10万t废铅酸蓄电池为例,利用美国环保总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分析了铅冶炼周围居民经呼吸(大气颗粒物)、食入(粮食)和皮肤接触途径摄入铅而引起的健康风险。计算结果表明,再生铅冶炼企业排放的铅尘通过土壤和呼吸途径引起居民健康的风险较低,小于1。  相似文献   

15.
天津沸石处理含铅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天然沸石处理含铅废水的性能,对处理剂的用量及细度,铅的浓度,处理时间、pH值等因素对除铅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表明天然沸石对含铅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当pH在5 ̄10之间,按Pb与沸石质量比为1:200加入沸石,铅的去除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16.
以石家庄市显像管玻壳厂排放的铅尘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该玻壳厂周围土壤布点采样,较系统地研究了铅尘在大气和周围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研究表明,用高斯模式能成功地预测铅尘在大气中的迁移扩散规律,玻壳厂周围土壤表层铅含量较大值出现在当地年主导风向(SSE,N)下风向,铅在土壤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0-20cm的耕作层,在20-40cm深度范围内,铅含量呈下降趋势,最大降幅达50%。  相似文献   

17.
粗铅冶炼烟尘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铅冶炼中烟尘污染严重,而且很难治理。文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理技术组合和设备,并应用在某一铅冶炼厂,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物指示物(鳙鱼)对丹东地区鸭绿江水体中的铅、镉污染进行监测,采具鳙鱼-碳化酸溶-电热原子光谱法对丹东鸭绿江流域鳙鱼体内的铅、镉的含量进行了相关检测,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该地区的水体中的铅、镉的含量进行对比,并对该地区的铅、镉污染进行了相关的评价,通过一年的监测未见超标。铅、镉含量分别为6.53±0.07(ng/g)、4.60±0.03(ng/g);回收率分别为98.9%、103.5%;RSD分别为5.3%、4.1%。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再生铅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国内外再生铅工业技术现状,产业政策,产量及区域分布分布情况,分析了发展我国再生铅工业的主要障碍,,指出了国内外再生铅工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黄超 《环境科技》2007,20(A01):56-58
通过再生铅项目的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评价,评述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及评价区域环境土壤现状:从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2方面预测污染物铅排放对土壤环境的潜在污染,并定量分析其危害程度:指出铅排放对人体健康及植被、农作物的危害,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