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2010,(Z2)
在课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环境教育,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校本特色及开放性的环境课程体系,环境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延伸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在环境教育实践中,环境校本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应以课标为准则,合理整合环境课程内容;把课堂学习与实践学习整合,优化学习方式。该环境教育实施模式可让师生在观念、行为、途径和学习方式方面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消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一什么是校本课程;二什么是信息技术环境;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四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从国内外两方面对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和实践探索进行梳理,校本课程开发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证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小学开展国医启蒙教育,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彰显教育公平。但是,跳出局部看整体,将其置身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不同区域的学校之间,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之间来考察,又可能因为一些主客观条件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程度上的不公。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建立监督考评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咨询督导机制来尽量规避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宋振亚 《环境导报》2003,(12):34-35
随着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受关注,参与程度日益提高。环境教育在一些学校形成的特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我国中小学渗透环境教育的提法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会议建议:“要提高对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学校环境教育应当渗透在各学科中进行。”这也许就是其发端,进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强调和推广。至今,渗透环境教育仍作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和着力点,有力地促进了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校园绿化环境的创造,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隐形课程,对学生良好情感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受学校、地域、文化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地方性,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也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存在着普遍性和共性。  相似文献   

7.
课程结构是课程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农村小学课程结构仍存在学科课程"独占鳌共",综合课程"视为鸡肋",校本课程"名存实无",隐性课程"鲜人问津"的问题。研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样本地区特点,提出农村小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与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8.
微型校本课程是当前基础教育界的新形态。以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移动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微型校本课程的开发增添了新的内容、支持手段及实现途径,为学习者短时间高效率学习投入提供支持,从而使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促进校本课程育人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不同学校存在不同的现实性,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最终只有通过教师的校本转化,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适性化课程。在课程校本转化过程中,如果不同课程开发主体之间的沟通、解释、协商不够充分,各层次课程之间的落差必然加剧。教师可以缩小本校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转化造成的落差,具体而生动地领导着课程,直接决定着课程对学生的适合度。班本课程创生和社团活动课程开发是教师课程领导的基本取径,教师领导着"教谁向何处去""教学什么""如何教学"和"教学怎样",并通过协商、引领和支持,发挥课程人际领导力,促进社团学习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中环境教育课程(以下简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从21世纪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目前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以及课程教材,模式,结构的弊端作简要的分析,并以课程价值观与质量观,基础教育的性质与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教材,模式与结构的改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了课程在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当前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向,提出了从实际出发,持科学态度,转变旧观念,在系统论指导下,吸取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以原有教条垢弊端为突破口,优化“必修加选修”,“学科加活动”,“显性加隐性”的弹性化“课程”的结构,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课程体系,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人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