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选取沸石作为人工湿地填料,对沸石吸附实验的水力负荷、污染负荷、运行方式分别进行研究,探讨沸石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沸石对氨氮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相同条件下远优于砂石。水力负荷会影响沸石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低水力负荷下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均较好。沸石在不同氨氮浓度下的去除效果差别不大。运行方式对氨氮的去除有一定影响,6 h间歇周期运行时,沸石填料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好于其他间歇周期。  相似文献   

2.
电解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电解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解氧化过程中,NH3-N优先于COD被氧化去除.当电流密度较小时,用电解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垃圾渗滤液中COD、NH3-N的去除效率很低,增大电流密度有助于增强电解效果,当电流密度为50.0mA/cm2时,电解5小时COD去除50%,氨氮去除100%.用电解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电流密度较小时,渗滤液中COD、NH3-N即可呈现稳定降解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保产业》2011,(4):71-71
由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开发的双膜法处理冶金工业废水集成技术,适用于冶金工业废水回用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污水首先经过沉淀、气浮、过滤等常规处理单元进行预处理,去除污水的悬浮物、胶体、油脂、大分子污染物、微生物等相对容易去除的污染组分,满足膜分离单元进水要求后进入以双膜(超滤-反渗透)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保产业》2005,(10):46-46
由烟台德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装置,适用于大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先通过专用絮凝剂利用物化原理将废水中重金属、悬浮物等不利于生化的有害物除去,再进行中温厌氧, 去除75%左右的CODcr。厌氧出水经好氧 兼氧,可有效脱氮并去除CODcr、BOD5等,再经物化深度处理,出水指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垃圾渗滤液经格栅沉砂池,去除大的悬浮渣质及砂  相似文献   

5.
湿式静电除尘器是高效烟气除尘净化设备,适用于采用氧化镁湿法脱硫的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的深度净化,能高效去除烟气中的PM10、PM2.5细微颗粒物,并能同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SO3、重金属、水雾滴、脱硫副产物等污染物,实现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减小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是给水处理的一个难点.分析了常规混凝方法难处理低温低浊水的原因,介绍和比较了膜处理低温低浊水的4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膜法出水水质好、稳定,采用低压膜直接过滤降低能耗,节省药剂投加费用;混凝-超滤工艺中加入粉末活性炭后可增加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膜生物反应器能有效去除氨氮.膜法处理低温低浊水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明显好于传统工艺,能提供水质良好的饮用水,是低温低浊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保产业》2014,(6):71-71
正由武汉方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联合开发的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回用技术,适用于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该技术包括高温印染水洗废水循环处理回用和印染终端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水洗废水经过预处理(如砂滤或气浮过滤)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后进入光化系统,以铁系或钛系为催化剂,在微波、无极紫外光、氧化剂(如双氧水或臭氧)等多重协同催化氧化作用下,发生剧烈的化学氧化反应,使长链大分子或含有苯环、偶氮结构的难降解污染物发生断链、开环得以部分或完全分解,破坏染料分子的发色基团使其脱色,实现印染废水的高效脱色和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光化出水进入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反应器,去除水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3年1月1日至2月15日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PM2.5监测数据和大连市气象局风向、风速、降水量等资料,研究了降雪、降雨、风等气象因素对大气中PM2.5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大连市冬季采暖期PM2.5污染较重,PM2.5浓度受气象因素影响较明显。降雪、降雨、风三种气象因素对大气中PM2.5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因去除机理不同,各气象因素对PM2.5的去除能力大小依次为风、降雨、降雪,去除效率分别为61.6%、46.0%、34.5%。  相似文献   

9.
水卫生安全问题愈演愈烈,如何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病原菌显得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人工湿地去除病原菌的相关途径,包括自然灭活、基质吸附过滤、微生物吞噬及植物根部分泌的杀菌剂等过程;重点讨论了影响人工湿地去除病原菌的主要因素气候季节、植物和填料种类,pH,溶解氧及水力停留时间,并对人工湿地去除病原菌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张晗  董秉直 《四川环境》2011,30(3):104-108
如何有效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医药活性化合物等有机微污染物的研究逐渐增加,其中,纳滤膜由于其较高的去除率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纳滤膜去除这些物质的分离机理较为复杂,有时并不明确,给实验带来较大困难。文章总结了纳滤膜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医药活性化合物的典型应用及其三种分离机理——筛分作用、电荷作用、吸附作用,并对去除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加以总结。为今后纳滤膜去除内分泌干扰物/医药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