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CNG气瓶制造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水平,且价格相对较低,国际市场对中国气瓶的需求量逐年递增。由于各国对CNG气瓶的标准要求不同,型式试验要求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低温绝热气瓶其应用范围目益广泛,数量迅速增加,但对应的超过规定3年检验周期后,未得到有效的检验,部分地区已发生低温绝热气瓶爆炸。2009年9月29日江苏省特检院常州分院,取得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PD5,全国第一家对外进行低温绝热气瓶定期检验的资质。  相似文献   

3.
<正>截止2015年1月12日,通过评审取得CSEI《石油化工检维修资质证书》的企业已达到304家,检维修资质认证工作得到了行业的认可,也为中国石化、神华集团等企业规范检维修资源市场的管理奠定了基础。自2012年4月石油化工检维修资质认证工作开展以来,中国特检院、中国石化、神华集团以及众多检维修企业共同参与,完善了资源市场准入规则,建立了合作共赢的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5年伊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在集团公司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业内对车用环向缠绕气瓶设计文件鉴定和型式试验工作中存在选型分歧这一实际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气瓶设计规则、型式试验规则和产品标准的要求,对该产品的原型选择进行讨论,提出一个能够符合国家标准、合理体现制造厂家诉求、且能与设计鉴定、型式试验工作相适应的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气瓶阀门等型式试验样品标识及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赋予每个型式试验样品一个RFID,开发型式试验样品识别用的手持器和信息管理平台。该手持器可以对样品RFID进行读写,并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与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互,更新样品信息,从而达到样品的标识和管理的目的。该系统的开发大大提高型式试验样品的标识能力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气瓶阀门型式试验样品标识存在的问题,采用RFID技术,赋予每个型式试验样品一个RFID,并提出捆绑式的附着形式,从而达到型式试验样品标识的要求。基于RFID的型式试验样品标识相比传统的标识具有唯一性好、便于更新、可追溯性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于2002年12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是国内第一家按ISO/IEC:17025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目前具有北京市卫生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卫生部甲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权的全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的国家级检测机构。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燃油导致大量尾气排放所致的恶劣环境,油改气的汽车数量也不断攀升,而CNG气瓶的安装质量是"油改气"工程的关键,要确保CNG汽车安全运行,就必须对CNG气瓶安装监检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严格把关。本文通过对CNG气瓶使用中主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安装单位的资质、气瓶、加气口、气密性试验是出租车CNG气瓶安装过程中的关键监检项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CNG汽车发展很快,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合CNG气瓶工作实际需要,对车用CNG气瓶的安装许可、安装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周期、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应加强气瓶安装资质管理,监督检验应包括气瓶和燃气系统。现行国家标准对钢质内胆纤维缠绕气瓶和全钢瓶的要求不一致,应及时完善,出租车用气瓶检验周期应与其他车辆不同。提出气瓶安装中要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包括气瓶数量和布置、气瓶固定方式、非燃气系统检查等。为保证CNG汽车安全使用,指出气瓶安装行政许可、车辆检验和气瓶检验、车辆保险和气瓶保险等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安全》2021,(1)
正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是我国最早从事劳动保护用品质量检验、监督抽查、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第三方法定公证地位的国家级检验机构。中心成立于1989年,相继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甲级资质认证、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并获授权。中心自成立以来主持并参与制修订了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防静电服、防毒面具、防酸服等国家标准50余项。并研制出高速粒子冲击仪、安全帽冲击仪、防尘口罩震动台、电绝缘测试系统、安全帽紫外老化仪、安全带检测系统等多种检测设备。目前我中心可检产品已达到50余种,检验项目300多个,是国内最具权威,检验项目最全的劳动保护用品质检中心。  相似文献   

11.
《安全》2021,(5)
正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是我国最早从事劳动保护用品质量检验、监督抽查、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第三方法定公证地位的国家级检验机构。中心成立于1989年,相继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甲级资质认证、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并获授权。中心自成立以来主持并参与制修订了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防静电服、防毒面具、防酸服等国家标准50余项。并研制出高速粒子冲击仪、安全帽冲击仪、防尘口罩震动台、电绝缘测试系统、安全帽紫外老化仪、安全带检测系统等多种检测设备。目前我中心可检产品已达到50余种,检验项目300多个,是国内最具权威,检验项目最全的劳动保护用品质检中心。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特检院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授权的"后勤军工产品检测试验机构"资质。今年7月,后勤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委派专家对中国特检院实验室进行评审,评审组从检测机构资质认证情况、检测能力、认可的检测项目满足后勤军工产品试验需求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现场考察。  相似文献   

13.
储氢气瓶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储能设备,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下,35 MPa铝合金内胆车用储氢III型气瓶在充放气时的最终温度和应力分布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借助试验测试平台,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实际充放试验。试验过程中无漏气现象,且最终温度符合要求,表明储氢气瓶在试验条件下是安全的。由此,在获得了储氢气瓶充放时热响应规律的基础上,对不同温度下的氢气充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其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储氢气瓶复合层的应力远小于其材料抗拉强度,即内胆和复合层的强度均可视为满足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储氢气瓶的试验开展、安全评价、寿命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移动式压力容器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生活中,仅应用于公路运输的产品每年也至少有10种以上的新型号面世。现今新产品朝着轻量化、极端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安全风险较高,抓紧新型号产品的型式试验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从法规依据及资质要求、试验内容和产品典型问题等方面对目前的型式试验工作进行简要介绍,主要提出当前工作面临的技术规范问题,并针对现状对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权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甲级资质单位,同时具有实验室认可(CNAG)、计量认证(CMA)证书。  相似文献   

16.
将安全评价师职业化是安全评价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此,安全评价师们拥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和更加规范的行业环境。目前,18000名持有原行业认证资质的从业人员,将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过渡,以取得国家的合法认证资质。  相似文献   

17.
<正>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Shenzhen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Test)(简称深圳市特检院),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具有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41类法定检验资格,通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CMA)75类617个项目,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54类520个项目,检查机构认可11类16个国家项目。深圳特检院于2011年2月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安全阀(冷、热态)的型式试验资质,核准编号:TS7610038-2017。  相似文献   

18.
1外观识别正规的消防器材产品表面及包装上有清晰耐久的标志,包括产品标志和质量检验标志。2资质识别每个消防产品上有消防产品的3C认证证书或型式认可证书,统一使用认证、认可标志。3网上查询登陆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核对所购买的消防产品是否属于网站上备案的产品,凡有备案的产品一般都为合格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9.
《安全》2015,(11):69-69
中心简介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是我国最早从事劳动保护用品质量检验、监督抽查、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第三方法定公证地位的国家级检验机构。中心成立于1989年,相继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甲级资质认证、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并获授权。中心自成立以来主持并参与制修订了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防静电服、防毒面具、防酸服  相似文献   

20.
全国公安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认证工作正式展开近期,公安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认证实施说明会在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召开,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展开。会议对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认证要求、程序及软件测试内容等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