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初 ,重庆綦江县松藻矿务局授予了工人“安全生产10项权利”实行群监群防群治和全员安全管理。5月25日 ,矿务局接到石壕煤矿掘进一队修护班黄润林、潘国富、王忠明、吴其森4名工人举报 ,该矿违章指挥、该队违章作业。即5月24日中班 ,修护班在N1812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卧底修护巷道时 ,一是修护作业时瓦斯超限 ;二是具有强突出危险的工作面采煤机割煤与回风巷修护作业平行进行 ;三是瓦斯电闭锁装置失灵 ,瓦斯超限时未切断工作面和回风巷电源。这些 ,违反了《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构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矿务局领导得知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2.
今年8月19日,鹤岗矿务局南山矿04号掘进队掘凿一条岩巷上山,突然见煤,并遇上断层,随即又涌出了瓦斯。 瓦斯检查员以高度的责任感,立即着手对本区瓦斯涌出的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预见到该掘进工作面有发生事故的危险。 为了准确起见,负责瓦斯检查的区队领导会同瓦斯检查员,再一次进行了细致观察和认真分析,认定近日内将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为了加强防范,通风区加派了3名责任心强的瓦斯检查员,分别跟三小班对瓦斯涌出动态进行严密监视。 8月21日深夜2时许,瓦斯检查员沈贺喜发现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便当机立断撤出全部作业人员,同时切断了机…  相似文献   

3.
在综述煤与瓦斯延时突出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石门揭煤过程中煤与瓦斯延时突出时各种因素在延时突出中的作用,并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对石门揭煤过程中巷道煤与瓦斯延时突出整个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掘进工作面附近暴露煤体的"三区"分布规律及其与延时突出的关系;提出先采用钻孔抽放石门突出煤层瓦斯等措施分阶段释放煤与瓦斯突出动力源;再用注液冻结技术增强揭开煤体的强度、增加集中应力区和卸压区的长度来防止被揭开煤体发生流变而导致延时突出的防突技术;以及在揭煤后采取迅速支护防止空顶和冒落等防治措施。研究成果为开发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快速安全揭煤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江苏劳动保护》2008,(5):51-51
4月19日1时40分,河北省邯郸峰峰矿业集团大淑村煤矿172205运料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约1200吨,突出的煤矸石堆积长度91米。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313人.其中296人安全升井,造成死亡17人。初步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172205工作面已经进入突出危险区域,位于4号煤层开采保护层遗留煤柱形成的应力集中区内,对突出危险性增大认识不足,排放钻孔的排放半径未进行实际考察,采取的排放钻孔参数依据不足,采取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和临界值没有根据本矿的煤层地质条件进行实际考察。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煤系地层公路隧道施工中瓦斯气体泄漏、爆炸及煤层突出、挤出、压出等地质灾害问题,以西藏拉泽高速公路圭嘎拉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力学理论,结合岩柱爆破损伤范围大小和地应力与煤层瓦斯压力作用下岩柱安全厚度,得出不同煤层倾角隧道石门揭煤的岩柱安全厚度计算式,得到圭嘎拉隧道石门揭煤岩柱安全厚度;运用数值模拟法建立煤系地层公路隧道石门揭煤动力学模型,研究石门揭煤掏槽爆破微差间隔时间对煤层及其顶底板的动力特性,获得煤层与顶底板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圭嘎啦隧道石门揭煤安全厚度2.8 m是合理的;随着微差间隔时间增加,动力响应强度降低,石门揭煤爆破最佳微差间隔时间为50 ms;随着煤层倾角增大,动力响应强度增强,应适当减小急倾斜和倾斜煤层揭煤深度,可适当增大缓倾斜煤层揭煤深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平煤十矿己15-16-24130工作面运输巷掘进中的突出危险性,基于实际工程背景,考虑瓦斯抽采中的瓦斯运移及煤岩变形等因素,建立了瓦斯抽采气固耦合模型,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平煤十矿己15-16煤层的底板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瓦斯抽采对于降低掘进过程中突出危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己18煤层开挖底板巷对己15-16煤层进行穿层钻孔瓦斯抽采,瓦斯抽采180 d后,己15-16-24130工作面运输巷附近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及瓦斯含量分别降至0.315 MPa和3.84 m3/t;将底板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方案进行工程应用,实测抽采后的残余瓦斯压力及瓦斯含量在0.32 MPa和3.17 m3/t,均小于平煤十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规定的“双6”指标(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6 MPa,残余瓦斯含量小于6 m3/t),可有效降低运输巷掘进过程中的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马家沟矿煤与瓦斯动力现象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家沟矿煤与瓦斯动力现象严重威胁着该矿的安全生产,掌握其机理意义重大。笔者在统计并分析该矿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的基础上,以上山掘进和石门揭煤为例,根据煤与瓦斯动力现象发生后遗留的典型孔洞形状,采用RFPA-Flow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反演出了该矿动力现象发生的地质条件及过程,得出了马家沟矿煤与瓦斯动力现象机理,并通过数据处理,得出了在动力现象前后掘进头前方煤体内地应力、瓦斯压力分布状况及卸压区宽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7月5日,锦春煤矿发生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5人死亡,并瞒报事故约19 h。2016年7月5日,四川省华蓥市锦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锦春煤矿")发生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09万元。事故经过2016年7月5日21时,锦春煤矿掘进队队长何树安组织召开班前会,安排阳圣奎等5人到+350 m水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事故仍时有发生。为了研究石门揭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以下简称"突出")预测问题,首先,根据工作经验指出我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2种预测方法(综合指标法、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存在的不足,即预测指标缺乏理论依据、临界值往往难以通过试验考察确定;其次,建立了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预测的物理模型,认为突出主要是爆破卸压增渗与瓦斯渗流产生的剪应力达到了煤体的剪切强度所致(突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第三,采用变分法求解强非线性一维平面瓦斯渗流偏微分方程,获得包括非线性特性的自模拟解(近似解析解);最后,利用自模拟解等建立了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预测的临界条件,得到了瓦斯压力的临界值p0max与煤的坚固性系数f的平方成正比的结论。介绍了俄罗斯现行防突指南中的临界条件(p0max1.4f2)及有关情况,建议作为综合指标法等的辅助指标用于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预测,也可供斜井、立井揭煤工作面突出预测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强化低透气煤层揭煤前瓦斯抽采能力,精简作业环节,缩短揭煤周期,采用液态CO_2相变致裂增透技术在-650东运输大巷揭穿4号煤层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致裂前后,钻孔平均抽采瓦斯浓度从20.2%提升至42.6%,单孔平均日抽采量从1.56 m~3/d提升至3.76 m~3/d,且近20 d内保持高效抽采,在一个月内完成抽采达标和消突任务,抽采率为48.16%,缩短抽采时间43%;在揭煤区取样测试煤体的残余瓦斯含量平均值为5.41 m~3/t,反演残余瓦斯压力平均值为0.27 MPa,煤层揭穿期间回风流瓦斯浓度仅有4%,实现安全、高效、快速揭煤。  相似文献   

11.
正2007年4月21日,陕西省亭南煤业生产准备队清理101轨道巷浮煤并在工作面下撤出2个支架作为掩护支架,准备中班回撤面上用的支架。13时30分左右,该煤业跟班副队长发现进风端头顶部有明火(瓦斯燃烧),在组织工人救火的同时向队长及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立即通知有关领导及各生产单位,撤离井下与灭火无关的人员。16时35分,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有限公司矿山救护大队接到集团公司调度室事故电话后,大队长李刚业立即和中队长带领当值班一小队队  相似文献   

12.
强突松软近距离煤层群石门揭煤防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强突松软近距离煤层群石门揭煤防突技术,安全、顺利地揭煤,基于海孜矿Ⅱ32主运石门地质条件和瓦斯赋存状况,对近距离煤层群9+8煤层实施密集预抽钻孔抽采瓦斯与低压水力冲孔卸压增透相结合的措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结果表明:低压水力冲孔冲煤率达到4.5%;冲孔后瓦斯抽采流量为未冲孔的10倍以上;整体瓦斯抽采率达到71.7%,比以前提高了约1.6倍,卸压增透效果明显。预抽钻孔抽采后,9煤、8煤的残余瓦斯压力,分别为0.3MPa、0.22MPa,残余瓦斯含量分别为5.23m3/t、5.13m3/t,防突效果显著,可安全、顺利地揭开9+8煤层。  相似文献   

13.
徐建军 《劳动保护》2021,(12):56-57
2020年9月9日4时40分,位于广西河池市环江县驯乐乡境内的广西环江下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下金煤矿(以下简称"下金煤矿")7130进风巷掘进工作面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前,下金煤矿井下布置4个作业地点,分别是七采区7123工作面,7130进风巷掘进面;八采区8109工作面,8105回风巷掘进面。矿井主采煤层为I煤,煤层平均厚度2.2 m,顶底板为砂岩或粉砂岩,比较完整;矿井历年鉴定为低瓦斯矿井。本次事故发生在7130进风巷掘进工作面。  相似文献   

14.
及时准确地探明石门揭煤区域煤层地质条件,对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石门揭煤区域煤层瓦斯抽采常规方案为模型,提出了利用瓦斯抽采钻孔探查目标煤层地质条件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步骤:采用解析几何方法计算钻孔控制煤层底板(顶板)点三维坐标、煤层厚度和掘进工作面距煤层任意垂距时巷道掘进量,运用Matlab软件绘制煤层底板(顶板)等高线图、煤层等厚线图和石门揭煤三维地质模型,进而直观且定量地预测煤层产状、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等地质条件。阐述了基于瓦斯抽采钻孔的石门揭煤区域地质精查的基本流程:根据已知矿井地质资料对煤层地质条件做出预判,边探边掘,利用瓦斯抽采钻孔数据和Matlab绘图软件实现目标煤层地质条件的定量预测。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6月5日9时17分,在重煤石壕煤矿南二区底板边界瓦斯巷"全岩掘进"工作面当班负责瓦斯检查的丁正华突感风速变向,一股逆向风流突如其来,紧接着,就听到一声闷响从600米外的巷道传来;正在南二区绞车待令的掘进621队绞车司机罗永元、推车工唐中强也同时感到有股巨大的风浪撞击背部,罗永元急忙大喊:"工作面不对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下立井揭煤前煤层瓦斯压力的可靠测定,基于揭煤井筒瓦斯地质特征、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应用COMSOL软件模拟揭煤工作面在接近目标煤层时,井筒周围煤岩的地应力分布特征,直观展现了目标煤层中的应力分布结果。模拟结果表明,立井工作面距煤层的垂直距离为7 m时,煤层中会形成一个近似于环形的卸压圈,卸压半径为16 m,因此煤层瓦斯压力测试孔的终孔位置应布置在井筒中心线16 m以外的原始地应力区,以保证测压点瓦斯压力不受揭煤井筒卸压区的影响,令测压结果准确可靠,从而更好地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的危险性。同时,结合立井揭煤工作面的水文地质特征和井筒严重淋水情况,自主研发并应用了瓦斯测压孔"两堵一注"封孔材料及特定的封孔工艺,进一步保障了封孔质量和瓦斯压力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最后,依据测压结束时测压管内的实际水压情况,对测压结果进行修正,并依据实测瓦斯含量,采用间接法对所测得的瓦斯压力进行验证,实测值在反算得到的瓦斯压力值域内,表明此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15日18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柳尾坝煤矿西翼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6818万元。现已查明造成这起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相似文献   

18.
毛景平 《安全》2014,(3):31+33-31,33
2013年6月26日11时35分左右,某焦煤公司25221运输巷688m处发生一起钻杆伤人事故,导致瓦斯抽放队1名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死亡。  相似文献   

19.
石门揭煤时,断层的存在会增大发生灾害的危险性,尤其是高角度断层对煤层和瓦斯赋存特征影响较大.做好石门揭煤过程中高角度断层加固工作可以有效防范灾害的发生.从理论上分析了注浆加固对高角度断层围岩力学性能的影响,视浆液为宾汉流体,基于平板渗流模型,考虑浆液自重,建立了高角度断层内浆射流模型,推导出浆液的扩散半径表达式.将该理论应用于鹤煤八矿-655 m水平轨道石门揭煤点处30F4高角度断层注浆加固.结果表明,通过注浆加固提高了断层围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有效预防了断层可能引发的灾害事故,实现了石门安全揭煤.  相似文献   

20.
1834年3月22日,法国鲁阿尔煤田伊萨克矿急倾斜厚煤层平巷掘进工作面发生了突出。支架工在架设支护时,发现工作面煤壁外移,3个工人赶忙撤离,巷道中瞬时充满煤粉13米长,煤尘弥漫,1人被煤流埋没死亡,1人窒息死亡,只有1人幸免于难。煤突出后迎头支架倾倒,煤粉散落长度15米,无瓦斯浓度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