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吞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郯城县白马河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部分被测水样存在不同程度遗传毒性物质。据此分析了白马河水质污染的原因,初步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用鱼类检测工业废水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鱼类急性毒性力法对抚顺市重点工业污染源21个污染排放口水样的毒性进行检测 ,以K2Cr2O7 作参比毒物 ,使此法所测得的急性毒性值定量化。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 ,对水样毒性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属剧毒污水口1个 ,重毒污水口2个 ,高毒污水口4个 ,低毒污水口2个 ,基本无毒性污水口12个。各行业污水毒性依次为农药>啤酒>石化>矿山>冶炼业。证明用鱼类监测工业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郯城县白马河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部分被测水样存在不同程度遗传毒性物质。据此分析了白马河水质污染的原因,初步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鞍山市河流的生物毒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氯化汞对发光菌的毒性效应呈线性要关的规律,对鞍山市三条河流的水质及底泥进行了毒性分析,用氯化汞作为参比毒物半河水和底泥定量地表出综合毒性,结果符合实际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污水处理厂水质检测方法,比较不同时间段水质检测指标的差异。方法:以季度为单位取水样作为样本,分别采用COD在线监测仪滴定法方法对样本水质化学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差异。结果:夏秋水质处理效果明显优与冬春两季;不同季节流程水样含氮物含量存有差异,其中氨氮浓度最高;不同季节各流程水样有机物种类含量比较差异不大,但不同流程水样中有机物种类含量存有显著差异。结论:详细了解不同季节污水化学指标情况,能为水质处理工艺设计及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质监测不能轻视的一步──水样采集张敬东(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430072)在环境保护监测工作中,水样采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是简单地将水样收集起来就行了,因为供分析的水样要有代表性,要能准确反映污水中所含污染成分的浓度。影响水样采集的因素有很多,...  相似文献   

7.
苏南地区部分饮用水源水的有机污染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国EPA建议的多污染物分析与评价系统,对苏南地区部分饮用水源水质的危险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各水样健康危险度均>1,表明各水样对人健康均存在潜在危害,而生态风险度均<1。同时,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对各水样有机浓集物的生物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样浓集物可对淋巴细胞DNA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一定的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与水质状况基本一致,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对于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毒性污染物质水质模型的研究,是当前水质模型研究领域的难点与热点.该文在查询了世界范围内开发的水质模型基础上,对当今得到广泛应用的毒性污染物质水质模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方便使用者根据研究需要而选择合适的模型,同时促进相关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水质监测是掌握环境水质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掌握水质环境的真实情况,在监测环境水质时,通常需要对采集的水样进行监测和分析,通过将监测得到的数据与环境水质标准进行比对,从而得出水质状况的结论性意见。因此,掌握水质样品监测数据的合理性检验方法对于提升环境水质监测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提高水质总氮测定结果准确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B11894-89水质总氮测定的方法为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过程发现,波长定位的准确性,恒温加热时间,空白测定的方法,水样的浑浊程度及标准试剂的选用都会影响总氮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本文对以上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和实验对比,明确了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中存在的多种有毒生物严重影响水体质量,对水质生物的毒性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环境治理效果。采用毒性检测仪对水质生物毒性进行检测,通过分析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的光电探测器、分压器等硬件结构的工作原理,完成对水质生物毒性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相差较小,其具有的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和实验周期短等优点,可有效的应用到环境治理中,为环境治理提供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2012年Toxcontrol生物综合毒性监测系统应用于天津市饮用水源地,对2013年1月-3月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毒性数据未超过30%。根据与毒性监测同步进行的其它4项水质指标,可判断该点位水体质量达到生活饮用水质要求,与TOXcontrol生物综合毒性监测仪所监测的结果相一致。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水质应急和预警监测,分析结果也表明毒性监测数据与部分污染物的浓度呈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EPA) has established nationally applicable water quality criteria (WQC) for metals that are designed to be protective of aquatic life. However, in some instances these criteria may be over-protective as a result of natural, site-specific differences in wat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se differences affect metal specia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assessing toxicity. Laboratory studies completed during recent years have advanced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metal chemistry in aquatic systems,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metal complexes and sorption to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Parallel investigations have led to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why metals are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These studies have, in combination, led to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how site-specific water chemistry affects bioavailability, and how metals exert toxicity at the organism site of action, at the biotic ligand in the context of the model to be described. The biotic ligand model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metal toxicity over a range of hardness, pH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levels. The chemical equilibrium sub-model incorporates metal-biotic ligand interactions to compute metal accumulation at the site of action (e.g., the gill of a fish) as a function of water quality. The toxicity sub-model uses this computed accumulation level as the basis for successfully predicting observed variations in 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water quality.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utility of this approach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means of developing site-specific permit limits and WQC. The ability of the model framework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effects of hardness, pH and DOC on toxicity, in comparison to current WQC for metals that typically vary with hardness alone, is a significant advance in understanding how site-specific conditions affect the toxicity of metals.  相似文献   

14.
生物毒性检测在水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建英  赵春桃  魏东斌 《环境科学》2014,35(10):3991-3997
水质安全不仅关乎生态系统的健康,更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借助水质标准浓度限值的传统方法评价水质安全存在一定不足,生物毒性测试能直观反映水体中所有共存污染物的综合毒性特征,已逐渐发展成为水质安全评价的重要补充.在大量文献资料调研、整理的基础上,首先从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出发,总结了常用的致死毒性、遗传毒性、内分泌干扰性等效应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其次,讨论了水质毒性评价中常用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和相应的毒性评价指标;最后,归纳总结了基于生物毒性测试的水质安全评价方法,包括潜在毒性法、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潜在生态毒性效应指数法、基于成组生物毒性测试的水质安全评价等,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本文既系统梳理了毒性测试在水质安全评价领域的研究进展,也为该领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流域水质预警是水质监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流域水质预警体系可为流域水污染处理提供充足时间和所需信息,有效削减水污染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国内外的流域水质预警体系研究进展分别从预警体系目标、预警指标、预警阈值及模拟模型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且对目前国内外典型流域水质预警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水质预警体系目标主要从流域水体功能和水体污染风险2个方面进行考虑;预警指标可分为物化和生物毒性指标2类,生物毒性指标可弥补物化指标的不足,但不能完全替代,二者联合并施是未来预警指标筛选的发展方向;预警阈值的制定依据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水质现状及污染源特征等信息,采用单指标多次报警、多指标联合报警或物化与生物毒性指标联合报警等方式,可提高预警体系的稳定和可靠性;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已有一些成熟应用,但大部分模型依然需要大量的参数和历史数据才能保证准确性,因此对于大型流域难以适用.目前我国还未有国家层面完整的流域水质预警体系和相关流程在应用,特别是缺乏可靠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未来应从建立典型流域水质预警体系着手,集成地方流域成熟应用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逐步完善国家层面的流域水质预警体系,为我国流域水质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应用ToxScreen-Ⅱ毒性分析仪发光细菌法对盘溪河水样进行毒性测试,分析其毒性沿程变化特征以及对嘉陵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污染物、流速、溶解氧等因素的影响,盘溪河水体生物毒性沿程表现出从无到有再到无的变化过程;虽然d3、d4、d5水体为微毒性,但入河口d7无毒性水体对嘉陵江水质影响较低。鉴于该仪器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抗干扰力强等优点,建议在我市污染事故水体急性毒性分析及区域水质毒性变化预警监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水质毒性快速检测可以及时提供水体的污染信息,为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和水质毒性的预警提供依据。常见的水质毒性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细菌的发光检测技术、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呼吸作用的检测技术、光合作用检测技术、电化学检测技术等。文章综述了主要水质毒性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现状,并展望了相关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结合内梅罗指数法的原理,考虑金属毒性的积累效应,引入污染因子权重值,将权重值最大的评价指标纳入计算,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城市河道的水质污染状况。并对水质的划分标准临界值进行计算,以此作为评价水质污染状况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明显的差异,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水质污染状况的评价结果较传统内梅罗指数法的辨识度更高,能够综合客观全面地体现城市河道水质状况,与真实情况较好的吻合,更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9.
作为水质全分析中的一项毒性含量指标,水中氰化物的测定是衡量水体中生物生存、人类饮用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安全的重要参数。但其含量监测方法水样预处理步骤繁琐、费时。论文提出用抽气预处理法测定氰化物.并通过对比试验证明,抽气法预处理法操作简便、省时、能耗小;通过在抽气过程中将整个装置处于常温负压条件下,基本解决了HCN外选、瓶爆裂等问题。论文除了对抽气法预处理一些探作条件进行了摸索并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外还着重探讨了抽气法对复杂水体,如地表水、工厂处理后废水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环境管理、应急处置和水质标准修订工作亟需石油类污染物淡水水质基准研究作为支撑. 本文筛选整理了大量本土物种毒性数据,利用SSD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和TPR (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分析了5种典型石油类污染物(原油、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淡水水生生物急性毒理数据,获得了保护我国淡水水生生物的短期水质基准值. 通过综合对比分析,认为利用SSD获得的基准值可作为石油类污染物的短期水质基准推荐阈值,原油和BTEX(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短期水质基准值分别为0.065、2.000、2.340、1.295和1.595 mg/L. 结果表明:①原油的毒性远大于BTEX,这可能是由于毒性的联合作用使得石油的毒性变强. ② 绿水螅对原油最敏感,原因可能是水螅更容易通过摄食或直接摄取获得原油WAF(水溶性组分)的有毒成分;鱼类相较于其他物种对苯更为敏感,而对其他BTEX而言,最敏感物种为节肢动物,原因可能是鱼类和节肢动物器官分化程度以及试验时的龄期选择存在差异,鱼类更易在短时间内将苯代谢为有毒的代谢产物. ③ 不同BTEX的敏感物种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基准值未有数量级的差异. 研究显示,我国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石油类标准未单独针对保护水生生物制定,BTEX标准的保护目标是基于人体健康而非水生生物,研究结果对我国石油类污染物环境管理、突发油类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危害及风险评估以及淡水水生生物特别是本土物种保护的水质标准制修订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