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近年来公众聚集场所群死群伤火灾的分析看出 :加强公众聚集场所尤其是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防火设计是从源头上杜绝火灾隐患的滋生 ,防止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发生的强有力措施。对于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 (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 )、游艺厅 (含电子游艺厅 )、桑拿浴室 (除洗浴部分外 )、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其必须符合 :设置要求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应设置在文物古建筑、博物馆、图书馆建筑内 ,不应毗连重要仓库或危险物品仓库。不得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在其上面、…  相似文献   

2.
大部分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因不具备设置完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充足条件,而未能普及应用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致使此类场所火灾危险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普及推广应用该系统并保持它的完好有效成为预防火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为了预防火灾,保障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共娱乐场所,是指向公众开放的下列室内场所:(-)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二)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三)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四)游艺、游乐场所;(五)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第三条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在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中确定一名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在消防安全责任人确定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消防安全责任人应…  相似文献   

4.
超高层建筑防灭火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以往超高层建筑的火灾数据和案例,从火灾蔓延速度、人员疏散和主体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超高层建筑物的火灾特点,并针对其火灾特点从防火分区设计、疏散通道避难场所、主体结构、控烟设计、消防应急设施配备、超高层火灾的扑救策略和人员疏散等角度,论述了超高层建筑的防灭火对策,对近些年新出现的超高层消防逃生避难技术进行了探讨。基于超高层火灾较难扑救的情况,城市规划者和建筑设计师应根据现有的消防技术水平,适度发展超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5.
李昕哲 《安全》2004,25(1):28-28
对于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卡拉OK厅、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必须符合:  相似文献   

6.
正公共娱乐场所是指:向公众开放的人员集中、流动量大的场所,包括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KTV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等。眼下已经进入秋季,此时是火灾高发期,如果你要去影院、歌舞厅、桑拿洗浴中心等休闲娱乐场所,最好多留个心眼儿,掌握应急避险知识。公共娱乐场所为啥易"惹火"?1.室内装修、装饰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公共娱乐场所内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如一些影剧院、礼堂的屋顶建筑物件是木质物件或钢质结构,舞台结  相似文献   

7.
李洪捷 《安全》2012,33(7):44-45
正做好住宿餐饮场所的防火安全工作,尤其是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对维护社会公共消防安全,减少火灾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住宿餐饮场所的火灾危险性(1)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伤亡一旦旅馆起火时,要使人员迅速疏散到地面或建筑物内不受  相似文献   

8.
《安全》2016,(8)
为了避免交通枢纽综合体内部火灾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于交通枢纽综合体的本身特点,分析其火灾特点,探究综合体内部存在的主要消防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法,旨在为交通枢纽综合体的消防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综合体内部可以通过设计联系通道作为防火隔离带的方法来进行防火分隔;合理划分防烟分区,控制烟气蔓延,有效的布置排烟通风装置,采用"准安全区",合理设置楼梯、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疏散诱导系统有效且易辨别,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和做好人员安全教育是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人员密集场所突发火灾事故应急疏散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空间结构特征和火灾事故特点,从场所的疏散通道、疏散设施、人员聚集特性及应急疏散管理等方面辨识了突发火灾事故人员应急疏散能力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场所应急疏散空间的评估因素、评估指标以及以疏散路线、疏散照明和疏散标识为主的场所应急疏散能力检查表,提出以人员群集指数、人员群集流量系数来反映人员群集流动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火灾蔓延对疏散路径的影响状况将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疏散风险划分为较高、一般、较低三级。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应急疏散能力评估对于确保火灾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场所的疏散优化设计、日常消防监管以及疏散应急预案的合理制定和日常疏散演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往往疏散困难且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对我国在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疏散及逃生方面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提出了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许锐  原兴霞  郑莹莹  程辉 《火灾科学》2017,26(4):244-250
为研究高校宿舍火灾烟气蔓延过程与人员疏散效果的相关联系,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火灾场景下烟气流动、能见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研究表明:(1)火灾发生后,由于烟囱效应,烟气迅速在楼梯间蓄积,形成蓄烟池效应,堵塞疏散通道,然后逐渐发展至上部的楼层空间,对人员安全疏散极为不利;(2)高校宿舍楼人员较为集中,火灾发生时疏散人员在楼梯间易出现拥堵,人员火灾安全疏散的形势较为严峻;(3)喷淋、宿舍人数控制、建筑结构优化等安全措施能有效提高人员疏散效果,降低火灾危险性;(4)研究成果能为建筑防火设计、消防整改和宿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人员密集场所是我国群死群伤火灾多发的场所。据中国消防网站数据显示:以人员密集型企业为例,2010年以来就发生了9起重特大火灾,死亡240人,占到全国同期重特大火灾死亡人数的58%,令人震惊。火灾发生之后,有关单位往往对防火和管理工作进行详细调查,深刻反思,却容易忽视事故中的疏散逃生问题。分析我国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疏散逃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整改方法,是减少这类场所火灾死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疏散通道"是指建筑物的走道、楼梯、连廊等;"安全出口"是指符合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的门.它们是建筑物内人员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时紧急疏散、安全逃离灾难现场的通道和出口,是名副其实的生命通道,其状况的畅通、完好、够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性能化防火分析方法在大型地下商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下建筑火灾具有散热性差、烟气量大、人员疏散困难的特点,需要在消防设计和安全分析时予以足够的重视。该文利用性能化防火分析方法研究某大型地下商场在发生设定火灾条件下的烟气运动以及人员疏散特性,并通过安全疏散时间判据来评估人员能否全部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15.
速读     
《安防科技》2013,(11):8-9
百万师生疏散逃生9月份以来,陕西省各地消防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开展了以"畅通生命通道,增强自救技能"为主题的生命通道体验系列主题活动。消防部门针对校园火灾规律特点,重点抓好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教工宿舍、教学楼、实验室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提升师生火灾报警、火场自救逃生以及校园安保人员初期火灾处置、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等方面的能力。"生命通道"体验活动,使广大师生熟悉疏散逃生路线、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基本的自防自救技能,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紧急避险的能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吴永胜颜明君)  相似文献   

16.
曹居强 《安全》2008,29(12):12-14
本文介绍了国家体育馆性能化消防设计中火灾场景设计情况,主要包括场馆各典型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确定火灾规模的方法,并基于此讨论了国家体育馆火灾场景的确定,为人员安全疏散、防排烟等专项性能化设计提供了火灾场景前提。  相似文献   

17.
地铁高架车站火灾时人员疏散的性能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高架车站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是首先需要满足《地铁设计规范规》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火灾工程学的安全疏散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铁高架车站人员疏散通道的性能化设计过程和方法。选取广州地铁四号线典型高架车站,采用火灾场模拟和人员疏散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计算模拟高架车站的站厅火灾时的烟气蔓延过程,以及高架车站的人员疏散过程。研究指出现有的通道设计能够确保在火灾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计算过程和方法可为国内地铁高架车站的人员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月20日起到4月30日,自治区公安厅、文化厅、工商行政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整治对象是: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餐(茶)馆等餐饮场所、游艺场所以及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等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公安消防部门将重点对上述场所的消防设计、室内装修装饰材料防火安全以及场所消防安全制度制定、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等进行检查、整治。  相似文献   

19.
望舒  秀秀 《安防科技》2013,(5):40-41
攻略一:有序疏散踩踏案例:2008年12月12日下午3时40分,山西省运城市中银大道立交桥附近一休闲足疗店发生火灾。火灾发生时,楼内人员惊惶失措,引发群体性踩踏事件,造成至少7人死亡10人受伤。2013年1月27日凌晨,位于巴西圣玛利亚中心的一家夜总会发生火灾,现场如同地狱,人们涌向夜总会内唯一的出口,但随之发生的踩踏事故致使伤亡进一步加重。致使死亡人数增至235人。成功疏散个案:小王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在公共聚集场所遇到火警时,首先要稳定情绪,坚定逃生信念,其次要注意听现场指挥员的口头或广播指令,搞清楚疏散通道的位置和安全出口情况,服从命令,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安全疏散。有序疏散方法:以上案例显示,踩踏致死是火灾中死亡的原因之一。消防部门提醒大众,进入公众聚集场所时,应首先观  相似文献   

20.
“疏散通道”是指建筑物的走道、楼梯、连廊等;“安全出口”是指符合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的门。它们是建筑物内人员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时紧急疏散、安全逃离灾难现场的通道和出口,是名副其实的生命通道,其状况的畅通、完好、够用至关重要。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