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前我国环境应急体系不够健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高发频发,借鉴国际环境应急经验,对我国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应急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韩国环境应急法律法规详尽,组织体系健全,在化学品环境应急、海洋溢油、水污染等环境应急领域经验较为丰富。文章梳理了韩国的环境应急法律法规,介绍了韩国应急组织机构及其权力和职责,并以水环境危机预警和有毒化合物水污染应急防治过程为例,阐述了环境风险预警等级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最后对比了中韩的环境应急体制,提出职责应更加分明,法律法规应更加细化等建议,对我国环境应急制度建设和完善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阐述了日本9.0级特大地震的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情况,总结其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详细分析了日本防灾救灾法律体系、防灾救灾组织管理系统和保险制度等。旨在广泛吸纳日本社会在防震减灾方面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防震减灾机制,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的防震减灾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阐明应急管理和应急管理体系概念的基础上,从地震相关立法历史沿革、组织机构建设、灾害预警系统开发、防灾教育与防灾训练、地震应急管理相关研究热点等五个方面对日本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地震应急管理情况,借鉴日本地震应急管理的先进经验,分别从上述五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地震应急管理的策略与措施。以期为中国应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完善防震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力争把地震灾害损失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4.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2008年伊始的一场冰雪灾害却暴露了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从灾害预警、灾害信息公布、灾害自救、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和有关应急预案、法律法规的落实等方面对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灾害救助是一项跨领域、跨单位的整合性工作,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集成救灾体系是一套综合的防灾、救灾指挥调度系统,在灾害的防治与紧急应变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分析探讨其构成、职能及运作的成功经验,对于改革我国现有的分散的灾害救助体系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2008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洗礼,湖南省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他们在应急管理工作的许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减灾实效.本文根据湖南省的经验和灾后的反思,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五项建议.  相似文献   

7.
救援装备物资应急物流体系是否能够科学高效运行在突发灾害救援行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研究自20世纪末以来国内外应急物流体系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该领域领先机构的业务概况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灾害救援装备物资应急物流体系现阶段的实际,探讨未来突发灾害应急物流发展趋势,对救援装备物资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运行机制、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规划以及物流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了分析研究。本文在如何提高突发灾害救援应急物流保障行动的效率和效益,实现装备物资保障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高效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突发灾害救援行动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理论和方法等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俄罗斯是灾害多发国家,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早。多次经历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后,俄罗斯在处置过程中基本形成了完善的应急法律体系,形成了既有分工又相互协调的综合性应急管理体系。在环境事件应急管理领域,俄罗斯依托完善的综合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在联邦自然资源和生态部、地方环境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下,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一、俄罗斯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概况以《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为基础,俄罗斯在  相似文献   

9.
从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应急管理从定义、组织机构和主要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核设施、核材料的运行和使用具有高风险。因此必须有"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建立一套完善的事故应急体系,包括应急组织机构的成立、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培训和演习、应急救援行动的响应、现场污染控制和清洁、应急终止和善后处理等内容。同时也需要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的保障与支持,将这样的一套体系尽快建立起来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该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获取玉树州基层单位的应急响应情况资料,中国地震局组织了地震科学考察项目,项目组经过实地调研获取了大量资料.调研数据主要反映了本次地震应急存在备灾能力不足、应急期反应能力不强、防灾相关机构之间没有建立协作机制、社区(地区)的防灾能力不足、城市抗震能力弱等问题.总结玉树地震基层应急响应的宝贵经验,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前夕浒苔灾害暴发与青岛市应急行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青岛突发历史罕见的浒苔灾害,严重威胁到奥帆赛的举办.本文全面回顾了青岛市在应对这场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并运用现代应急管理理论,对其整个事件进行客观评述,总结了青岛市在信息公开、决策指挥、应急准备、科技支撑、综合治理、善后处置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应急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查找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频率也逐步升高,但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仅初显轮廓,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通过介绍美国、欧盟等国外成熟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构架及管理措施,总结发达国家管理体系的优势和共同特征,并对中国现行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梳理,识别存在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管理经验,为中国今后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冰情及其险情等海冰信息产品的制作与发送是海冰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海冰是渤海及北黄海海域的重要海洋灾害之一,依据政府职能部门、用海企业、社会公众、科研人员等用户对海冰监测信息产品的需求,对海冰预警监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海冰预警监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冰情和灾情数据查询、分析、动态显示与发布,以及海冰灾害风险分析与事故应急响应等主要功能,进而实现海上石油平台、滨海核电、高值养殖等典型涉海用户的冰情监测与风险信息的动态管理,以及相关行政区域的灾情信息传送。  相似文献   

15.
以长输油气管道沿线河沟道水毁灾害调查为基础,详细叙述了管道河沟道水毁灾害的发育及危害特征,拟定了河沟道水毁冲刷深度计算方法;构建半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长输油气管道河沟道水毁灾害的气象风险预警模型,设计了基于WebGIS的长输油气管道河沟道水毁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该风险预警系统基于B-S架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最少人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齐平 《海洋环境科学》2006,25(4):81-83,87
在分析我国海洋灾害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必要性。目的已经建立起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和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加强海洋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抓好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加强应对海洋灾害的能力建设等血个方面对加强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磷矿采空区灾害会带来严重的风险问题.采空区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有利于风险的控制.本文在论述了磷矿采空区的危害及后果的基础上,概述了磷矿采空区风险的构成并进行了计算,同时指出磷矿采空区风险管理系统的实施关键是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对当前存在的风险及时进行处理,减少灾害的发生,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经济脆弱性评价研究——以北京海淀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济脆弱性评价是风险评估的重要步骤和制定有效防灾减灾规划的前提条件,是应急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依据。为了能够反映区域内部经济脆弱性空间差异,为政府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以及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效依据,论文选择了城市街区尺度对经济脆弱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微观尺度的经济脆弱性评估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企业属性、产业易损性、产业重要性、街区经济密度,并对经济脆弱性及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研究。利用该模型对2010 年北京市海淀区的经济脆弱性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海淀区经济脆弱性较低,647 个街区中有103 个街区经济脆弱性较高,虽然脆弱街区数量比例较高,达15.9%,但所占面积较小,仅占海淀区面积的4.91%;进行了经济脆弱性集聚区和热点地区分析,结果显示脆弱性地区同时是地区主导和支柱产业集聚地区,在应急管理和日常风险管理中应该对这些地区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深入分析了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提出了评价体系结构.首先根据全过程管理理论及系统论中的层次分析法,构造了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集,在此基础上结合冰雪灾害的特点提出了能力因素集.其次调研湖南省30位政府部门应急管理专家,根据专家意见最后确立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结构,为能力评价研究打下基...  相似文献   

20.
郑慧  赵昕 《海洋环境科学》2012,31(4):552-554,560
频发的海洋灾害给人类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总结日本灾后重建经验,本文认为提高居民防灾减灾能力、建立海洋灾害保险机制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有限的海洋灾害风险统计数据会降低传统的参数估计方法在海洋灾害保险费率厘定中的有效性,故本文引入非参数模型中的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海洋灾害风险损失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期望损失,并以此为基础厘定海洋灾害保险的纯保费;在考虑风险附加后,文章对海洋灾害保险的费率进行了校正,以风暴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完成海洋灾害保险纯保费的厘定,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海洋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