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事前预测分析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分析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对危险进行辩识、分析和控制,以达到在发生事故及损失之前,及时地控制危险。对危险的预测和控制重点应放在系统实际生产和操作运行之前的设计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2.
第三讲 安全检查表──发现潜在危险的有效手段安全检查是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它的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生产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和隐患,考察和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或消除危险,防止事故,保证安全生产。 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安全检查表是最基础的一种,它既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的一种工具,又是发现潜在危险因素的一个有效手段。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如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和预先危险分析等,都可用安全检查表做依据,针对查明的问题进行分析。还可以把上述几种方法分析的结果列入检查表中实施检查,以作防止事故的控制措…  相似文献   

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系统的核心是辨识组织存在的危险源,控制其危险,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系统有三个基本的危险控制程序,分别是闭环危险控制程序、开—闭环连锁危险控制程序和开环危险控制程序。这三个程序全面概括了系统的本质活动。1闭环危险控制程序闭环危险控制程序(见图1)的作用是对现在进行时状态的第一、二类危险源的控制。它通过三个路径来实现这种控制。1.1第一个路径如图1所示,虚线框内为三级控制区,其内有一个闭环危险控制路径。这个路径由输入、危险控制、输出、发现偏离、分析判断、纠正措施等六个步骤和四个依…  相似文献   

4.
电炉生产系统工伤事故控制技术,是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电炉生产系统的危险状况、事故原因和发生规律进行辨识、安全分析评价、危险控制和事故预测。应用信息论和控制论原理建立生产系统危险隐患分级反馈控制系统和各类标准安全检查表,对事故隐患进行跟踪检测和控制,并开发出多用途的安全分析和管理的计算机软件。此项目由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所和长城钢厂四分厂共同完成,获得了劳动部第三次劳动保护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它的主要内容为: 一、根据电炉炼钢的生产流程和工艺特点进行系统剖析,应用数理统计和归纳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5.
应用危险辨识分析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生产实际,对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危险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进行分级管理,为企业结合生产实际控制危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蒋峰 《安防科技》2004,(11):17-19
在进行建设项目劳动安全评价时,需要辩识系统的危险、有害性及其程度,预测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掌握其发生、发展的条件、规律,以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来控制和防止事故的发生,减少职业危害,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工业机器也属职业事故的重要危险源之一,在其设计时,有效地进行安全性分析是消除和控制工业机器中存在的固有危险的最佳途径。为此,推荐了一种用于工业机器的安全分析模式,并对已的安全分析方法进行了重点选择,将供设计使用的安全分析方法从百余种减少到11种,还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类,保供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业机器时,较方便地选择和系统地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一种工业上易于获取的阶跃响应模型,根据其预测控制算法对有约束的三容水箱系统进行模型预测控制。并编制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现,结果证明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特点,危险性较之其他行业大。因此,在化工生产中积极推行现代安全管理,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原理预先找出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事件出现的条件、可能导致的后果,并预先制定消除和控制这些事件的对策,能达到预防事故、实现系统安全的目的。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也称假设预测分析法(PHA,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是指在一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和维修等)前,对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通过假设提问的方法列出,然后对  相似文献   

10.
依据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工艺特点,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常用的几种危险性分析方法,利用这些分析方法,对企业进行危险性分析和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综合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控制生产系统的工伤事故,并采用系统辨识理论,辨识生产中的潜在危险和后果,定量评价潜在危险的危害程度和发生概率;综合应用数理统计、工程逻辑、故障树、事件树、管理失误和风险树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电炉炼钢生产的原料、冶炼、铸锭、天车、电气、机械等子系统进行了事故发生可能性的预分析和安全状况评价。据分析评价结果,结合生产实际和管理现状,制定了控制事故的综合技术对策,并开发了一系列适合于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实际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电工程建设过程的特点,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和系统辨识小子样建模新技术以及现代统计信息技术,建立了伤亡事故预测数据模型。此模型不仅可以用于水电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预测,还可以用于危险控制的定量管理。  相似文献   

13.
传统危险分析方法无法胜任对复杂的非线性社会技术系统的分析。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事故建模和过程(STAMP)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危险分析方法,它将安全视为系统的一种涌现特性,认为除了组件失效,组件间的非功能交互也是导致危险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定义系统危险、绘制安全控制结构、识别不安全控制行为、确定不安全控制行为起因等4个步骤完成危险分析过程。美国的空中交通态势感知尾随程序(ATSA-ITP)设计案例分析表明,STPA方法的组织形式有序,逻辑结构严谨,分析过程透彻。  相似文献   

14.
城市埋地燃气管道危险性SPA-Markov链评价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对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系统危险性进行动态评价及预测,为管理者提供更客观的、可靠的管理依据,将集对分析(SPA)理论和马尔科夫链相结合用于城市埋地燃气系统的动态评价中。针对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系统存在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的特点,提出集状态评价和预测分析于一体的城市埋地燃气系统动态危险性评价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SPA的多元联系数对系统的危险等级进行划分,运用马尔科夫链的遍历性,并将结果与集对势相结合,预测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系统最终的危险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初始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sAnalysis,简称PHA)是系统设计阶段中最初阶段的分析,也是定性地评价系统内危险因素以什么危险状态存在的分析,其目的是判别系统内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本文对初始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运输系统中的危险辨识及其安全控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笔者将运输系统的危险分为两类 :固有危险、变动危险 ;并给出两类危险的定义 ;对构成两类危险的因子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提出辨识运输系统两类危险的基本方法 ,即静态辨识法和动态辨识法 ;对两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及条件进行了初步界定。在对运输系统进行危险辨识的基础上 ,就如何运用控制论的理论与方法解决运输系统的安全控制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系统安全状况的恶化实际上是系统中危险因素失控的结果。保证系统安全的核心任务是对系统危险因子进行控制。就运输系统而言 ,对系统变动危险因子的控制要比固有危险系统困难。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水电工程建设过程的特点,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和系统辨识小子样建模新技术以及现代统计信息技术,建立了伤亡事故预测数学模型.此模型不仅可以用于水电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预测,还可以用于危险控制的定量管理.  相似文献   

18.
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中,人们已经研究了数十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但是只有管理疏忽和危险树(MORT)这种分析方法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管理缺陷上。而当前建筑业中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最本质的原因是管理上的原因。笔者试图用MORT分析方法,将当前建筑业中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管理上的缺陷发掘出来,以期找到控制重大伤亡事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计算过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事故后果的风险评估方法是国内外进行安全评价和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的基础方法之一。本文基于危险化学品种类和危险装置类型,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和相应事故后果计算模型的选择方法进行了阐述,针对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后果计算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对本文提出的事故后果分析方法进行了实例应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安全评价或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工艺安全管理系统,其中工艺危害分析是工艺安全管理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对通常采用的故障假设/检查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保护层分析五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它们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时机。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法比较容易使用,适用于工艺的初次评估;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适用于高危险性工艺中的工段、组件或单元操作的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可以非常系统、全面的对工艺进行分析,是最有效的工艺危害分析方法。保护层分析方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通过分析系统中各个防护层的失效概率来评估潜在事故的危险性,并与可接受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防护系统防护性能的判断。通过对分析方法的比较可以指导化工企业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来进行工艺危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