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方法,往往也是评价现任政府功绩的重要指标。但在这些令人亢奋的数字面前,却反映不出环境污染、资源透支的代价;看不出经人口平均后的真正实力以及社会经济的均衡程度。  相似文献   

2.
浅谈“绿色行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绿色行政”,“绿色行政”就是对环境友好的行政。绿色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对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利的活动。一提起“政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经济增长指标,往往忽视环境保护。国民生产总值固然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增长的标准之一,但是它很难反映甚至可能直接掩饰了这样的事实:某地生产上去了,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却恶化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经济,不但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而且还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绿色GDP     
绿色GDP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和通常的GDP相比,绿色GDP可以理解为“真实GDP”,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反映了质量,能更为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高长明 《环境保护》2007,(4A):19-22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发展战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和值得国人骄傲的成绩。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利用单一的GDP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核算方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同样显著。其所引发的严重问题,首先是良好生态环境的高度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大结构问题;其次是自然资源的高度耗竭正在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我国历年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靠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透支”来实现的。很明显,这种拼环境、拼资源来换取短期经济发展的做法是得不偿失难以为继的,必须高度重视,尽快纠正。  相似文献   

5.
建立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必要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玲英 《环境保护》2003,(11):52-54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世界银行划分经济等级的主要标准。但因传统GDP末将消费的资源、环境损失计算在 内,只能反映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绿色GDP是以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理论为基础,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国外消息     
日本环境相的警呼日本环境相警告说,如果保持国家目前百分之六点七经济增长指标的话,日本的污染在十年内将与国民生产总值一块增长一倍。他呼吁政府和国民重新考虑国家的长远目标,使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之需相平衡。他还说,福田首相正试图通过制定一项一九七七年财政上的百分之六点七经济增长指标,来克服工商业的衰退。按照这种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在不到十年内就会增长一倍,工业污染的影响也将增长一倍。我觉得没有这种必要,即日本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能源与环境     
1.能源生产和消费在过去30年中,世界商品能源的消费增长了三倍多,但最近增长速度已经减慢。一般认为,国民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量通常成正比。因而,当一个国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时,其能源消费也就随之增加。然而,经济依赖能源的程度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结构可影响国民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间的关系;大量出口能源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的增长比例比较接近,但对于不大量出口能源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即远远高于能源消费的增长。能源的转换和利用率在逐渐稳步提高,这种发展趋势表明,人均  相似文献   

8.
<正>单位GDP能耗,又叫万元GDP能耗,每产生万元GDP所消耗掉的能源,一般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计算公式:◆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增加值(万元)◆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9.
环境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衡量和评价各国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控制我国日趋严重的环境形势,应加强对考核指标的研究,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扩大环境投资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投入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保证环保投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投资中的合适比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1991~2000年上海市环境保护投入变化和国内生产总值发展之间的关系见下表:1.1991年之前,上海经济发展处于低速阶段,GDP总量和人均GDP处在较低水平,环境保护投入总量很小,1年不到10亿元,占GDP的比例处在小于1%的水平。2.1992年之后,上海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1992~1995年GDP年增长超过14%,1996~2000年GDP年增长保持在10%以上。1992年起全市环境保护投入总量开始有了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步人中低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2.
王雅静 《环境保护》2007,(20):67-70
鉴于传统GDP在衡量一国的福利水平时存在着许多谬误,世界各国纷纷尝试编制绿色GDP以衡量本国的福利水平.目前我国也正努力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本文尝试分析世界各主要编制体系下的鳊制方式,旨在发现我国绿色GDP编制的缺失及可改进的空间.结果显示:我国在评价环境与自然资源时所采取的方法都不能真实反映其价值,且编制范围不周全,可从别国采用的资源评价方法中获得启示并采取一定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3.
王雅静 《环境保护》2007,(10B):67-70
鉴于传统GDP在衡量一国的福利水平时存在着许多谬误,世界各国纷纷尝试编制绿色GDP以衡量本国的福利水平。目前我国也正努力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本文尝试分析世界各主要编制体系下的编制方式,旨在发现我国绿色GDP编制的缺失及可改进的空间。结果显示:我国在评价环境与自然资源时所采取的方法都不能真实反映其价值,且编制范围不周全,可从别国采用的资源评价方法中获得启示并采取一定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4.
GDP与WC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5):63-63
标题上的两个英名词,好像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前为数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后为设施,是一个不登大雅之堂却又须臾不可离的场所。有道是“角色决定视角”,对芸芸大众而言,关心WC远比关心GDP更胜一筹;在某些官员眼里,GDP乃是为官一任吏治政绩的标志,当然比WC重要多了。所以坊间流传“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一说,这个数字就指GDP。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nalysis,EW-MFA),分析1990—2003年我国国家层面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的2 600多个数据,得出1990—2003年间我国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特征.在选取EW-MFA传统分析指标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和循环经济自身特点,增加了资源循环利用率新指标.研究表明:我国资源利用中直接物质投入量和国内物质输出量随GDP增长呈线性增长趋势.近年来,我国资源生产率出现低位下降,而循环利用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日本的差距日益扩大;我国单位GDP的环境负荷略有下降,但经济的大规模发展造成环境总负荷上升.   相似文献   

16.
<正>城市化既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和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我国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了:在5年内我国单位GDP必须要降低20%;主要的污染物排放量要减少10%的目标.这两大目标是衡量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节约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方面有没有取得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李佐军  刘志成 《环境保护》2013,41(10):38-40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的时间窗口。从国际经验看,无论是战后经济快速恢复的日本和德国,还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增长速度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超过三十年的高速增长,GDP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未来几年,  相似文献   

19.
王爱萍 《环境》2004,(7):4-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经济年平均增长超过8%;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到2000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中国GDP为10800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占世界GDP的3.4%。虽只有美国的10%、日本的23.1%德国的57.8%,但却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世界“万1乙美元俱乐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人类经济活动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因为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以及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成显著的阻碍作用.现行的GDP核算体系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考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因而无法真实地评价经济增长趋势及社会财富积累.该体系还助长了一些地区为追求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过度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并从根本上动摇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为克服上述传统GDP核算体系的缺陷,应对目前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挑战,利用全新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替代传统GDP核算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共识.本文将在回顾绿色GDP理论、方法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绿色GDP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以期为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