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污水厂微孔曝气系统工况下充氧性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四期曝气池为研究背景,采用尾气法测定了微孔曝气头在实际污水厂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充氧性能参数,与理论清水中该值比较,评价曝气头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不同廊道分布的曝气头氧传质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廊道的曝气头在一天内的氧传质能力变化不大.与清水条件相比,实际工况下曝气池中的微孔曝气头充氧性能下降较大,其中氧传质系数KLa、充氧能力OC和氧利用率Ea分别下降了43%、57%和76%.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染河道水体复氧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国内外河道水体复氧技术研究基础上,总结河道水体复氧技术研究进展,归纳水体复氧技术的类型、各种复氧技术的复氧效果及影响因素,指出现有复氧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河道水体复氧技术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固定螺旋曝气及组合填料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石化总厂炼油厂污水处理场自1989年以来,针对圆形合建式机械表面加速曝气池实际运行中的缺点,进行了合建式曝气池固定螺旋曝气技术和组合填料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并对本厂八座圆形合建式曝气池进行了改造。改造后,污水处理能力提高了25%,提高了充氧能力,污泥回流好,回流缝不易堵塞。净化效率高、耐冲击能力强、能耗成本下降,操作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4.
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复氧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新型人工湿地的工艺特点,并对自然跌水复氧和自然沟槽复氧两种复氧方式的复氧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5m高的跌水,其复氧量在2.2mg/L-3.3mg/L之间,且由复氧数学模型得出复氧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沟槽的复氧效果与槽长呈正比关系,且4m沟槽的复氧量可达到3.0mg/L;试验得出跌水复氧的效果要优于沟槽复氧。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沧炼曝气池由原来的并联运行改造为串联运行的原理,特点,并经过运行证明,改造后的曝气池运行方式更加灵活,且其耐冲击能力,处理效果等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大庆30万t乙烯工程废水具有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波动大,可生化性强等特点,并进一步阐明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稳定并提高污水处理场运行效果的对策。稳定曝气池进水水质、均衡曝气池BOD污泥负荷,保持并提高污泥活性。  相似文献   

7.
土地处理技术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比较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土地渗滤处理系统、地沟污水处理系统、稳定塘系统、人工湿地4种土地处理技术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针对土地处理工艺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容易产生堵塞、系统的复氧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处理技术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比较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土地渗滤处理系统、地沟污水处理系统、稳定塘系统、人工湿地4种土地处理技术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针对土地处理工艺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容易产生堵塞、系统的复氧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合建式曝气池存在着处理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抗冲击能力差等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合建式曝气池改造主要从提高供氧能力和氧的利用率着手,并借鉴燕山、镇海、大庆等炼厂合建式曝气池改造的经验,对曝气池改造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UASB工艺在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能源环境保护》2007,21(6):44-45,51
某淀粉厂根据淀粉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选择了"UASB反应器 活性污泥曝气池 接触氧化池"处理工艺.UASB厌氧处理工艺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减轻了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处理压力,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合建式曝气池采用螺旋鼓风曝气技术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增加风量,改换部分高效曝气头,配合采用生物铁法等措施,推动合建池螺旋曝气技术的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解酸化+强化好氧+深度处理"的工艺技术方案开展印染废水小试研究。在工艺前端采用混流式和升流式两级水解酸化池,后续在曝气池投加活性焦载体,提高污泥浓度,强化好氧池处理能力,最后对生化出水加药混凝,并用生物活性焦滤池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适宜处理印染废水,处理效果达到处理提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绍兴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采用的是延时曝气工艺,生物氧化池是其核心工艺所在,在实际运行中,生物氧化池中溶解氧的数值波动大,较难实现稳定控制,通常采用滞后调整的控制方式,易造成能耗增加。为合理控制供气量,降低运行成本,利用欧洲的智能供氧技术,在经过小试的基础上,对二期其中一组生物氧化池进行中试,通过对几个月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溶解氧控制较为平稳,供风量有所降低,从而实现了安全供氧和经济供氧,推动污水处理厂的精细化操作向纵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昆明船舶公司生活区污水处理站采用改进型的A2/O工艺,直接利用其生活污水培养污泥,并随时观察和分析工艺中的微孔曝气池运行状况。结果表明:采用自然培菌的方法,通过近3个半月的污泥培养,顺利实现微孔曝气池的启动。其中,COD、NH3-N的去除变化反映了曝气池启动的进程,至曝气池启动结束,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8.4%、75.7%。  相似文献   

15.
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石渣-石膏湿法脱硫废水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悬浮物与COD较难去除,采用在中和池添加助凝剂与曝气池添加氧化剂的方法,可在沿用石灰石法脱硫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前提下达到对电石渣法脱硫废水的良好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实验并结合实际工程研究了一种新型组合式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氨氮负荷较高的污水。结果表明,简易曝气装置有效降低了人工快渗池的污染物负荷,保障了整个系统的出水水质。实际工程中,经过简易曝气池的预处理,人工快渗池的水力负荷可达2.5 m/d,降低了人工快渗系统的占地面积,出水COD、氨氮、总氮等指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曝气环节是活性污泥法的重要单元,也是能耗最大的单元,为污染物的好氧生化处理提供所必需的氧气。曝气控制的研究对于出水水质的提高和运营成本的节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曝气控制也越来越精细化。其中,传统曝气控制系统以反馈微调为核心,新型曝气控制系统包括以模型计算为核心的精确曝气控制和以规则推理为核心的智能曝气控制。针对上述控制系统的运作规律、实现方式进行综述;对现有的曝气控制系统进行评价,从控制参数、控制方式、硬件和软件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并对曝气控制系统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最优化理论,对推式曝气池的结构优化设计作了探讨。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优化结果比一般方法节省投产20%,而且随着曝气池规模的增大,节省增大。  相似文献   

19.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某印染废水的特点 ,在原有传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改造 ,将调节池改为水解酸化池 ,将活性污泥曝气池改为接触氧化池 ,在池内形成了合理的微生物分布 ,大大地改善了出水水质 ,使 COD、SS、硫化物、色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 2 2 %、10 %、36 .4%、2 5 %。既满足废水排放标准 ,又节约了土建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