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为了管理和风险评估污染场地,结合调查和评价应用中的管理工作流程,对污染场地数据库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数据标准的制定、数据库总体结构设计和数据表设计等;同时具体介绍了调查与评估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设计目标、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等内容,为系统的构建进一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场地污染土壤调查及评估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场地土壤污染控制应从源头抓起,应控制搬迁企业移交土地后先拆迁平整,后进行土地利用性质变更的做法.在场地污染土壤调查中应重视对原址企业的历史沿革、平面布局、生产工艺等调查.指出多环境要素调查的重要性,以及调查过程要注意的事项.对土壤评估标准及引用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某电镀企业搬迁遗留场地为例,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进行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场地作为工业用地开发,土壤中六价铬致癌风险高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0~(-6)。该场地在开发前需进行场地修复,土壤中六价铬的修复目标为0.54 mg/kg,修复范围为电镀车间内、污水处理设施沟渠附近和总排口附近。  相似文献   

4.
典型工业遗留场地土壤污染特征分析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中部某城镇工业遗留场地为研究区域,采集23件土壤样品,检测土壤中多环芳烃( PAHs)、有机氯农药(OCPs)、总石油烃(TPH)和重金属含量并开展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物检出因子18项均无超标;Zn和Cr最大值均超过浙江住宅及公共用地筛选值,其余重金属未超标.风险评估表明,在第一类用地和第二类用地中C...  相似文献   

5.
环境地球物理在污染场地调查中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国内外对不同污染场地调查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污染场地调查污染深度浅、污染浓度低的特点,提出了建立重金属污染在浅层迁移的数学物理模型和提高设备检测精度的必要性.对环境地球物理方法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美国Surfer 8.0软件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Surfer 8.0软件在某地地下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实例,重点阐述了其在浅层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图绘制、地下水质量分区图绘制、地下水污染分区图绘制、区域地下水污染趋势分析、地下水污染原因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市某化工企业搬迁遗留污染场地为例,采用VOCs快速检测法辅助现场钻孔取样,以初步判断土壤污染深度,同时将现场样品送实验室检测。试验表明,VOCs快速检测法与实验室检测法结果基本一致。将452个样品测定结果做比对,结果表明实验室检测数据VOCs加和值与快速检测法现场检测数据存在显著相关,R2为0.803 7。污染物主要集中于场地5 m~9 m的粉土层中。其中,13种VOCs检出,4种VOCs超过《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 811—2011)商业用地筛选值。  相似文献   

8.
以天津某污染场地为对象,开展了污染识别、初步采样及补充分层监测,依次构建了初步场地概念模型、污染表征概念模型、地下水流-溶质运移数值模型,更新优化的场地概念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示污染空间分布与地层结构,明确污染成因。结果表明,该场地以氯代烃类污染为主,污染物以独立污染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且多积聚在浅层潜水层,粉质黏土层有效阻滞了其垂向迁移。数值模型污染预测结果表明,污染区域范围内的污染物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对流弥散作用对其影响较小。基于精准调查建立的场地概念模型与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可为掌握场地实际污染状况及后期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英、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导则异同与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国家\"退二进三\"旧城改造政策的实施,全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正面临着大批多种污染行业企业的关闭和搬迁,这些搬迁企业遗留场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开展定量评估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风险是建立我国工业污染场地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也是适合我国国情并走向可持续性(绿色)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及综合环境管理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考察了上海某退役镀锌厂环境样品对青海弧菌、秀丽杆隐形线虫、斑马鱼、白菜种子和热带爪蟾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生产区、废水处理区、原料仓储区的环境样品对各受试生物诱发很强的致死效应或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同时其还表现出对热带爪蟾胚胎的致畸效应,潜在生态风险较大,场地后续搬迁及再利用过程中需重点关注这些区域。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基岩区简易封场后的固体废物填埋场,采用多层次、递进式调查策略,配合使用地球物理探测、直压式土壤快速取样、现场快速检测等技术,分3个阶段开展填埋场及其周边环境调查。第1阶段,调查地质环境特征,开展地球物理探测;第2阶段,调查填埋物、渗滤液主要组分及对周边积水、农田土壤、民用井水的污染情况;第3阶段,划定重点污染区域,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填埋区已发生明显渗漏,对邻近区域土壤、地下水及地表积水造成了一定污染,但未对周边农用地土壤、民用井水质等产生不利影响,总体处于可控范围。提出,通过削减污染源,切断污染物迁移、暴露途径,消除已有污染影响,长期跟踪监测等多项管控治理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2.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区域环境风险及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内涵,以及国内外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发展进程及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点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发生机理、定量表征区域环境风险方法等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结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实践,分析了我国场地调查土壤中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缺少一些行业特征污染物、重金属形态分析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标准,以及部分方法的可比性和适用性较差等,提出了结合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基质的特点及风险评估与治理修复的需求,加快制定缺失的行业特征污染物和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为依据,确定环境风险分析的研究线路,对评价单元进行风险识别,确定事故源项与风险因素。运用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蒙德法)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根据相关设计资料,选取各个参数,最后定量分析出单元的环境风险状况,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根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制图在编制环境规划中的体会和经验,阐述它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涉及新污染物识别、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成效评估等多个目标,科学的环境调查监测有助于最大程度支撑新污染物治理。分析了环境暴露评估对新污染物监测介质、监测尺度、监测数据质量及代表性等方面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对新污染物的环境监测实践经验,提出了我国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总体要求,主要包括:从筛查监测、评估监测和监督性监测3个层次开展监测,以发现问题、评估风险、监督成效。评估监测应包含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排放源周边地表水、沉积物、大气、土壤、环境生物等介质,应符合局部尺度环境暴露评估对监测数据的要求,监测报告应包含足够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分析总结了美国在比较风险评价研究、环境风险评价指南、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交流等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环境风险评价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开展比较风险评价研究,完善环境风险评价指南体系,减小环境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和建立有效可行的环境风险交流体系的建议,从而完善我国环境风险评价体系,提高环境风险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当前静力触探的现状与发展。介绍了国际最新研制的RCPTU(电阻率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和多功能静力触探技术在污染场地评价、地下水污染和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位高度评估等环境领域的应用及工程实例。指出了多功能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