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56-59
1 区内动物性食品的需求预测动物性食品在这里主要指肉、蛋、奶类畜产品,其中鲜蛋和鲜奶主要是供本地区居民生活需求,一般不考虑区外需求。伊犁地区1989年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肉类16.08kg,鲜蛋3.48kg,鲜奶25.56kg,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肉类14.06kg,鲜蛋2.86kg,鲜奶68.49kg。1989年伊犁地区产牛羊奶11.4×10~4t(含农四师),人均占有65.2kg,伊犁地区现消费鲜奶水平已超过2000年的消费标准(中国农科院的标准为30kg,农牧渔业部  相似文献   

2.
新疆环境保护科研所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处邀请,组织了工业废水治理专家咨询组。于1990年5月18日至23日在伊宁市由该地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处主持以工业废水治理研讨会形式进行了技术咨询。伊犁地区十七个厂矿企业及皮革、造纸、食  相似文献   

3.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46-49
1 区内粮食需求 1.1 口粮伊犁地区的食物结构是以粮为主,每人每天摄入热量的75%左右来自口粮,这一特点至少在今后二三十年内不会有较大变动,所以在人均口粮上也不会有较大变化。目前的人均口粮已基本处于饱和状况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中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的比重逐步增加,人们消费谷物的比重会有所降低,但幅度不会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计算甘孜州1995~2007年生态足迹,并分析甘孜州的生态安全状况。甘孜州人均生态足迹从1995年的1.480467hm2增加到2007年的1.766288 hm2,以耕地与草地为主;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5年的5.646667 hm2减少到2007年的5.328501 hm2,减幅较小,生态承载力结构具有不对称性,以林地与草地为主;人均生态盈余从1995年的4.1662hm2减少到2007年的3.562213hm2,林地人均生态盈余基本稳定在5.0 hm2左右,是甘孜州人均生态盈余的主要贡献者;生态压力指数在0.280852~0.350215波动,生态占用指数在0.528738~0.718585波动,生态协调性指数在1.875003~2.327831波动。结果表明甘孜州生态环境处于安全状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和旅游生态占用指数方法,以青海省海北州藏族自治州为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海北州旅游生态足迹中,旅游餐饮、购物和交通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49.40%、23.81%、22.04%;海北州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5360hm2/人,人均生态足迹为0.00841hm2/人,旅游生态占用指数为0.0157。表明海北州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旅游生态系统是安全的,旅游业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并提出了促进海北州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域资本利用程度是三维生态足迹的意义之一,对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对2000—2015年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探讨了四川省三维生态足迹的主要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总体上,四川省整体人均三维生态足迹为增加,表明对资源的占用水平越来越高;(2)各地市州的人均足迹广度变化类型有连续下降型、先降后升型、波动变化型三种情况,足迹广度最大的是广元市,最高值为0.5833hm2/人,最小的是成都市,最低值为0.1822hm2/人;(3)人均足迹深度主要有波动上升与波动下降两种类型,德阳市是足迹深度最高的地区,年均1.7789hm2/人;甘孜、阿坝两州存量资本未被占用,足迹深度为原长1;(4)对四川省三维生态足迹进行驱动因子分析,发现VIP值较大的多为经济因素,它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和四川省政府今年要编制省、市(地、州)、县农业区划开发规划,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要求,为了搞好这项工作,今年年初四川省农业区划办决定举办全省市(地、州)、县以上区划办干部参加的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培训班。培训班为2期,第1期于6月18日~28,第2期为7月2~13日,2期共有260人,全省各市(地、州)、县基本上都派人参加了学习。参加培训的人员都是今后要从事各市(地、州)、县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编制的人员。培训班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讲授了区域开发规划编制的理论、方法、规划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环境与经济矛盾日益突出,为研究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关系,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选取1990年~2011年共22年的经济指标(人均GDP)与污染物(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等)排放量为环境指标,建立经济与环境指标的协同演化模型,绘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对重庆市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呈现明显EKC关系,其转折点为2005年,即人均GDP为10982元;重庆市人均GDP与工业SO2排放量及与工业烟尘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的良性关系出现和将要出现在2010年和2015年;重庆市人均GDP与总体的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倒"U"EKC关系,2006年以后,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减少,2011年时,工业"三废"排放量趋于平缓。由此也说明,重庆市工业"三废"排放量有明显好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四川西部高原山地主要包括甘、阿、凉、攀枝花三州一市。该区年总辐射4200~6700MJ·m~(-2),年日照时数1600~2600小时。按全国太阳能资源区划,该区大部分地区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地区(图1),在全国同纬度地区(青藏高原除外)亦属最强的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碳折算系数法和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1990—2018年中国30个省(区、市)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人均直接碳排放、人均家庭间接碳排放和人均产业间接碳排放,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总碳排放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90—2018年中国30个省(区、市)人均间接碳排放在研究期内呈增长趋势,人均产业碳排放增长幅度最大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大部分地区的人均直接碳排放增长较为缓慢;人均碳排放和总碳排放都呈显著增长趋势,人均碳排放的增长幅度宁夏>新疆>上海>浙江>青海>北京,甘肃最小,总碳排放增长幅度广东>浙江>山东>江苏>河北>上海,吉林最低;总碳排放在大部分年份呈正的空间相关性,整体上呈"M"形波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食物消费总碳排放存在高高型和低高型两种,且2000年及以后高高型稳定在上海、江苏、浙江地区。最后,本文依据实证结果对如何降低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于1991年4月3中6日在成都举行。各市、地(州)环保局(办)和各市地(州)、县(区)环境监测站(所)负责人出席了我省历年来规模最大的环境监测工作盛会。会议由四川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2.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50-55
1 甜菜的社会需求预测 1.1 区内食糖的需求预测伊犁地区对甜菜的需求主要是居民对食糖的生活需求,根据预测我国食糖年人均消费标准和中科院新疆综考队预测的新疆居民年消费食糖的需求量,见表1。 1.2 区外食糖市场预测 1.2.1 新疆食糖市场预测。1989年新疆生产食糖11.03×10~4t,人均占有7.6kg,若按年人均消费表1的三个标准,新疆的食糖需求如表2所示。  相似文献   

13.
新疆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调查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全疆15个地州、87个县市、111个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现状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现状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水源地保护对策,以便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建设,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上海作为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经跨越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3000美元的门槛,正在建立生态与经济良性发展的新机制和新体制,以“世界一流”为目标定位,迈出新的步伐。催人奋进的发展背景,需要教育直面新的问题与机遇,进行新的改革,尤其是对教育的核心——课程框架与教材内容结构进行新的构筑,以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以更好更快为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上海将以“先一步、高一层”为目标,率先完成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任务。经过三年多的理论观念层的先行研究,二年多的行动研究,和一年…  相似文献   

15.
6月8日,全省创建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动员会议在长春松苑宾馆召开。会议对我省"十二五"期间的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在2015年末,实现"一市、十县(市)、百乡(镇)、千村庄",也就是启动至少一个市(州)以上、至少10个县市区以上生态创建工作以及新创建100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和1000个市州级以上生态村的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任务。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于1985年5月5日至6月1日在新都县首次举办了环保管理干部研究班。参加的人员来自全省各市、地、州所属的县(区)、大中型厂矿、省直有关厅局的环保管理、业务技术干部和师生员工共60余人,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学员占总数的70%以上。这期研究班,主要研究了《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以市州为基本单元,分析甘肃省1990—2010年的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2000—2010年的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2010年甘肃省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整体上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各市州老年人口比重差异不断缩小,向着平衡的态势发展;2000—2010年甘肃省空间分异受平均教育年限的影响程度最大,受人口密度及其空间压力的影响最弱,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省16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选取相应的测度指标,基于面板分析及空间分析方法,对2014年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空间上看,云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非均衡性较显著,呈现出以昆明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特征;(2)从城镇化指数对比来看,除省会昆明外,其他市州都属于人口滞后型城镇化,以丽江、迪庆、德宏地区最为明显;(3)从各市州耦合协调度来看,除昆明为高度耦合时期外,其他大部分为一般耦合时期,少部分地区正处于拮抗时期向一般耦合时期过渡。针对存在的问题,云南省各市州应坚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均衡发展,并结合各市州的区位、资源、经济和发展水平差异,制定相应的政策,以科学合理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达县地区各类非农业建设年均用地从1983~1986年的40415亩下降到1987~1990年的9100亩,下降77%;1988~1990年全区实施省、地、县土地开发重点项目52个,区、乡、村、社自办土地开发达1000余处,加上群众零星开发,共投入土地开发资金12669.45万元(包括投劳折资)。其中省、地、县财政投资484.45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054.8万元,投入劳动力4500多万个,挖填土石方5000余万m~3,累计开发各类土地26.7万亩。其中新垦耕地2.7万亩,垦复灾毁农田11.8万亩,开发园地5.2万亩,林、牧、渔  相似文献   

20.
刺梨(Rosa roxburghii)属蔷薇科野生小灌木,其果实肉质可食,成熟时香味浓郁,味美可口,富含 Vc,可用其加工刺梨果汁、汽水、果糕、蜜饯、果酱和罐头等独具风味的刺梨系列产品。刺梨原产我国西南部,以贵州省居多,毕节地区为贵州刺梨的主产区。1989~1990年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材料,结合实地典型调查,按可能收购的鲜果量计算.毕节地区剌梨年产鲜果量可达208.5万 kg 以上,占全省总产量(600万 kg)的35.75%。毕节地区共百9个刺梨品种:①无籽刺梨:多年生攀援状灌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片,聚伞花序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