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氟污染对土壤胶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土壤黏粒悬浮液中加入氟,研究了氟污染对1种水稻土和2种红壤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污染使土壤黏粒的稳定性增强,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土壤中增加氟,对土壤胶体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不同而不同,表现为红壤大于水稻土;氟污染使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机理是土壤胶体对氟的配位吸附放出羟基而使溶液的pH值升高,增大了胶体负电荷间的静电排斥力,土壤胶体趋向稳定.表明氟污染不利于土粒聚沉,且使其他污染物质易从土壤进入水体,进而污染水源.  相似文献   

2.
饮水除氟及除氟剂的再生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饮用高氟水危害人类健康是个世界性问题。除氟方法主要有换水法、处理法和其他方法。在无低氟水源区需用处理法除氟,效果好,但成本高。本试验在研究除氟同时,注意研究降低药物成本。在原水氟4ppm下,本试验药物成本为0.11元/m~3,比国内现用处理药物成本最低的0.19元/m~3降低近42%,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社会效益。试验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氟的浓度。  相似文献   

3.
人和动物体内的硬组织(牙齿、骨骼等)是氟化物作用的主要部位,严重者可引起氟骨症和氟斑釉,其中氟斑釉是慢性氟中毒的一项特异指标。通常日摄氟量高的居民其氟斑釉率和斑釉指标均增高。本文用日摄氟量作指标评价环境氟对居民牙齿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当地居民的斑釉率和斑釉指数均与日摄氟量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9084,P<0.01。  相似文献   

4.
氟啶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与淋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氟啶胺在南京黄棕壤、江西红壤、东北黑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25℃下,氟啶胺在3种供试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解吸曲线能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模型,其吸附常数分别为南京黄棕壤119.34,江西红壤202.23,东北黑土311.88,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代换量和粘粒含量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3,0.9690,0.8586.土壤对氟啶胺的吸附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kJ/mol,属于物理吸附.氟啶胺在3种土壤中均难淋溶.  相似文献   

5.
电厂除尘设施对PM10排放特征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5个不同燃煤电厂除尘器进、出口进行了现场测试,对除尘器性能以及振打时对PM10排放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系统由低压荷电捕集器(ELPI)、等速采样系统、稀释系统组成.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可对燃煤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进行在线测量,获得可吸入颗粒物的瞬时浓度、平均浓度和浓度分布,最小粒径达0.03μm,可广泛用于固定源采样;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的PM10粒数浓度均呈明显的双模态对数正态分布,峰值均分别出现在0.07~0.12μm和0.76~1.23μm;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对粗颗粒态的颗粒物去除效率均较好,最大穿透率均出现在0.1~1μm范围内,但布袋除尘器在该粒径区间的穿透率低于电除尘器,降低该区间颗粒物的穿透率有利于控制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PM10的粒数浓度主要取决于亚微米态的颗粒,针对粒数浓度而言,电除尘器对PM1和PM2.5的去除效率同样低于PM10;除尘器的运行和操作条件对PM10排放影响较大,电除尘器末电场振打清灰时,出口PM10的质量和粒数浓度均明显增加;振打时电除尘器基于粒数和质量浓度的2种除尘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PM1.  相似文献   

6.
采用连续分级浸提法分析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林地土壤中氟的赋存形态特征,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对氟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全氟含量变化较大,为62.68~970.39 mg/kg,以残余态为主,其中水溶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态、有机束缚态和残余态氟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59、0.02、0.50、0.79和374.98 mg/kg。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形态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土壤性质也影响氟的形态分布,如水溶态氟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与黏粒、铝氧化物呈显著负相关;可交换态氟含量与锰氧化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基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黏粒、铝氧化物和锰氧化物的多元回归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水溶态氟、可交换态氟和铁锰氧化物态氟的含量,其决定系数r~2为0.53~0.70。  相似文献   

7.
土壤吸附氟的能力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六种自然土壤进行了吸附氟的试验研究,表明土壤吸附氟的能力与土壤中粘粒和Al_2O_3的含量呈正相关,与Fe_2O_3及pH值呈负相关。理化性质不同的土壤吸附氟的能力各不相同,基本规律是酸性土壤吸附氟的能力较强,而碱性土壤较弱。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下水氟污染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地下水中存在多种化学元素,既有有害成分,也有人体必须成分。其中氟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比较密切,其含量过高和过低对人体健康都有危害,因而对地下水中氟污染物的研究,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危,意义重大,这也是目前大家十分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在查阅了大量氟污染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氟污染的危害和中国地下水氟污染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炼铝作业氟的危害状况,为工业性氟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氟作业环境作职业卫生学调查.采用剂量患病率寿命表法对866名电解铝作业工人工业性氟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作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该厂接氟工人工业性氟病的总患病率为1.73%,且患病率随累积接氟量的增加而升高,呈高度正相关(r=0.997,P<0.01).并据所求得回归方程(y=10.34InD-18.21)推算出接氟工人控制患病率时的允许连续工作年限和今后的发病趋势.结论 该厂电解铝车间氟危害较重,应加强卫生防护措施,并建议将车间氟最高容许浓度从目前1 mg/m3降为0.5 mg/m3为宜.  相似文献   

10.
氟是动物不可缺少的痕量元素,它以氟化钠的形式存在。动物所需要的氟主要是从食物和水中得到的。适量的氟可增进骨骼和牙齿的强度,改善门齿色素沉淀。有人给小白鼠的饮水加10ppm的氟,发现体重增加,寿命延长。但是,过量的氟又会对动物的繁殖、生长,甚至生命带来严重的危害。氟污染主要来自排氟工业的废气.废水和  相似文献   

11.
2008-2016年对太原盆地浅层地下水(饮用水源)1 088份水样中的氟化物含量进行研究,以了解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并进行健康风险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因素作用加上过度的人类活动,是导致地下水氟含量升高的原因。太原盆地个别样点的氟化物含量已严重超标,可能会增加氟斑牙病和氟骨病的患病风险,需制定相应的降氟政策予以防治。太原盆地各区域均存在每日摄氟量低于最低限的样点(2.0 mg),会增加人群患龋齿的风险,需要人为增加氟摄入以降低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多重环境因子对氟胺磺隆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宁慧  单正军  石利利  郭敏  许静  孔德洋 《环境科学》2012,33(12):4400-4405
氟胺磺隆作为普遍使用的一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已经对土壤和作物造成了危害,其环境行为受很多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影响.为探明不同环境因素对氟胺磺隆在土壤中降解程度的影响,通过实验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微生物、不同土壤类型、水溶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温度、土壤含水量等因素对氟胺磺隆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类型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氟胺磺隆的土壤降解速率.土壤微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和DOM的增加均有利于氟胺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并且土壤pH的降低,也会促进氟胺磺隆在土壤中的降解.其中,土壤微生物是影响氟胺磺隆土壤降解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将为一些生物和物理化学因子调节氟胺磺隆在土壤中消散提供初步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以点源为例,选取SO_2,PM_(10)分别作为气态干沉降和颗粒物干沉降的代表污染物来研究污染物气态干沉降和颗粒物干沉降对AERMOD、CALPUFF两种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态干沉降对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影响均较小,颗粒物干沉降对AERMOD影响较大,对CALPUFF几乎没有影响。随着大气稳定度的增加,气态干沉降对AERMOD的影响趋势不明显,对CALPUFF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颗粒物干沉降对AERMOD、CALPUFF的影响均呈现下降趋势,AERMOD下降趋势更明显。此外随着离源距离增加,两种模型干沉降通量基本呈下降趋势,但是在靠近山脚处,两者浓度及干沉降量均会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朱羽蒙  叶芝祥  杨怀金 《环境工程》2014,32(11):137-140
对四川某地磷化工区周围环境(空气、土壤、饮水、食物)中氟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氟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活动的废气,氟含量随着距工业区相对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区域内一部分农作物受到污染。通过计算分析周围居民日均氟暴露剂量可知,上风向对照区域居民并未遭受氟污染危害,下风向区域距离工业区300 m内的居民存在氟过量暴露,0~6岁的儿童是高危害人群。确定了氟的主要摄入途径是饮食,建议当地居民通过改变饮食来源以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永城市浅层地下水中氟化物对居民健康的危害和富集原因,运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永城市8个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得出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所致个人健康风险均介于1E-08~2E-08(每年),且各乡镇浅层地下水氟化物所致个人健康年风险与对应各乡镇实际氟骨病犯病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73076;将商丘市其他各县区出露基岩面积、地形、地下水盖层岩性等方面与永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偏酸性基岩的风化、地势低洼,浅层地下水盖层岩性偏粘粒为永城市浅层地下水氟富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电厂除尘设施对PM10排放特征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易红宏  郝吉明  段雷  李兴华  郭兴明 《环境科学》2006,27(10):1921-1927
在5个不同燃煤电厂除尘器进、出口进行了现场测试,对除尘器性能以及振打时对PM10排放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系统由低压荷电捕集器(ELPI)、等速采样系统、稀释系统组成.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可对燃煤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进行在线测量,获得可吸入颗粒物的瞬时浓度、平均浓度和浓度分布,最小粒径达0.03μm,可广泛用于固定源采样;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的PM10粒数浓度均呈明显的双模态对数正态分布,峰值均分别出现在0.07~0.12μm和0.76~1.23μm;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对粗颗粒态的颗粒物去除效率均较好,最大穿透率均出现在0.1~1μm范围内,但布袋除尘器在该粒径区间的穿透率低于电除尘器,降低该区间颗粒物的穿透率有利于控制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PM10的粒数浓度主要取决于亚微米态的颗粒,针对粒数浓度而言,电除尘器对PM1和PM2.5的去除效率同样低于PM10;除尘器的运行和操作条件对PM10排放影响较大,电除尘器末电场振打清灰时,出口PM10的质量和粒数浓度均明显增加;振打时电除尘器基于粒数和质量浓度的2种除尘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PM1.  相似文献   

17.
选择贵州省新蒲、平坝和罗吏地区的3个碳酸盐岩原地就位风化成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剖面土壤中氟形态、矿物组成、主量地球化学元素和理化性质等的测定实验,讨论了土壤剖面中氟的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及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罗吏、平坝和新蒲3个剖面残渣态氟含量分别介于896~1 667 mg/kg、897~2 827 mg/kg和1 386~2 852 mg/kg之间,均占各剖面总氟含量的98%以上,3个碳酸盐岩风化形成的土壤剖面中氟主要为残渣结合态;除罗吏剖面外,其它几个剖面吸附性强的无定形铁铝氧化物、结晶态铁铝氧化物与氟含量皆无显著中度以上正相关,有机碳甚至在三个剖面中和氟显著负相关,表明吸附作用对氟富集的贡献有限;次生粘土矿物是氟的主要载体,且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于粘土矿物的晶格中,但氟含量与粘粒含量相关性并不显著;采用SPSS软件对氟与各种理化性质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方程表明镁对氟富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小麦孕穗期毒害效应与成熟期籽实产量间的关系,实现中期毒害效应诊断与评价,以春小麦"冀张春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外源Ni对小麦孕穗期植株生长和成熟期籽实产量的影响,并对不同生育期的生理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源Ni会增加小麦孕穗期株高和叶片干质量,减少茎秆和穗干质量,降低成熟期籽实产量,投加Ni量≥100 mg·kg~(-1)时出现明显抑制作用,茎秆、穗干质量和籽实产量均明显下降(p0.05);小麦孕穗期各器官中Ni含量和富集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根系穗茎秆叶片,外源Ni会明显增加小麦孕穗期各器官和籽实中Ni含量,其中,小麦穗和籽实中Ni含量和富集系数随Ni投加量的增加均呈二次吸收富集高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各形态Ni含量与小麦孕穗期各器官和籽实中Ni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根系和穗中Ni及土壤不同形态Ni含量与茎秆、穗干质量和籽实产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茎秆和穗干质量与籽实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提出,利用小麦孕穗期毒害效应突变点指标表征小麦外源Ni毒害临界值是可行的,其毒害临界值指标为:土壤全Ni含量为139.08 mg·kg~(-1),土壤有效态Ni(DTPA提取)含量为21.59 mg·kg~(-1),小麦穗Ni含量为19.17 mg·kg~(-1),小麦根系Ni含量为318.49 mg·kg~(-1).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燃煤电厂氟污染的现状、危害以及排放标准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今后燃煤机组氟污染监测研究和治理工作的方向和发展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西南氟病区典型高氟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氟富集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阳市高氟土壤的成土母岩主要为三叠系松子坎组泥质灰岩与泥质白云岩。研究区内表层土壤最高值是全国均值的8.2倍,深层土壤最高值是全国均值的12倍。土壤中氟富集的主要原因为土壤粘粒组分吸收富集了基岩风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氟,在基岩氟含量较高的地区,这一过程导致土壤氟含量达到极高水平。在碳酸盐岩区发育程度不同的土壤氟含量差别较大,氟主要富集在土壤粘化层,土壤中含粘土矿物和非晶质矿物越多的层位,氟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