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甘肃古浪(北纬37.6度,东经102.6度)发生地震。震级为8级,震中烈度XI度,震源深度12公里,死亡4万余人(一说8万余人),倒塌房屋40余万间。 1927年5月23日,一场可怖的大地震袭击了甘肃历史上的富庶之区——凉州(今甘肃武威)。 蒲登波罗克在他写给《字林西报》的信中说:“这样恐怖的地震使我感到世界末日将要降临。” 蒲登波罗克是甘肃天主教的代理大主教,德国人。他在兰州传教多年,地震时恰在凉州传教。  相似文献   

2.
冯锐  玉霞 《防灾博览》2003,(2):20-21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沉睡在炎夏之夜的唐山突然发生强烈的地震。北京在震撼中万家失色;天津在房倒屋塌中众人惊醒;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感受到了大地的颤动;全球地震仪器记录下了来自中国的地震波动。然而,当惨绝人寰的大地震已发生1个多小时之后,京津地震台网还没能确定出震中在哪里,问题出在何处?  相似文献   

3.
大姚、普洱地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是一个地震活动区。1985年4月18日云南禄劝6.1级地震后,详细分析了云南大地震与云南天文台天文时纬残差的关系,发现在云南及其邻近发生大地震以前均存在着时纬残差异常。总结了震前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异常的特征和规律,并在几次大地震前提供了预测信息。天文时纬残差是从时间与纬度的观测值中扣除地球整体运动影响之后的剩余部分,它是一个与当地地球物理场变化有关的量,包括铅垂线变化。震前地震孕育过程中震区地下物质的运动可能是形成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的主要原因,所以,它可用于监测台站周围的重力场变化。2003年7月21日大姚6.2级地震与2007年6月3日普洱6.4级地震前,云南天文台的时纬残差均出现了明显的同步异常,这再次说明这种异常可用于天文台周围的强震预测。  相似文献   

4.
通过赴日考察,介绍了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在地震立法、制订地震防灾计划、地震应急指挥、地震预报研究以及抗震设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以期对我们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台湾大地震引发的思考:谈救灾装备亟待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宇翔 《灾害学》2000,15(3):77-78
1999年 9月 2 1日 ,我国台湾省花莲西南发生大地震 (震中位于 N:2 3.7°E:l2 1 .1°震级为里氏 7.6级 ) ,这是近百年来台湾省发生的最严重的地震灾难。据最新统计报道 ,此次地震包括余震已造成死亡 2 40 4人、伤 940 3人、失踪 4人的重大人员伤亡及 1 0 0 0亿元新台币的巨大经济损失。大地震发生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纷纷提供援助 ,并派出了救援组织 ,抢救在地震时压埋在废墟中的人员。然而 ,地震救援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发人深思。大地震的突然发生 ,不但造成建筑物倒塌 ,还造成了停电、交通受阻、通讯中断。许多幸存者在瓦砾废…  相似文献   

6.
有备无患     
2003年9月1日,是日本关东大地震80周年纪念日,也是日本的防灾日。为让国人从历史的灾难中汲取教训,在可能发生的灾难中减少损失,日本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2003年8月1日开始,连续3个月举行规模宏大的地震展。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每天约有300次地震发生。这些地震的震波由气象厅在全国各地设置的地震仪传到展览会现场的大屏幕上,参观者可“目击”地震。日本地震仪研究开发在世界名列前茅,会场上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地震仪,然  相似文献   

7.
魏庆 《防灾博览》2010,(1):42-43
<正>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地震预测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目标。如能同时准确地预测出未来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无疑可以拯救数以万计生活在地震危险区的人民  相似文献   

8.
阪神地震与日本地震保险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姚运生  袁丽 《灾害学》2000,15(2):82-85
以日本 1 995年 1月 1 7日阪神大地震为例 ,介绍了日本地震保险事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希望为我国地震保险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记住5&#183;12     
《民防苑》2009,(5):1-1
去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这是继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灾难。突如其来的地震,不仅在瞬间震倒了数以万计的房屋,更加令人痴心的是造成了6.9万余人遇难,近1.8万余人失踪,57万余人受伤,并引发了堰塞湖、泥石流、大面积山体塌方等地质灾害。人员伤亡之多、破坏力之强、影响范围之大,使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为之震惊。由此所带来的心灵伤痛和巨大损失至今让我们印象深刻,将永远无法忘却。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外地震史上的纪录,在强震条件下,基岩上建筑物所受到的破坏往往要比建于土层上的同类建筑物轻。本文引述了多个历史上大地震的例子,说明基岩上建筑物的抗震优越性,分析并比较了基岩及土层的烈度。所举例子包括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1925年加拿大劳伦斯大地震,1944年加拿大康沃尔大地震,1952年美国加州克恩郡大地震,1971年美国加州圣费尔南多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等。  相似文献   

11.
王卫东 《灾害学》2002,17(2):42-45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发生的几次著名大地震的震害资料和震时现象,讨论了与其相关的工程地震问题,并对西安市工程地震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国际救援     
《防灾博览》2008,(3):57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世界各国也向我们同时伸出了援救之手:联合国1998年以来在中国进行了首次救灾行动……至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和新加坡的4支国际救援队及香港、台湾地区的救援队伍,携带专业的救援工具陆续抵达四川,赶赴  相似文献   

13.
初夏之夜,笼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的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城,依然显得静谧祥和。家住新民街的宁洱县消防大队教导员李双,被一阵剧烈的震动惊醒。"我当时就意识到地震了!"李双拖着家人跑到院子里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附近的许多房屋在顷刻之间支离破碎,一场毫无征兆的大地震发生了,时间定格在2007年6月3日5时  相似文献   

14.
模糊推理法在地震火灾评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地震火灾是地震的主要次生灾害之一。在世界上的多次大地震中,地震火灾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地震本身的损失。本文利用模糊推理法进行地震火灾损失的预测,根据地震火灾的历史资料,建立地震火灾损失的预测矩阵,可以比较方便地预测地区地震火灾的损失。本方法的输入数据少,调研工作量小,计算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5.
海云 《防灾博览》2009,(1):68-6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整个中华大地为之震颤.数以万计普通百姓的命运因此改变。作为地震行业的普通工作者,本职工作之外,我们更加迫切地感觉到有责任和义务.贡献我们的知识与力量于公众地震科普教育当中。地震虽不可避免,但可让包括孩子们在内的社会大众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知道一些基本的防范措施和方法,在当今的中国,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王志成 《民防苑》2009,(5):14-16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的汶川、北川等地发生特大地震后,几乎所有交通、电力、通信等设施处于严重瘫痪状态,给灾后搜救带来了许许多多难以面对的困难。但由于我国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救灾工作带来很大进步。仅仅在灾害发生后的1小时里,移动通信网络、电视、互联网就帮助我们了解和传播了救灾的相关信息。这次在汶川等地大地震后采用的新科技有: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在江苏的强震动记录及地震影响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M8.0大地震,江苏数字强震动台网固定观测台站、宿迁和溧阳断层观测存放台阵共获取该次地震有效强震动事件45个,计134条加速度记录。本文介绍了这些强震动记录分析处理的基本情况及其时域与频域的一些特点;编写SICalculate谱烈度计算程序和D2InterP二维插值程序,输入所获取的汶川地震26组实测强震动记录数据,得到该次地震在江苏地区的峰值加速度与谱烈度的等值线图,并就区域内地震影响场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生死时速     
《防灾博览》2008,(3):18-2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随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实时监测机屏幕上的地震波形突然出现的剧烈振荡,一阵急促的“嘀嘀嘀”的警报声从与其相连的实时监测机的地震报警器上发出,一场空前的地震灾难降临了。  相似文献   

19.
遥感震害快速评估技术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在地面交通严重受阻、通信中断的情况下,遥感技术成为了地震灾情获取、地震应急和震后快速评估的重要手段。提出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地震应急和震后快速评估的技术流程,该流程涉及到遥感影像的数据管理、快速校正、图像增强、震害信息提取、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和评估结果网络发布等关键技术。利用遥感震害识别和快速评估技术准确提取了汶川地震的震害信息,绘制的基于遥感数据的汶川地震烈度分布图与中国地震局公布的基于地面调查结果的地震烈度分布图非常接近,首次实现了在震害遥感影像获取后的2~6h内,提供准确的宏观灾情分布情况以及初步的地震损失评估结果,在汶川地震的灾情获取、地震应急和震后快速评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记住5·12     
《民防苑》2009,(5)
去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这是继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灾难。突如其来的地震,不仅在瞬间震倒了数以万计的房屋,更加令人痛心的是造成了6.9万余人遇难,近1.8万余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