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型环保钻井液体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减少钻井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国内外钻井工作者注重研究及开发新型的环保型钻井液体系,如合成基钻井液体系、聚合醇钻井液体系、多元醇钻井液体系、甲酸盐钻井液体系、烷基葡萄糖苷钻井液体系、硅酸盐钻井液体系、化肥钻井液体系、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等。对各种环保钻井液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环保型钻井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绿色钻井液体系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烷基葡萄糖苷钻井液体系、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甲酸盐钻井液体系、硅酸盐钻井液体系、有机盐钻井液体系等的特点及应用;分析钻井液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推广环保钻井液的建议,指明了未来环保型钻井液处理剂和体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近年来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环保型阻垢剂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价廉无污染的淀粉、单宁、木质素、纤维素、壳聚糖和腐植酸钠等天然高分子环保型阻垢剂,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共聚物类的环保型阻垢剂和聚环氧琥珀酸、聚天冬氨酸、S-羧乙基硫代琥珀酸等新型环保型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和环境降解性能,并对这些阻垢剂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而改性和复配是环保型阻垢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石油行业的钻井环境污染源头控制技术的简单综述,分析了钻井工艺可采用小孔径钻井、连续软管工艺、新型固控设施等的技术特点,对选择合适的钻井液以及应用环保型钻井液来减轻污染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我国石油行业钻井环境污染源头控制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页岩气开发钻井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在逐步加大页岩气开发力度的同时,也在加大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环保技术研究,以促进页岩气开发绿色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钻井废物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环保型钻井液、水基钻井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油基钻井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提出了强化源头控制,从钻井液、井身结构设计、钻完井等方面进行全面管控,提高钻井液的循环使用效率,研发高效的废液净化工艺,降低钻井废物的产出,并实现钻井废物资源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几种典型钻井液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成熟可靠的检测方法对其生物毒性、化学毒性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钻井废液具有一定生物和化学毒性,其中,磺化体系钻井液在生物毒性和化学毒性方面均超标,应重点加强管理;低密度无固相体系和磺化体系钻井液中Hg和Cr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传统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 ,论述了开发环保型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综述了修建环保型道路的新技术 ,提出了环保型城市道路的新概念和利用工业固体废物作筑路材料的观点。 2 1世纪 ,政府和公众都应充分重视和支持环保型道路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废钻井液的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废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的综合分析,了解了目前处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水泥、水玻璃;磷石膏;水泥窑粉等固化技术及生物等治理技术。同时对废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中氨氮的分析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是天然水体的重要生源要素,是水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重点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水环境中氨氮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氮的存在形态、样品预处理和氨氮的各种分析方法,指出了未来的主攻方向、重点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总结吉林油田的废钻井液及岩屑、油泥油土、粉煤灰和压裂返排液等废物的产生量、危害及处理技术现状,对各油田的处理技术进行评价,结合吉林油田固体废物处理的特点确定了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思路及技术研究重点,对目前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下一步一体化技术研究重点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废弃油基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与工艺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废弃油基钻井液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热解吸技术、摩擦热解吸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化学反应-强化分离+无害化处理技术、超声波与化学破乳剂相结合技术以及除油剂-闪蒸回收技术等。分别对其处理废弃油基钻井液的作用原理、主要过程、处理效率及技术优缺点进行阐述,并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废混油钻井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钻井液是钻井作业中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中含有重金属、碱、盐、油、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质,特别是废混油钻井液,油含量更高,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制约油田企业环境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以废钻井液处理为代表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可有效治理井场废物,将处理后的废钻井液直接用来做井场围堰和平整地面的材料,既可有效地利用废物,消除污染源,又可缓解因污染引起的工农矛盾,减少由钻井开发引发的污染赔款,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高含硫气田钻井完井后套管保护液对钻井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可知:采用混凝/二次絮凝/吸附工艺处理不含套管保护液的钻井废水时,出水COD<150 mg/L;当套管保护液加量>0.5 mL/L时,出水中COD随套管保护液用量增加而急剧升高,远大于150 mg/L;采用混凝/吸附/微电解组合工艺处理含套管保护液的完井钻井废水,出水COD<150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钻井废弃物成分和环境影响的分析,指出川渝地区钻井废弃物固化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固化物浸出液中污染物难以达标。对钻井废弃物通过采用破胶固化工艺进行处理,固化物浸出液分析结果表明:COD等达到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采用该技术和工艺进行现场实施,检测结果达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和新环保法的实施,油田开采过程中耗水量大和污水处理问题是我国油气田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从污水余热回收、污水回注、压裂液重复利用、钻井废水再利用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油田产出水再利用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污水余热再利用应用范围不广、回注污水利用不合理、化工原料未回收利用等主要问题。并通过文献调研,展望了油田污水再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需从污染源头防控入手,研发更加经济环保的液体配方,并深入研究从污水中取热、取水及取化工原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水质及污水配伍性实验评价标准,实现从源头至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油田污水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钻井作业对地下水污染的特点、污染途径,针对性地提出了钻井作业对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措施,以及污染物处理技术,其中氧化还原技术、气体抽取技术、环境生物技术主要用于有机物污染治理,SRB技术、废弃钻井液固化技术、钻井液转换为水泥浆(MTC)的固井技术可用于处理废弃钻井液。钻井引起的污染治理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推行清洁生产和HSE管理。  相似文献   

17.
废弃水基钻井液的利用──MTC固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与利用废弃钻井液是油气田环境保护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MTC固井技术是在废弃钻井液中加入固化剂和化学处理剂使之转变为固井液,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固化剂、化学处理剂及配方选择得当,可使废弃钻井液转化为MTC固井液,这样既可节的固井成本,又为解决废弃钻井液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实验,分别探讨了数种无机和有机添加剂的加量、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废钻井液固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对固化处理废钻井液有显著效果的固化剂及相对较好的添加剂配方a、b,并对其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配方可作为填充物的最佳配方,其主要指标都已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和GB3550—83标准;b配方用于道路施工,其抗压强度和抗塌落程度已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