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对不同产地、不同煤质、不同工艺生产的煤质气相吸附用活性炭,进行了丁烷吸附脱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丁烷工作容量(脱附容量)是评价活性炭气相吸附脱附应用的重要参数;丁烷活性与四氯化碳吸附率具有线性对应关系;文章指出我国应建立丁烷工作容量试验方法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电子器件制造工厂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实现挥发性有机废气超低排放,满足国家和地方规范要求,对于沸石转轮处置工艺,通过系统参数法对沸石转轮的转速、入口废气的温湿度、脱附温度、脱附风量、吸附温度、燃烧炉温度、浓缩倍率等进行实际试验研究,得出各参数效率曲线图,确定最佳运行范围值,可以事半功倍地指导沸石转轮处理工艺参数调整,达到挥发性有机废气最佳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橡胶行业硫化废气的特点,采用吸附/脱附-焚烧-脱硫净化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该工艺利用蜂窝活性炭吸附,再由焚烧炉彻底燃烧降解污染物,所产生的SO_2由碱液吸收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可使硫化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去除率达90%以上,排放尾气恶臭浓度300,SO_2质量浓度低于5 mg/m~3。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能用于低、高浓度有机溶剂蒸气的回收装置。该装置由电除尘箱、风机、吸附罐、冷(?)器、油水分离器、曝气器和曝气泵等组成。以高教吸附材料活性炭纤维毡作为吸附剂,采用二阶段法操作。具有净化效率高、易脱附干净、安装方便、滤料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可靠、回收溶剂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在机械涂装行业的VOCs废气治理中,一般采用“沸石转轮吸脱附+RTO氧化燃烧”的方式,该方式的处理效果较好,但是由于该类VOCs废气风量较大、浓度较低,低浓度的VOCs废气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难以形成系统热量的循环自用,需要额外补充热量,一般采用天然气燃烧提供所欠缺的热量。基于此,为实现对VOCs废气治理的节能处理,在该处理方式上进行研究改进,对“沸石转轮吸脱附”优化为“集中吸附+沸点间歇脱附”的方式,进而使进入“RTO氧化燃烧”的VOCs废气浓度提高,降低额外热量补充,从而实现节能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重分析(TG)、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合能分析和吸附-解吸过程的专性吸附研究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稳定性,提出了热脱附活化能、化学结合能变化值和解吸率3种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商品活性炭(AC)、硝酸氧化改性活性炭(OAC)、氨改性活性炭(NAC)和硫改性活性炭(SAC)的热脱附活化能分别为17.75,5.09,25.47和3.93 kJ/mol,活性炭热脱附活化能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热稳定性相关。计算活性炭吸附Cr(Ⅵ)前后结合能变化值,表明参与吸附的含氧、含硫官能团对Cr(Ⅵ)的化学结合作用较强。AC,OAC,NAC和SAC上Cr(Ⅵ)的解吸率分别为6.38%,0.71%,20.73%和2.13%,说明Cr(Ⅵ)大部分以专性吸附形式结合于活性炭上,含氧与含硫官能团的化学作用能有效增强对Cr(Ⅵ)吸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净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漆以及浸漆、烤漆作业在机械和其他工业中相当普遍。排放的有害气体往往是风量较大,并含有较低浓度的溶剂蒸气。 对于含溶剂蒸气的废气净化,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燃烧法与吸附法。吸附法适用于冷废气,可以回收原物质,但要耗用大量蒸汽与冷却水,回收每公斤苯约需蒸汽3.5—4.5公斤,  相似文献   

8.
通过软件模拟计算、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对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冷凝+吸附油气回收组合工艺进行了合理性研究,分析了冷凝+吸附组合工艺的尾气排放及设备配置问题。结果表明:该种工艺因冷凝温度不足会导致C_3组分在系统中不断富集从而导致出口浓度逐渐升高;吸附部分所采用的抽真空能力不足,吸附剂很难发生实质性脱附;后端设置的较小的活性炭吸附罐,无法满足前端冷凝后剩余低浓度有机物吸附处理要求。因此该工艺无法做到长周期达标运行。  相似文献   

9.
安徽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煤焦化公司回收车间针对生产特点 ,努力改进生产工艺 ,改善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 ,受到职工的好评。回收车间担负着焦炉煤气净化、回收、对外输出任务 ,在生产中污染源(点)较多 ,职工接触多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为了给操作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操作环境 ,车间把治理污染、保障职工身心健康作为为职工办实事的重点来抓。他们一方面堵住污染源头。粗苯工段在脱苯生产中 ,热贫油槽苯蒸汽影响了操作工的身体健康 ,车间领导和技术人员深入现场 ,动脑筋、想办法 ,采取了将苯蒸汽并入脱苯塔内 ,使苯蒸汽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高效吸附、回收汽油油气,研究了微孔颗粒活性炭对非极性VOCs正己烷和苯在单组分及双组份2种情况下的静态吸附行为。通过反相气相色谱分析了正己烷与苯在活性炭表面能量位点,静态顶空法测定了正己烷与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并采用Freundlich模型方程进行了拟合分析。同时,为探究实际工艺中普遍存在的水蒸气对VOCs气体吸附的影响,分析了水蒸气存在于VOCs吸附体系时VOCs的平衡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相同能量下正己烷在活性炭上的位点数更高。单组分时,正己烷与苯的吸附量基本相等;正己烷与苯初始加入量体积比为1∶1时,吸附剂活性炭与正己烷的色散力比苯强,活性炭对正己烷的选择性更高,苯的吸附量受到正己烷的抑制,而且随正己烷体积比升高,对苯的抑制更强。另外,水蒸气的存在会降低VOCs与活性炭的亲和力,导致吸附量下降,吸附等温线由优惠吸附向非优惠吸附转换。  相似文献   

11.
从玉米淀粉生产浸泡水中提取蛋白质及脂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提取分离玉米浸泡水中蛋白质及脂多糖的方法.首先将大部分蛋白质分离出来,然后利用脂多糖易被活性炭吸附的特点,用活性炭将脂多糖从经过浓缩和去除了蛋白质的浸泡水中吸附分离出来.再使脂多糖从活性炭上脱附,同时考虑脂多糖的提纯.本文将脂多糖脱附与提纯两步合并为一步,通过活性炭色谱分离实现.得到脂多糖初步产品后,为了提高其经济价值,采用色谱分离对脂多糖进行提纯,最终使产品纯度达到97.4%.  相似文献   

12.
吸附法可适用于各种浓度范围VOCs的治理。本文采用实验和数值的方法研究了活性炭吸附苯过程工艺参数。首先采用实验方法得到了一种工况下的穿透时间,然后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和组分输运模型建立U型管内活性炭吸附苯过程三维数学模型。数值计算得到的穿透时间和实验结果对比误差为1.41%,证明数学模型可靠。另外,本文对模型进行了网格无关性验证。最后,采用该数学模型研究了入口速度、入口苯质量分数和多孔介质孔隙率对穿透时间、吸附过程最高温度和U型管内温度分布等参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有机废气的化学吸收是使废物重新进入物质循环 ,避免二次污染并产生经济效益的环境工程方法。针对某市荧光灯厂工艺过程 ,分析研究了废气治理的各种方法 ,提出了用氨水吸收醋酸丁酯废气 ,转化生成乙酰胺和丁醇的吸收净化方案 ,并对生成物质进行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对工业有机废气污染治理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了有机废气污染的成因,论述工业有机废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催化燃烧、吸附法、微生物处理等邮寄废气治理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为工业有机废气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多糖代表物-葡聚糖(DEX)为处理对象,通过高分子吸附剂和活性炭的静态吸附实验,筛选出吸附性能优良的氧修饰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A-150进行吸附行为研究。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NDA-150树脂对DEX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量达到9.33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吸附为优惠吸附过程,吸附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DEX分子上的羟基和NDA-150所带的含氧基团之间主要存在氢键作用,较低的pH有利于NDA-150树脂对DEX的吸附,无机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不大。动态吸附-脱附试验结果表明,DEX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时,动态吸附量可达9.39 mg/g;采用10%NaOH进行脱附,流速为1 BV/h,温度323 K,脱附率可达93%。NDA-150树脂对葡聚糖类多糖吸附-再生性能优异,可以有效去除尾水中的多糖类物质,提高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6.
有机废气的化学吸收是使废物重新进入物质循环,避免二次污染并产生经济效益的环境工程方法,针对某市荧光灯厂工艺过程,分析研究了废气治理的各种方法,提出了用氨水吸收醋酸丁酯废气,转化生成乙酰胺和丁醇的吸收净化方案,并对生成物质进行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7.
颗粒活性炭吸附染料时的表面分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2吸附-脱附实验研究了颗粒活性炭吸附染料前后表面特征的变化,运用表面分形维数表征了表面屏蔽效应和表面粗糙性等性质.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的孔结构是倾斜板交错重叠而形成四面开放的缝隙,桃红、绿色、天蓝、耐晒黑可以撑开颗粒活性炭的孔隙,增大平均孔径;耐晒翠蓝具有降低孔径的能力;大红却有些微孔阻塞作用.FHH理论计算出的相应的7个颗粒活性炭样品吸附6种染料前后的孔隙表面分形维数Ds很接近,为2.97左右,证明颗粒活性炭上吸附的染料并没有发生表面屏蔽效应,也没有使颗粒活性炭表面的粗糙性降低.分形吸附等温线法与基于N2吸附-脱附的FHH理论法计算出的Ds相差较大,这与两种算法的理论基础和码尺大小有关.而热力学模型计算出的Ds远大于3,与Sahouli等的研究不符.  相似文献   

18.
1986年3月中旬,轻工业部在重庆召开了全国皮鞋制造行业防苯措施现场交流会,推广FJX型废气净化吸收塔处理苯的新工艺。 FJX型废气净化吸收装置用于治理皮鞋制造业的苯污染,设备费用比吸附法、催化燃烧法低4~6倍,能耗低1~6倍,且占地面积小,操作和维护保养方便,为皮鞋制造行业防止苯危害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这次会上,还请北京、天津的有关厂家代表介绍了他们研制生产无苯低毒胶的情况,并建议全国所有皮鞋制造厂家都采用无苯低毒胶,尽快摆脱苯毒危害。皮鞋行业防苯新途径@徐谷宝$轻工部  相似文献   

19.
本法采用Tenax-TA不锈钢吸附管采样后,经热脱附自动脱附, HP-VOC柱分离,7890B气相色谱同时测定制鞋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酮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避免使用二硫化碳对实验人员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蔡信炎 《劳动保护》1992,(10):37-37
目前,我国喷漆作业大多数是手工操作空气喷涂。油漆的利用率不足50%,未被利用的油漆呈雾状散发,污染操作环境。由于油漆的稀释剂基苯及其同系物甲苯、二甲苯、200号煤焦溶剂、重质苯等.毒性较显著,危及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寻求必要的技术途径,改善喷漆作业的劳动条件,是劳动保护工作者的任务之一。 近年来在喷漆作业中已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水帘式漆雾净化器、活性炭吸附净化器、催化或浓缩燃烧净化器以及采用无苯稀释剂和应用电泳涂漆、静电喷涂、无溶剂滴漆等新工艺。其中,水帘式漆雾净化器是应用较多的一种。但它捕集漆雾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