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对锡冶炼企业进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文章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方法,从环境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分析、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差距分析、环境风险等级确定等方面,分析了锡冶炼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要点,从而为锡冶炼企业进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是制定区域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防范和降低区域环境风险的重要依据。安宁市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环境风险管控的重点区域。示范研究选取了安宁市市域范围内的11家典型化工企业,在企业环境风险源调查、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区域应急资源调查、环境风险评估子区域划分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车木河水库水环境风险评估子区域的环境风险表征为R水0-L-S0V40M12,环境风险等级为低;安宁主城区大气环境风险评估子区域的环境风险表征为R气25-L-S12V40M31,环境风险等级为低;安宁市综合环境风险评估子区域的环境风险表征为R综合19-L-S6V44M25,环境风险等级为低。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部日前会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硫酸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以下简称《方法》),规范硫酸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推进硫酸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的实施.这是自2010年初环境保护部联合保监会发布《氯碱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以来,两部委针对高风险行业联合印发的又一环境风险分级规范,表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的配套制度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4.
自生态环境部2018年《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以下简称《推荐方法》)发布以来,我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区域环境风险管控水平有了切实提高[1].在《推荐方法》的基础上,以某区域为例,建立基于环境风险源强度(S)、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Ⅴ)、环境风险应急管理能力(M)的评价体系,采用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5.
环境责任保险除了发挥经济补偿作用,还起到环境风险预防和管理作用。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是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参与环境责任保险的重要基础环节。本文介绍了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在环境责任保险中的作用,分析了现阶段环境责任保险中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的流程及工作方法,并针对现实情况提出细分环境责任保险风险评估等级、建立环境责任保险隐患整改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环境风险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陆续开展污染企业搬迁,这些搬迁企业遗留场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开展定量评估人体健康风险是我国工业污染场地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也是适合我国国情并走向可持续性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及综合环境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向。污染场地特征参数在风险评估模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对风险评估结果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对比了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RAG-C)与美国RBCA模型中场地特征参数的区别,并对完善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10多家生物制药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从风险源识别、危害分析以及风险防范措施改进角度提出生物发酵制药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要点,为生物制药行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的制定和评估报告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文件,阐明判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的程序和方法;选择某典型石化企业实例,从环境风险物质识别、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环境风险控制水平3个方面探究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开展方法;针对企业环境风险防控的不足提出管控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与等级划分是实现尾矿库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工作。从风险系统的组织结构视角出发,构建较为系统的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别建立基于综合加权模型和三维坐标模型的环境风险评估与等级划分方法,并以张家口部分尾矿库为例,采用两种评估方法对该区域内尾矿库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与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内尾矿库的环境风险等级,其中三维坐标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在风险的反向回溯追踪分析和实现不同侧重面的风险控制方面更有优势,对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方法的建立,为《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的研制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环境管理、生产工艺、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四方面构建了基于企业自身管理的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将环境风险等级分为三级,并将其应用于某集团环境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各企业主要环境风险、判定环境风险等级、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对策建议,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钢铁企业环境风险重大危险源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铁企业生产工序复杂,使用的原燃料及各工序产生的副产品也较多,钢铁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对企业内部降低风险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对场界外人群伤害、环境质量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了解钢铁企业涉及的主要环境风险源的基础上,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以某钢铁企业为例,根据其风险物质特性及其数量,确定其涉及的环境风险源是否属重大危险源,为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环境监测领域采用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基本上都是ISO/IECGUM(JJF1059)的方法,这种bot-tom—up方法比较繁琐,容易遗漏重叠分量,一致性也较差。本文使用Top-down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一控制图法对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该方法主要是应用实验室的质控数据及能力验证、环境标准样品定值等数据。利用AD统计法和绘制移动极差控制图确保质控数据排列处于随机状态和独立性的特点,建立控制图,评定不确定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三江平原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县(市)为研究单元,基于2004年和2010年的遥感监测数据和调查数据,运用生态综合指数法,从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覆被、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环境质量6方面分析三江平原生态环境的变化并探究驱动力。结果显示:(1)三江平原各县(市)生态环境指数变化量为-0.50~2.48,属于无明显变化和略有变化两个级别,其中友谊县生态环境略微变好,其余县(市)生态环境状况无明显变化。(2)三江平原林地、草地、沼泽地面积仍在减少,旱地改水田现象增加,水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土地覆被类型变化的差异使得各县(市)生态环境走向存在差异。(3)水资源量增加是三江平原生态环境状况趋好的主要原因。(4)COD年排放量的变化决定三江平原各县(市)环境污染负荷的增减。  相似文献   

14.
滴滴涕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首批受控物质。本文调查了国内传统三氯杀螨醇生产工艺情况,分析了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滴滴涕环境排放途径及环境风险,结合公约中有关滴滴涕风险控制的相关要求,分析了有限场地封闭体系三氯杀螨醇生产的基本要素,提出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排放限值建议,明确了控制环境排放和环境风险的有效途径。为相关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实施自我考核以及相关部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探讨了溶液pH值、活性炭用量对Cr(Ⅵ)吸附的影响以及活性炭动态吸附含Cr(Ⅵ)废水的效果及活性炭的再生。结果表明,利用活性炭处理实验室含Cr(Ⅵ)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再生容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评估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环境风险事故致因理论,提出了控制和消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的不安全缺陷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影响甘肃省农村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甘肃省农村环境安全状况的措施和建议。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甘肃省农村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对2003-2008年甘肃省农村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环境安全状态处于第Ⅱ级,属中警状态(风险状态)。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甘肃省农村环境安全总体上呈现缓慢好转,但安全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18.
佛山水道引水对环境容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污染负荷优化分配的线性规划方法,通过感潮河网水环境数学模型模拟得出污染贡献率。求取不同引水方案时佛山水道的环境容量,并建立引水量与环境容量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容量与引水量呈线性递增关系。根据回归方程可反推得出引水方案或削污方案,为引水与截污的实施提供了数据支持,并且对佛山水道综合整治的优化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城市规划环评基本程序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规划环评应关注的重点内容,并针对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用地布局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以环境问题为导向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1年开始江苏省环评批复满5年的开发区开始着手进行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一般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3部分,工作重点主要是分析开发区产业定位、产业布局、污染物防控措施、总量、基础设施建设、风险防范措施、环境质量变化、居民拆迁、空间防护距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为调整开发区规划的思路,避免重复出现类似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