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大风对大气细菌粒子浓度和粒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工作用ANDEN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和MF—45生物粒子采样器,观测了大风对大气细菌粒子浓度和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风能使大气细菌粒子浓度增加,与风速成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随着大气细菌粒子径的增大,大气细菌粒子浓度增加越大。同时大风使大气细菌大粒子的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室内空气细菌与真菌粒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和平皿沉降法观测了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浓度分布、粒度分布、粒数中值直径和沉降量.结果表明,室内空气细菌粒子浓度为真菌粒子浓度的2.5倍,细菌粒数中值直径为真菌粒数中值直径的1.4倍,细菌粒子沉降量为真菌粒子沉降量的5,3倍。<8.2μm的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差别不大,而>8.2μm的空气细苗比真苗粒子浓度高4.1倍.<8.2μm的可吸入真菌粒数百分比大于<8.2μm的细菌粒数百分比.在一天的7:00时~22:00时,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的浓度、沉降量均呈双峰变化;细苗和真菌粒子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822,细菌和真菌粒子沉降量的相关系数为0.896,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细菌和真菌粒数中值直径的相关系数为-0.096,相关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大气微生物的研究──大气细菌粒数中值直径及粒度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在沈阳市对大气细菌粒数中值直径(CMD)及粒度分布进行了一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沈阳市大气细菌年平均粒数中值直径为7.5μm。夏季大,为8.1μm;冬季小,7.1μm。不同地点的大气细菌粒数中值直径变化范围是6.6~9.0μm。一天内变化不大,7:OO时较大,为7.6μm;夜间l:00时较小,6.8μm。大气细菌粒子的粒度分布是从1~6级粒数百分比逐级减小.  相似文献   

4.
在沈阳市对文献[6]提出的由大气细菌粒子的沉降量计算大气细菌粒子含量的公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同泽小学由公式计算的大气细菌粒子的含量为3324个/m3,A·S采样器测定的大气细菌粒子的含量为3792个/m3,二者之间的比值为0.9,t=0.785,P>0.05,两种方法得出的大气细菌粒子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比传统的奥梅梁斯基公式有比较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进行了不同采样时间对采集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粒数中值直径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12min内,采集的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随采样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3和-0.688,P值均大于0.05,另外,在采样过程中,空气真菌比细菌耐受采样空气冲击力的能力强,采样时间对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的粒度分布和粒数中值直径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深圳特区不同功能区大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平皿沉降法,测定了深圳特区不同功能区37个监测点人群呼吸带内的大气细菌数和真菌数,结果表明,特区内不同功能区大气微生物的浓度各异,其中市区商业交通混杂区的大气细菌污染最重,其次是工业区和交通干线,文教区和居民区、旅游区大气细菌含量最低。绿化情况良好的文教区、居民区、果园的真菌含量高于工业区和交通干线。以大气细菌含量为指标评价了各测点的空气质量,参与评价的37个测点中,清洁点占56.8%,普通点占29.7%,属界限空气的测点占8.1%,5.4%的测点空气已出现轻度污染。大气细菌的日浓度变化规律为:早上(6:30)、晚上(18:30)较高,上午(10:30)、下午(14:30)较低。  相似文献   

7.
能见度分级约束下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IS太阳光谱仪观测了北京地区1993年3月—1995年3月晴天和少云天气的太阳直接辐射光谱,波长范围为0.40-1.04μm。光谱分辨率1.25nm,共有1064组数据。观测期间,将地面能见度分为五级。由太阳直射谱获得了各能见度下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谱。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虽然其总体季节统计规律为春夏大,秋冬小,然而,当加入能见度分级约束后,各能见度下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季节变化,近于消失。这表明少数“反常”垂直结构不影响能见度分级的平均结果。而不分级的光学厚度季节起伏主要由各季节的几率能见度决定。文中还把年平均五种能见度下的光谱光学厚度与LOWTRAN模式作了对比。由光学厚度谱反演出了气溶胶粒子谱分布,为建立我国北方局地气溶胶模式构造了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以1998年10月的观测资料为例,分析了北京市某地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该地区大气细菌浓度的分布特征,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一天内气象要素及细菌浓度均是周期变化,且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一次连续在线观测分析天津市细颗粒物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5年的5月17日—5月23日GR IMM(1.109#)谱分析仪在线观测结果考察天津市细颗粒物浓度和质量浓度特征。观测期间,天津市颗粒物数浓度平均值为1 124 cm-3,粒径分布为0.25μm~0.60μm,98.5%粒子的粒径0.65μm。同期PM10日均质量浓度值为204μg/m3,ρ(PM2.5)为104μg/m3,ρ(PM1.0)为82.9μg/m3。ρ(PM1.0)/ρ(PM2.5)超过80%,粒径1μm超细颗粒物为天津城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网格布点用自然沉降法同步采样,调查和研究乌鲁木齐建成区大气微生物浓度分布、污染现状及微生物污染类型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导,占微生物总数的79.5%,真菌约占20.5%.建成区大气微生物达5级中污染水平.大气微生物污染分布与环境条件和环境质量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全自动太阳辐射计,对深圳世界大运会主场馆附近大气特性开展了连续观测(2011-08-11-2011-09-03)。获得了大运会期间(12 d)和大运会后(11 d),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对气溶胶光学和微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运会期间440 nm处的AOD平均值为0.273,大运会之后的AOD平均值为0.983,大运会期间较大运会之后AOD平均值有显著降低。粒子谱分布等气溶胶微物理特性参数的分析还表明, AOD降低主要是由于细粒子含量的减少,说明环境控制措施对于空气质量产生了较好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兰州市不同室外环境区域布设4个采样点,使用PSW-6型安德森(Andersen)6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大气细菌气溶胶,分析其浓度和粒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各采样点的大气细菌气溶胶浓度上午时段为88 CFU/m3~1 335 CFU/m3,下午时段为78 CFU/m3~865 CFU/m3。除了夏季兴隆山上午时段外,其余不同季节各采样点上、下午时段的大气细菌气溶胶粒径均主要分布于Ⅰ级—Ⅳ级(>2.10μm),占比为 70.54%~93.94%;Ⅴ级(1.10 μm~2.10μm)和Ⅵ级(0.65 μm~1.10 μm)大气细菌粒子占比较低,仅为6.06%~29.46%。  相似文献   

13.
利用TSI公司的APS和SMPS系统,于2017年4月在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点位连续一个月进行大气颗粒物数谱观测,结果表明,南京市春季典型月份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和体积浓度均值分别为1.64×104cm~(-3)和1.65×106μm~3/m~3;核模态、爱根核膜态、积聚模态和粗粒子模态数浓度占比分别为22.72%,53.52%,23.72%和0.05%,体积浓度占比分别为0.01%,1.76%,55.82%和42.41%;颗粒物数浓度平均日变化呈现双峰结构;PM_(2.5)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具有高度相关性;存在明显的新生粒子事件,3~10 nm颗粒物数浓度小时均值短时7 500 cm~(-3)。  相似文献   

14.
昆明市不同功能区夏季空气微生物污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监测和评价昆明市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通过平皿自然沉降法,于2010年夏季对其不同功能区空气真菌和细菌进行了初步监测。结果表明:昆明市夏季空气微生物以细菌为主;以空气真菌含量评价为清洁;8月空气真菌含量最高,7月空气细菌含量最低;空气微生物含量日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因子分析法解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PM10的来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2004年10月份在北京市6个采样点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分析了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元素组成、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并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颗粒物的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6类: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土壤风沙尘、二次粒子尘、工业粉尘、生物质燃烧尘和燃油尘。用模型计算得到的各源对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占36.57%、土壤风沙尘占16.07%、二次粒子尘占12.33%、工业粉尘占10.29%、生物质燃烧尘占6.07%、燃油尘占3.84%、其它占14.84%。其中建筑水泥/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土壤风沙尘、二次粒子尘、工业粉尘是大气颗粒物PM10的主要来源。实验表明,在缺少源成分谱时可以用因子分析模型来分析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16.
大气细菌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方面.在适宜条件下,可使人畜致病,农作物减产,危害甚大.目前,我国对大气细菌污染程度的研究多以空气中存在细菌数量多少表示,不能反映大气细菌污染的实际危害.本文依据某些溶血菌产溶血毒素可使血液琼脂培养基产溶血圈的特点,对齐市地区大气细菌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选取泰州市4个典型功能区进行微生物气溶胶监测,分析泰州地区空气微生物气溶胶污染水平和粒径分布特征,探寻微生物气溶胶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功能区空气细菌的粒径分布趋势基本相同,细菌粒子百分比从Ⅰ级至Ⅵ级逐级减少,但在第Ⅱ级有明显下降趋势;而真菌粒径分布总体呈现中间高,两侧低的状态。监测期间,泰州市细菌及微生物总数浓度较低,真菌在春、秋季出现污染现象。受人流量、车流量及污染源分布等因素影响,工业区、商业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程度相对较重,居民区和文教区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8.
大气微生物的研究(Ⅰ)──大气细菌粒子浓度及浓度分布胡庆轩,徐秀芝,陈梅玲,车凤翔(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100071)蔡增林,鲁志新,何亦祥(沈阳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所导致的污染,面...  相似文献   

19.
大气气溶胶的吸湿特性改变了颗粒物的粒径、光学性质、云凝结核活性,进而对大气能见度、地面辐射强迫和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针对长三角腹地城市南京重污染天气频发现象,笔者使用吸湿串联电迁移差分分析仪(H-TDMA)结合在线气体组分及气溶胶监测系统(MARGA)和相关气象数据对冬季南京城区气溶胶吸湿增长特性进行外场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灰霾期间SO_4~(2-)、NO_3~-、NH_4~+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7.57±9.07)(26.16±11.39)(13.61±6.68)μg/m~3,非灰霾期间为(9.62±3.58)(12.12±7.51)(5.78±3.59)μg/m~3,前者是后者的2倍。水溶性组分质量浓度大小依次为NO_3~-SO_4~(2-)NH_4~+Cl~-K~+Ca~(2+)Na~+Mg~(2+)。其中NO_3~-的贡献最大,占PM_(2.5)的29%,其次是SO_4~(2-)占14%,NH_4~+占8%。其他水溶性组分(Cl~-、K~+、Ca~(2+)、Na~+、Mg~(2+))约占PM_(2.5)的5.9%。SO_4~(2-)、NO_3~-、NH_4~+的质量浓度没有明显日变化且保持在较高水平。观测期间气溶胶的不同粒径段粒子吸湿增长因子概率密度分布(GF-PDF)均呈双峰,随粒径增大,强吸湿组粒子的吸湿性增大,而弱吸湿组的吸湿性减弱。其中,40 nm粒径段粒子强、弱吸湿增长因子分别为1.335±0.03和1.054±0.008,80 nm粒径段为1.348±0.03和1.053±0.011,40 nm较80 nm粒径段的粒子弱吸湿峰更为明显。灰霾期间粒子的吸湿增长因子分别为1.307±0.08和1.413±0.07,非灰霾期间为1.230±0.03和1.300±0.03。冷锋过境时气溶胶弱吸湿组谱分布没有明显的变化,强吸湿组谱分布明显向弱吸湿方向偏移,吸湿性减弱。灰霾期间和整个观测期间PM_(2.5)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7.56±25.87)(69.31±28.75)μg/m~3,灰霾期间主要的二次气溶胶质量浓度占PM_(2.5)的66%,而粒子的平均吸湿增长因子从1.325±0.03降低到1.301±0.07。特殊时段春节期间弱吸湿组粒子的吸湿性增大,而强吸湿组粒子的吸湿性减弱。其中110 nm粒径段粒子强吸湿组吸湿增长因子明显下降,SO_4~(2-)、NO_3~-、NH_4~+的质量浓度也发生明显下降,吸湿增长因子和水溶性化学组分的变化呈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调查武汉市地下停车场空气中细菌与真菌的浓度与种类,为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提供客观依据。将羊血琼脂平板与沙氏葡萄糖琼脂平板暴露在地下停车场空气中15 min,随后分别培养24、72 h,计数细菌与真菌菌落数,并采用革兰染色法观察细菌的形态与染色性,采用湿片法检测真菌的菌丝与孢子。地下停车场未通风组和通风良好组有细菌菌落生长的平板数(率)分别为28(93.3%)和27(84.4%),平板上细菌菌落中位数分别为6.0和3.0,未通风组细菌菌落数显著高于通风良好组(U=67.5,P0.001);细菌以革兰阳性杆菌为主;未通风组和通风良好组有真菌菌落生长的平板数(率)分别为24(80.0%)和8(25.0%),平板上真菌菌落中位数分别为2.0和0.0,未通风组平板上真菌菌落数显著高于通风良好组(U=185.5,P0.001)。正常换气能有效降低地下停车场空气中的细菌与真菌的浓度,可有效改善地下停车场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