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生态文明:生态政区建设的抓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国民生态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部署,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体用共荣,纲常相济,这就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内涵和概念框架,环境活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富强是生态政区建设的前提,社会文明是生态政区建设的灵魂,而生态健康是生态政区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资源—经济一体化核算——联合国93''SNA与SEEA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雷明 《自然资源学报》1998,13(2):145-153
本着构建资源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的目的,对联合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93’SNA)”中有关资源环境核算及其“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述,其中包括93’SNA中心框架和附属框架体系结构评介,SEEA核算目标,基本核算框架、核算方法以及同SNA中心框架有关核算处理的异同分析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技术的环境监察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环境监察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环境监察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对框架的结构、内容和应用功能做了详细的分析。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目标、系统框架、模块和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和统计模型库。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网络体系基础框架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环境信息是城市环境要素在信息系统数字网络体系的集中显示与再现,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网络体系基础框架的开发是当前国际上兴起数字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此“框架”的开发进行了系统的剖析,结合目前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状况,提出了开发建设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网络体系基础框架的构思。  相似文献   

5.
资源 - 经济 - 体化核算——联合国93'SNA与SEE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明 《自然资源学报》1998,13(2):146-153
本着构建资源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的目的,对联合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93'SNA)”中有关资源环境核算及其“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述,其中包括93'SNA中心框架和附属框架体系结构评介,SEEA核算目标、基本核算框架、核算方法以及同SNA中心框架有关核算处理的异同分析等。  相似文献   

6.
对构筑我国环境法律体系框架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构筑我国环境法律体系框架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大学法律系汪劲关于如何构筑中国环境法律体系框架以及环境法律体系内部结构的设置等问题,一直是我国环境法学界研究的重点和在实践中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近一段时期,国家立法机关正在拟定中国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框架的...  相似文献   

7.
徐世平 《城市环境》2002,16(4):10-11,16
当前,国内外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根据闵行见现状,对生态城市区建设的结构框架,时间框架作了具体构想,并从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发展绿色产品,发展循环型经济,加强宣传教育等五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ISO14040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入手,阐述了生命周期评价的框架,原则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现实意义与启示全面进行了论述,并从内在联系上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八个方面的辩证统一,论证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质上是实现党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固体废物法规体系框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固体废物污染与其它环境污染不同,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和潜在性,固体废物管理更为强调综合利用和全过程管理,必须通过立法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来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有关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环境技术标准构成了固体废物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在系统分析现有固体废物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对固体废物管理的法规框架进行了探讨,通过立法,以“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规范各门对固体废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将环境资产融入经济已成为必然趋势。面临传统GDP理论体系的缺陷,绿色GDP应运而生。绿色GDP核算体系在不打乱原有GDP核算模式和框架的前提下,将资源环境核算纳入进来形成一个新的核算模式和框架。尽管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意义重大,但基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目前国际上尚无一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可操作性也有待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讨论政策风险定义、性质、特征、来源、分类和分析框架等基本内涵。通过研究风险形成机制、风险传导机制、风险积累和发展机制、风险作用机制的方式,探讨风险生成一演变规律。研究政策风险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提出环境政策风险管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在哥本哈根协议的框架下,中国于2010年1月底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UNFCCC)提交了自愿减排的目标认定书,正式确认在2005年的排放基础上到2020年自愿降低40~45%的碳排放强度(Carbon Intensity),也就是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碳排放水平实现40—45%的降幅。与以往其他国家提出的减排目标相区别的是,中国依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4.
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LCA的基本定义、技术框架及目前的研究方法,指出LCA方法局限性,提出应该发展实用的LCA。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能源立法的必要性出发, 提出能源立法框架构想, 强调只有立法才是该领域稳妥有效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框架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圣  陈文燕 《能源环境保护》2007,21(3):57-59,62
规划环评是环评领域一个新方向。虽然环评法已经实施,但目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编制的规划如何按照规划环评导则组织规划环评以及对规划环评思路和内容框架尚没有具体的研究。从实践出发并结合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角度,以浙江省2010年电力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的能源类规划环评为案例,对能源类规划环评的内容框架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起源中蕴含了环境保护的价值诉求,尤其是社会主义关于公平正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环境保护内在的一致性。30多年来,我们形成了以发展论、国策论、避免论、统筹论、全面参与论、生态文明论这“六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保护思想体系。“六论”以“发展论”为核心,以“国策论”为基本。以“生态文明论”为未来导向,形成一个互为补充面向未来的指导中国环境保护的思想体系框架。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必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实践过程体现出来,最终体现的结果就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循环经济社会框架的需求出发.阐述了城市政府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分别从构筑沟通、监督、服务、链接四大平台.提高政府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建立循环经济社会框架,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和培养全员环境保护意识从五个方面分析论证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可以取得的环境绩效,最终做到规范政府管理,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特征,讨论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框架模式,并作了相应的指标解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儿童性侵事件屡有发生,儿童性侵及其保护话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媒体在呈现这些事实方面,有着一定的框架:在报纸呈现方面,儿童保护框架是最基本的框架,在儿童保护框架之上呈现出多维视角:首先国际框架转向国内框架的趋势明显;其次党报和都市报框架区别明显,党报采用维稳框架,都市报采用司法和制度框架以及教育框架等多元主义视角。框架的转变体现了社会主流话语的转变,报纸在维护社会稳定基础上逐渐向舆情监督、人文关怀和社会引导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