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郭映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5):35-36
指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质苯系物存在的不足,提出用3%有机皂土-34+2.5%邻苯二甲酸二壬酯混合涂渍的101坦体(60目-80目)不锈钢色谱柱分离苯系物,可在19min内分离水样中7种苯系物,对二甲苯与间二甲苯等难分离物质对可完全分离,改进后的样品前处理顶空装置操作简单、安全、可连续自动振荡,并且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样品。 相似文献
2.
邓延慧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2):28-28
提出了以二硫化碳为稀释剂,用氯苯作内标物,采用程序升温,调节载气流量,在一根色谱柱上使苯系物标准样品中的7个组分得到完全分离。对苯系物标准样品进行多次测定,各组分的测定结果均在标准样品的保证值范围内,相关标准差小于3%,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沁春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6(4):368-369
讨论了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活性炭富集采样,CS2萃取,毛细柱分离,FID检测,方法精密度、准确度良好,检出限在O.02~O.05mg/m^3。 相似文献
4.
5.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的苯系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的线性范围、精密度等进行了试验,表明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准确性都较好,适用于工业废水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顶空-便携式气相色谱快速测定土壤中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的方法,并讨论了无机盐及振荡时间等因素对顶空分析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回收率为87.2%~105.1%,相对标准偏差(RSD)5.3%~7.8%,最低检出限为0.1~0.8μg/kg;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8~160μg/kg、1.6~320μg/kg、2.0~400μg/kg、2.0~400μg/kg和3.2~800μg/kg。方法回收率、RSD与标准方法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较之标准方法其更能满足现场快速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稳健统计法和误差系数法在水中苯系物实验室间比对结果中的应用,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对比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两种统计方法的差异和适用范围。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此次比对结果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在实际应用中应跟据实验室间比对的目的和样品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吹扫捕集测定的优化条件,探讨了影响测定的各因素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实际水样进行了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饮用水、地表水、污水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10.
建立指甲油中苯系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DMP,DEP,DBP,BBP,DEHP,DNOP)多种有毒有害成分同时检测技术: 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离,外标法定量,苯系物的线性范围为1×10-2~100μg,邻苯二甲酸酯类为5×10-2~20μg;苯系物的回收率为90%~102%,相对标准偏差(RSD)的范围为0.13%~0.92%;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回收率为92%~109%,相对标准偏差(RSD)的范围为0.44%~2.54%。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1.
12.
为研究不同实验室藻密度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现场采集了藻密度样品,处理为现场平行样和实验室前处理后平行样2种,分别由5家实验室的6名技术人员开展检测分析。参考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其他领域相似工作的成功应用案例,采用Z比分数法对分析结果开展藻密度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表明,数据的相对偏差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对藻密度进行数据直接比对和对数转换后比对,各实验室对现场平行样和实验室前处理后平行样的检测结果均为合格;分析方法原理导致藻密度手工监测的绝对数值偏差较大,对当前的太湖水华预警工作适用性不高。 相似文献
13.
14.
15.
\"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将会迎来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亟需强化支撑、引领、服务作用。文章对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网络等方面将粤港澳大湾区与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世界级湾区进行系统比较,对标查找差距与不足,并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生态环境监测区域布局、现代感知网络、智慧应用与\"美丽湾区\"综合评价、联合监测与信息发布、产学研用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监测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应用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环境监测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本文澄清了一些模糊观念,指出了一些常见错误,明确了一些应用方法,进而将有关问题系统化,提出了有效数字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体系的现状,围绕如何提高三、四级环境监测站监测效率,从树立科学监测理念、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内部管理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