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论述了开展地勘作业呼吸性粉尘监控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概况,并对地勘作业呼吸性粉尘监控技术研究对象、基础、内容、任务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对我国部分煤矿采煤工作面粉尘状况的调查,测试和煤矿粉尘粒度分布分析结果。通过测试分析证明,不同煤种的煤被外部能量破碎时,它的产尘量、产生的粉尘的粒度分布及粉尘中呼吸性粉尘含量不同;各种煤直接破碎产生的粉尘和矿井空气的浮游粉尘的粒度分布均符合罗辛——拉姆勒(Rosin——Rammlar)分布规律;采用一般常规防尘措施(如煤体注水、洒水、喷雾降尘等),对粒度较粗的粉尘有一定降尘效果,可改善粉尘作业环境,而对工人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呼吸性粉尘降尘效果不显著,造成矿井浮游粉尘中呼吸性粉尘含量增加。为此,今后防尘工作重点应加强对呼吸性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对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高的防尘措施,大幅度降低矿井中呼吸性粉尘.使煤矿尘肺病发病率有较大降低。  相似文献   

3.
随着冶金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接尘人员的增加,粉尘危害,尤其是呼吸性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日益突出。治理呼吸性粉尘必须对呼吸性粉尘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针对冶金工厂实际情况,经过现场实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了冶金工厂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的危害程度。建立了冶金工厂采用划分粉尘单元确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方法和采用餐尘危害程度分级评价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的方法。同时对国家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在冶金工厂的实旋提出了扩档建乩  相似文献   

4.
我国粉尘职业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以匀  吕琳 《安全》1998,19(1):4-7
我国各类工矿企业接尖人数超过千万。尽管工人的劳动条件比以前有很大改善,尘肺病得到一定控制。但是,由于粉生防治设备和技术、劳动卫生监督和管理、尘肺病识别和预测等方面的问题,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在患病人数、发病率、增长幅度方面居世界首位。特别是随着工业迅速发展,接尘人数增加,一些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经营者忽视劳动卫生管理,对防护资金投入极少,造成作业环境更为恶劣,使粉尘职业危害形势更为严峻。文中通过剖析一些典型行业和企业的粉尘职业危害,说明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粉尘作业环境改善较多,而众多的集体企业、中小型企业问题严重,乡镇企业和部分三资企业更加突出。文中特别指出呼吸性粉尘是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要防治尘肺,重点应加强对呼吸性粉尘的研究,以便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瑞华 《劳动保护》1989,(12):31-32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下力量尽量缩小粉尘控制空间,即把粉尘控制范围局限在作业场所人所活动的狭小区域内,控制措施集中于减少真正危害人体健康的呼吸性粉尘。实践证明,要求作业场所空间内各处全粉尘浓度完全符合卫生标准,不仅是无意义的,而且在现行技术上是不可能的。由此提出,对粉尘监测,强调监测所有作业者活动范围。内的呼吸性粉尘浓度;对防尘手段,强调规避措施,即从采矿巷道布置方面着手,使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活动空间成为无粉尘区域或低粉尘区域,避开高粉尘区域。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是正确的,因此,我国矿山企业现行的由专业人员固定某一地点…  相似文献   

6.
邝卫 《劳动保护》1998,(1):39-42
对呼吸性粉尘监测工作的再认识邝卫从对全尘监测改进为对呼吸性粉尘的监测无疑是一个进步,应该继续鼓励和推广包括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在内的呼吸性粉尘监测工作。但是,要把科学性与可行性结合起来,要从我国26万个千差万别矿山企业的实际出发,要允许企业依照有关法规...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质勘探行业粉尘作业的多样性 ,以及呼吸性粉尘检测结果作为指标 ,提出了对现有不同防尘措施的呼吸性粉尘控制效果评价的几种方法 ,并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8.
矿山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评价法研究侯祺棕(武汉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摘要]通过对矿山呼吸性粉尘实际危害程度评价法的研究,并经实例检验,推荐两种具有可操作性和足够准确的评价法,这对矿山呼吸性粉尘监测新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呼吸性粉尘,危...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呼吸性粉尘浓度和总粉尘浓度相关性的研究,得出呼吸性粉尘是总粉尘的一部分,且总粉尘是呼尘的3倍左右(算术平均值)。同时讨论了不同粉尘对人体危害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呼吸性粉尘浓度和总粉尘浓度相关性的研究,得出呼吸粉尘是总粉尘的一部分,且总粉尘是呼尘的3倍左右(算术平均值)同时讨论了不同粉尘对人体危害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试验呼吸性粉尘及防尘滤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呼吸性粉尘的概念,试验粉尘的基本要求,研究了试验呼吸性粉尘的制备方法,并对研制的滤料阻尘效果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朱华 《现代职业安全》2013,(11):114-116
粉尘是指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称为"生产性粉尘"。按照粉尘进入呼吸道的部位分为非吸入性粉尘和呼吸性粉尘。在许多作业场所,粉尘是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元凶。尤其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μm以下的粉尘,称为"呼吸性粉尘",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道的深部,如气管、支气管、无纤毛的细支气管及肺泡等区域。其中尤以粒径5μm以下,特别是2μm以下的粉尘,可以进入肺泡  相似文献   

13.
呼吸性粉尘监测是世界各国在控制粉尘危害方面采用的一种有效技术,目前国内的冶金行业正在推广试行呼吸性粉尘监测技术,以达到逐步取代原总粉尘监测技术之目的,然而在此项工作中还存在着监测方法与管理标准之间的混乱,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粉尘职业危害现状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性粉尘及其中的游离SiO2是导致尘肺病的主要原因。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的研究结果,根据我国国情,加强对呼吸性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同时,国内有关部门应尽早建立和完善呼吸性粉尘检测技术,加强监测制度和劳动卫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建立起使经济投入和治理效果最佳的科学评价体系,将尘肺病的发生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下  相似文献   

15.
以僵矿山推行呼吸怀粉尘监测新技术的实践,分析了矿山粉不作业的基本特征,根据我国劳动条件分级的基本理论和美国矿山局标准,探讨了以“SiO2浓度”参娄和呼尘在矿山粉尘作业中的分布为依据的《矿山粉尘作业分级》方法,可供矿山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矿山粉尘危害及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几国内呼吸性粉尘监测试点试验与国外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建立中国矿山呼吸性粉尘监测体系的设想。作者认为应健全国家,省及3级监测机构;采用个体呼吸性粉尘接触浓度测定方法,规定严格有序的检测程序与标准以及完善直接为监察工作服务粉尘检测战略。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尘肺危险环模型的结构、原理,并以尘肺危险环模型为基础,从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呼吸性粉尘监测与治理及呼吸性粉尘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尘肺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及防尘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呼吸性粉尘对矿井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对煤矿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炮掘工作面等进行分工种个体性的全尘和呼尘监测,测定了各工作面粉尘(全尘和呼尘)的浓度、粉尘分散度和SiO2浓度。其结果表明: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的方法更加真实可靠,更真实地反映了呼吸性粉尘对井下各操作工种的致病危害,测得的各工作面各工种的呼尘浓度均高于国家标准。通过数据的分析以及工人的建议,提出了一些新式的、有效的防尘措施来降低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肺泡区高沉积呼吸性粉尘动态疏散演化特性与机理,解决该类粉尘难以测定的问题,以贵州省内2座在建高速铁路施工隧道为研究对象,对风筒不同位置布局条件下隧道施工作业区内粉尘质量浓度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进行现场检测。根据隧道实际工况参数建立数值模型,利用有限元ANSYS-Fluent软件离散模式对粉尘质量浓度场和气流场进行求解计算。结果显示:模拟与实测结果之间相对误差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通风作业时,Ⅰ号隧道内粉尘疏散出现附壁运动效应,疏散运动的活塞效应较Ⅱ号隧道更为明显,试验中后期Ⅰ号隧道的总尘疏散效率高于Ⅱ号隧道;通风95 min后,Ⅰ号隧道内高沉积呼吸性粉尘出现大范围疏散,而Ⅱ号隧道在通风110 min后滞留粉尘颗粒数量逐渐降低。造成2座隧道内总尘与高沉积呼吸性粉尘疏散效率相背离的主要机理为:较大粒径的浮尘在螺旋状偏向卷积运动作用下更容易穿越台车进行疏散,而小粒径粉尘悬浮效应严重且长距离的随流运动使其疏散时间随之延长。对隧体微尘进行气固耦合动态演化模拟与机理分析,可为通风除尘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对进一步改善施工环境、保护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刘冲矿大量测试数据的解析,论证了矿山各工人群呼吸性粉尘浓度对数值遵从正态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人群呼吸性粉尘浓度测定值的采用与统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对正确推行呼吸性粉尘监测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