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三种不同培养基对高效复合菌进行富集培养,取培养液对微污染水进行降解试验。在好氧条件下,投加5%酵母菌培养液和2%复合菌培养液,反应92h后,污水的CODCr除率分别为60.0%和51.0%;在静置条件下,投加5%乳酸菌培养液,反应92h后,污水的CODCr去除率为61.5%。结果表明:乳酸菌培养液对微污染水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并且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2.
油脂高效降解菌处理含油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 4种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了 1 2种菌 ,考查了它们对含高浓度植物类油脂污水的降解能力 ,各菌种 72h内对CODCr超过 1 0 g/L油脂配水的去除率都接近或超过 80 % ,特别是编号为GSH -1 ,GSH -2 ,GSH -3的 3种菌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4 2 % ,92 9% ,92 5%。选用高效降解菌GSH -1进行了相关影响条件试验 ,发现表面活性剂对该菌降解油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该菌生长适宜条件为 :pH 6~ 7,温度为 3 2~4 5℃ ,油脂浓度 <2 g/L ,适宜条件下该菌在 3 0h内对餐厅实际含油污水CODCr的去除率达 86%。表明经筛选驯化所获得优势菌在高含油、含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去除油脂类污染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恶臭假单胞菌对硝基苯污染河水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被硝基苯污染的某河流底泥中分离出的一株高效降解硝基苯的恶臭假单胞菌,对硝基苯污染河水的修复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河水中的微生物、营养液的投加、温度和硝基苯浓度等因素对降解菌生长和硝基苯的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投加细菌的实验,硝基苯浓度的降低小于5%;在5℃对河水灭菌和不灭菌的条件下,投加细菌均将20 mg/L的硝基苯在56 h内降解完全;25℃条件下营养液的投加使20 mg/L的硝基苯降解提前4 h,5℃则提前16 h;在25℃不添加任何营养液的情况下,投加的细菌利用河水中的营养物质以1.5 mg/L·h的平均降解速率将160 mg/L硝基苯完全降解,为污染河流生物修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Pseudomonas flava WD-3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将其按照不同梯度接种量(菌悬液浓度为4.575×108个·mL-1)投加到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研究其对污水中氨氮、CODCr、NO-2-N、NO-3-N、总磷的去除效果,确定该菌株的最佳投加量,建立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氮磷等营养物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菌株的最佳投加量为6.0%,且对污水中NH+4-N、COD、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TP的去除效果分别为未投加该菌的1.49、1.48、1.45、1.41、1.83倍,且去除性能稳定.低温菌Pseudomonas flava WD-3对污水中各污染物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非均相UV/Fenton法降解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并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FeY催化剂投加量为0.2g/L,H2O2浓度为8 mmol/L,初始pH值为4,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最佳条件下,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98.79%和90.15%,ρ(BOD5)/ρ(CODCr)从0.05提高至0.38.重复和再生实验表明,FeY催化剂稳定性较好,经500℃焙烧2 h可以实现催化剂的再生.  相似文献   

6.
微电解-Fenton法处理拉米夫定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串联工艺和H2O2强化微电解工艺预处理难降解拉米夫定工业废水,通过对有机物、色度去除率的优选和反应过程中Fe2+浓度变化的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及工艺运行方式。结果表明,微电解-Fenton氧化串联工艺宜采用微电解阶段后调节pH值的运行方式,与不调节pH值的运行方式相比,CODCr去除率提高了6.85%;H2O2强化微电解工艺,反应100min时,CODCr去除率为71.71%,色度去除率为98.15%,与微电解-Fenton氧化串联工艺相比反应时间短,投加药剂费用少,不需另设专门Fenton反应设备。通过废水处理前后的UV/Vis吸收光谱图比较,表明2种工艺对拉米夫定废水具有较理想的处理效果但最终降解产物不同。  相似文献   

7.
徐兵  周璇  龚晓 《环境科技》2006,19(6):30-32
文中研究了利用投加利蒙菌对江西某化纤厂化纤废水的污水处理厂生化池进行改进,以期提高出水的CODCr与SS去除率,稳定出水水质。实验结果表明,利蒙菌在对粘胶化纤废水生化处理上的改进是可行的,对废水中CODCr,SS的平均去除率可比未投加提高56%,44%,其出水水质良好、稳定,其中ρ(CODCr)<40mg·L-1,ρ(SS)<50mg·L-1。  相似文献   

8.
化工产品5-氯水杨酸的工艺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母液中有大量残留5-氯水杨酸钠。本文通过酸析-铁碳微电解耦合芬顿氧化处理该工艺废水,回收5-氯水杨酸,降低废水CODCr,提高其可生化性。首先考察了pH对酸析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1.5左右时,5-氯水杨酸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9%和92.7%。然后对铁碳微电解耦合芬顿氧化对废水处理的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3.2时,铁碳粉投加量为0.05%,反应时间120min,双氧水投加量为0.5%,反应120min,中和沉淀出水,其CODCr去除率可达55%左右,出水可进生化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O3氧化、曝气铁炭微电解3种方法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3种处理方法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投加量为0.13 mol/L、H2O2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20、pH值为5.0、反应时间为1.0h时,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达到39.9%, BOD5/CODCr提高到0.51.在反应时间为70min(O3通入量为2.51 g/L)、pH值为9.2时,O3氧化处理效果较好,CODCr去除率达到36.7%,BOD5/CODCr提高到0.47.在铁炭质量比为1、反应时间为2.0h、pH值为2.5时,曝气铁炭微电解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达到57.1%,BOD5/CODCr提高到0.45.3种预处理方法均可有效降解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且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其中曝气铁炭微电解的效果最好,处理成本最低,可以应用于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的处理中.  相似文献   

10.
以某畜禽养殖场土壤筛选分离到的一株对磺胺甲嘧啶(Sulfamethazine,SMZ)具有耐受性的酵母菌(Sakaguchia cladiensis,A5)为研究对象,开展生长特性及其对SMZ-Cu2+复合污染中SMZ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SMZ和Cu2+胁迫下,菌A5也能较好生长.降解性能研究显示,菌A5在复合污染体系中反应3d,SMZ去除率达37.3%,共存的Cu2+对SMZ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当投菌量为1g/L,溶液pH值为中性,菌A5对1mg/L SMZ的降解效果最佳.透射电镜分析表明,SMZ和Cu2+共存时,菌A5的细胞壁膜破损严重,导致细胞质外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