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承压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是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等行业的基础装备,事故后果巨大,直接关系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承压设备一方面不断向大型化、高参数方向发展,新材料、新结构大量应用,使用环境更加苛刻复杂;另一方面随着超期服役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安全风险也急剧增加。承压设备的发展趋势对设计、制造、使用安全管理和政府安全监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典型材料高温损伤表征、设计制造早期风险防控、在役设备风险控制、超期服役设备寿命预测及延寿、宏观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该项目的背景、目标及总体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预期主要研究成果、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通过融合传统技术与先进传感、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构建"智能网联特种设备",对特种设备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意义重大,以移动式承压设备为例,对智能网联移动式承压设备的发展思路作了剖析,对其产业发展对科技及标准化方面的需求作了分析,明确了现阶段科技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提出了标准规范制修订初步设想,为下一步推进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大,承压设备在各行业广泛应用,其运行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我国在役承压设备检测评价法规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框架,以及近十年来在损伤模式、基于风险的检验、在线检测、合于使用评价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国家标准的研制情况,并指出了在役承压设备检测评价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在役承压设备运行时,工艺参数不可避免会发生波动,因而设备运行风险是动态变化的。本文基于静设备风险计算方法,分析了静设备失效可能性定量计算的组成因子,研究各因子的计算流程,辨识设备运行中的波动参数,分析了波动参数对设备风险的影响。通过配置工艺、腐蚀等系统的接口,把相关波动的参数值引入设备风险评价系统,计算设备的风险值,实现设备风险值的动态计算和跟踪,为设备安全运行、风险评价和检维修策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经过60余年的发展建设,我国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道路,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保障需求还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等新理念新技术的涌现,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改革创新带来了新契机,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理论、体制和机制研究创造了新条件。本文主要介绍了"承压设备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技术研究"课题的背景、概况、目标、方案、路线、创新、内容、成果和效益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6.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大型常压储罐在线超声检测及相关设备研制关键技术研究"荣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是在现有承压设备的在线不停车检验检测技术和完整性管理理念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大型油气、化工物料储备库的大型常压储罐的在线不停车检验检测技术、安全评价技术和管理方法研究,同时结合具体情况,研究大型常压储罐的检验检测方法、设备和安全评定准则。该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型常压储罐的检验检测与安全评估等,极大地推动危化品储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安全科技进步。本文重点介绍了该项目的背景、目标、总体研究方案、经济社会效益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7.
承压设备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领域,具有量大面广、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等特点,在保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能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论述了锅炉、压力容器、油气长输管道等承压设备绿色低碳发展现状和趋势,阐述了承压设备对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安全保障作用,分析了我国承压设备绿色低碳发展法规标准体系脉络。建议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增强承压设备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8.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计划类"项目"常压储罐火灾风险评价方法与防控体系研究"荣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设备管理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该项目在罐区火灾评价方法和火灾防控体系方面开展研究,结合事故案例提出发生火灾事故的关键决定因素,提出对储罐区进行火灾风险分析方法及管理工作的建议,构建石油储罐火灾危害控制模式,开展储罐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和对策步骤的研究。该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型常压储罐的火灾防控与风险管理等方面。本文重点介绍了该项目的背景、总体思路、研究方案、经济社会效益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2月9日,由中国安科院承担的"广州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和城市安全规划"项目在广州市顺利通过验收评审,中国安科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向广州市安全监管局移交了项目成果。该项目是国内首次开展的同类项目。采用安全科学思想、理论和方法,历时19个月,对广州全市11个区、34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了一次拉网式的安全风险辨识、排查、评估、分级,并从制度建设、产业布局优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降低、综合防控等5个方面针  相似文献   

10.
基于风险分析理论,针对承压类特种设备使用运行过程的风险状态,建立了承压类特种设备运行过程的实时风险定性分级模型与定量分级模型;并应用AHP方法设计建立了设备风险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体系;最终结合风险可接受准则,依据设备运行的现实风险评价分级结果,可将承压类特种设备划分为风险高中低不同类型的设备,以采取相应的安全检验及监管措施,实现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科学分级分类,从而为提高安全监管效能提供技术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1.
近日,广东省特检院珠海检测院科技项目承担的“逐时络合比色检测技术在承压设备腐蚀中的应用研究”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结题验收。据介绍,该项研究填补了国内关于承压类特种设备腐蚀产物的快速化学检测的技术空白,对指导和帮助企业采用科学合理的设备防腐和除垢方法、提高承压设备安全性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具有重大意义。锅炉、容器及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污垢沉淀,不仅影响设备工作效能,还会腐蚀设备造成安全隐患。该项目于2010年10月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立项,历时三年,经过反复试验,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7月20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牵头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镇油气管道重大事故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示范研讨会在青岛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张斌川安全监察专员、刘新军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郭秀云副主任、青岛市油区工作办公室甄庆生主任、黄岛区工信局油气中心于超副主任、中石化黄岛油库齐世明处长及行业领域专家等出席会议,项目负责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科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6月20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北京组织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高尾矿库溃坝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中期检查预备会。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课题承担单位,项目部分参与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炼化企业设备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风险的检验管理新模式及其技术路线。对某炼化企业的常减压装置实施了基于风险的检验管理,通过对风险分析、在线检测和停车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基于风险的检验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应用基于风险的管理模式的可以有效提高炼化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对保障承压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承压设备专业委员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以中腐承压字[2014]01号文下发了“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安全运行及检测评价技术学术术交流会议通知”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承压设备专业委员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以中腐承压字[2014]01号文下发了“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安全运行及检测评价技术学术术交流会议通知”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应急管理部发布了《关于批准建设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的通知》,中国安科院有5个牵头或参与申报的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得到批准。其中,"矿山边坡安全风险预警与灾害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冶金工业安全风险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位列挂牌组建名单,"重大危险源与化工园区系统安全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工业与公共建筑火灾防控技术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工业互联网+危化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位列首批创建名单。  相似文献   

18.
<正>为构建点、线、面有机结合、无缝对接的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简称华北石化公司)在"年度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风险辨识与分级防控管理机制,通过形成"2个制度、1个程序"(即"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动态重点风险分级防控及  相似文献   

19.
曹涛 《安全》2017,38(3)
针对管道企业HSE风险防控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基于风险预控和"PDCA"闭环管理理念,构建了以HSE责任制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手段、以应急响应为补充的"四位一体"HSE风险防控体系。结合实践,指出了防控体系建设的关键内容:从岗位风险入手,明确岗位HSE职责;明确危害辨识单元划分原则,按作业步骤和设备设施开展全员危害辨识;构建岗位员工工作指引检查表,细化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系统排查设备隐患、操作隐患和管理问题;开展"简明化、卡片化、专业化"优化简化工作,提高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企业的实践做法和经验为其他企业有效开展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深刻吸取福建泉州"3·7"坍塌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广西应急管理部门把准安全生产的“风险点、关键点、空白点”,深入开展涉疫场所安全隐患大排查,切实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聚焦风险点,全力抓好涉疫场所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自治区将新冠肺炎疫情隔离点、集中观察点等疫情隔离观察场所、已开复工项目复工人员集中居住场所建筑为重点排查整治范围,进一步部署开展涉疫场所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