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镜泊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为营养物质的过量输入,其次是温度、光照、水动力条件等物理因素,第三为生态失衡.通过对其水质系统分析与评价,得出镜泊湖水质初期的处理措施合理,并逐年变好趋于稳定,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为进一步改善镜泊湖水质,共提出三大措施,一为建立污水处理厂,二为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生态浮床措施,三为辅助人工湿地、生物操纵等生态修复方式,减少二次污染,使镜泊湖水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镜泊湖富营养化的生物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生物监测手段,依据水生生物种群随水体污染状况及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利用水生生物的优势种、数量、生物量等参数进行镜泊湖富营养化生物学评价。  相似文献   

3.
镜泊湖水质现状的调查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镜泊湖水质近两年来明显好转,连续两年夏秋季节没有大面积蓝藻生成.针对湖水水质的变化,经过实地调查和监测,掌握了镜泊湖水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镜泊湖上游来水的监测及周边环境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镜泊湖湖区污染源现状调查,及近几年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对镜泊湖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镜泊湖旅游业快速发展,环境压力指数化增加长,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镜泊湖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在水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计算了镜泊湖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两项指标的水环境容量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镜泊湖流域水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为合理有效地利用水环境容量资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湖泊蓄水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近年来,湖泊污染致使湖泊水质恶化、水体鱼类种类下降,对湖泊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威胁,尤其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镜泊湖水环境现状分析以及时水质进行预测、评价,分析镜泊湖水污染特征,并为解决镜泊湖水环境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镜泊湖风景名胜区以其众多的变幻莫测和惊心动魄的水文--火山景观及人文胜迹、妩媚绰约的自然风光而声誉四海,名传天下.这里较早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本文对镜泊湖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描述了环境地质风貌;分析了镜泊湖开发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发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镜泊湖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于2013年对镜泊湖流域进行了采样调查.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门81种(属),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属17个功能类群.时间上,春季浮游植物丰度、叶绿素含量和功能类群丰度均高于秋季.空间上,春季镜泊湖流域浮游植物丰度和叶绿素含量湖泊区>汇水区>出水区,秋季汇水区>湖泊区>出水区.多维尺度分析表明,镜泊湖流域不同区域之间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9.
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是中国27个火山地质公园之一,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在镜泊湖入水、中心区、出水区进行浮游植物定性样品和定量样品的采集.结果表明,镜泊湖浮游植物种类很多,组成复杂.经初步鉴定,2014年共发现浮游植物210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8门,11纲,22目,44科,94属,210种.2015年共发现浮游植物222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8门,11纲,23目,36科,111属,222种.对镜泊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显示以标准清洁水平为主.  相似文献   

10.
将镜泊湖分为北部湖区、中部湖区、东部湖区、西部湖区、南部湖区共设置23个表层沉积物采样点和10个沉积柱芯采样点,采用The Standards,Measurements and Testing Programme (SMT)法测定沉积物中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铁/铝结合态磷(NaOH-P)、钙结合态磷(HCl-P).分析镜泊湖沉积物各形态磷的来源、空间分布特征和对磷释放的贡献.结果表明,镜泊湖湖区沉积物各形态磷有3个主要成分,其中成分1主要代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主成分2主要代表农业污染,主成分3主要代表碎屑岩、自生磷灰石和含磷矿物质等;镜泊湖沉积物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分布特征受镜泊湖水文特征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湖区沉积物各形态磷含量整体而言随深度的增加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磷释放贡献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镜泊湖各湖区沉积物短时间尺度内以滞留为主,但在长时间尺度下具有一定的释放风险.  相似文献   

11.
2013年5月、9月及10月采集了镜泊湖26个位点的浮游藻类,并对所采集的藻类进行了功能群划分.结果显示:镜泊湖的浮游藻类可以分为21个功能群,即C、D、F、G、H1、J、LO、M、MP、N、P、S1、S2、SN、T、W1、W2、X1、X2、X3、Y[限于篇幅,各功能群的代表性属(种)和生境特征见表 1].不同时期调查的藻类优势功能群存在明显差异,其中,D(适宜较浑浊的浅水水体)、J(适宜混合型高富营养浅水水体)、MP(适宜扰动频繁的浑浊型浅水水体)、X1(适宜混合程度较高的富营养浅水水体)在三次调查中的优势度均>0.02,成为镜泊湖的绝对优势功能群,镜泊湖藻类优势功能群不同时期的演替规律为5月的D+MP+X1+X2经9月的X1+P+MP+LO+J转变成10月的X1+P+MP.CCA分析结果显示,镜泊湖藻类功能群分布受水环境因子影响较为明显.整体上,水温、ρ(DO)、SD、EC、ρ(CODMn)及ρ(NH3-N)是影响镜泊湖藻类功能群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汪星  刘录三  李黎  周娟  王瑜  夏甫  夏阳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1):3403-3413
2013年5月、9月及10月在镜泊湖26个采样位点共采集到浮游藻类8门74属140种.其中绿藻门最多,共58种,占41.5%.浮游藻类组成以绿藻和硅藻占优,并且藻类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各调查位点藻的种类范围在3~35种,密度范围在0.5×104~230.8×104个/L.调查期间,浮游藻类的Margalef指数、Shanoon-Wienner指数以及Pieloud指数范围分别为0.48~2.31,1.27~3.97,0.45~0.94,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TLI在40~60之间,总的来看,镜泊湖水体属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状态.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镜泊湖藻类群落分布受水环境因子影响明显.整体上,水温、DO、SD、CODMn及NH3-N是影响镜泊湖藻类种群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模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水质富营养化决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此模型研究我国17个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通过期望输出值的选取和对未知水体的评价原则充分体现了水质富营养化各等级之间的模糊性,正确地反映了水质富营养化作用的内部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众多,但各评价方法之间缺乏可比性,不利于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管理和治理.本文在对现有湖泊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出发,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湖泊富营养化水生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即水质、水生生物与底质评价相结合的系统的、综合的富营养化评价方法.该方法可对不同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比较,并可对同一湖泊富营养化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成因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为治理富营养化提供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磷阈值的富营养化风险评价体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北京市重要的地表水源密云水库作为实例研究,在识别影响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限制因子的基础上,采用外源营养盐输入对富营养化作用的流水藻类培养试验(AGP)方法,并结合数学方法拟合富营养化水体发生的阈值.研究表明,根据富营养化水体各水质指标之间的回归关系,确定出能够反映富营养化的水质指标阈值.运用水质模型模拟富营养化过程,进行基于阈值的富营养化风险评价,构建了富营养化风险评价方法体系,提供了一种基于阈值的水体富营养化风险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以景观用途为主的人工湖泊的问题尤为突出。大多湖泊的富营养化都有加重趋势,基本丧失其功能,对湖泊富营养化的预防治理已成当务之急。通过对丈八沟人工湖的水质监测、分析,探讨了引起人工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提出了对于人工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案。分析表明:引起人工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对于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宜采用内环境治理和外环境整治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大量的湖泊水库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富营养化是除了一般水污染之外又一重要的水污染问题。文化通过阐述,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入手,探析了湖泊水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的原因危害,最后对此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希望对我国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提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镜泊湖景区的景观特点,并针对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锴  刘源  龙伦明 《环境保护科学》2013,39(3):34-37,84
根据2011年对成都地区5个典型人工湖水体进行监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人工湖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富营养化的成因。利用一种生物操控手段防治湖泊富营养化的新技术——清水型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防治人工湖的富营养化,通过两个案例展现该技术的工程效果,为防治人工湖富营养化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湖泊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结合富营养化治理方法的比较,着重提出了生物修复技术,并对今后富营养化的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