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概述 白银公司深部铜矿是一座由露天开采转入井下开采的大型井下矿山,主要采矿区域分布在原露天矿1~#采场边坡和坑底。采矿方法主要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空场采矿嗣后尾砂胶结充填法。无底柱采矿法分段高度10m,阶段空场采矿嗣后尾砂胶结充填,采场  相似文献   

2.
溜井堵塞被称为矿山的“喉癌”,检查和处理溜井堵塞被称为“虎口拔牙”,而有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矿石过挤压悬拱的检查与处理又被称为“虎口夺食”。以往,有的矿山因检查处理方法不当,一些人被夺去生命,成为矿山的老大难问题。为了确保检查人员的安全操作,我们研制了一种操作简单、照距远、光照度大、照射面宽的采场观察镜(亦称矿用观察镜)。这种观察镜不但适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矿石过挤压悬拱的检查,还适用于溜井堵塞的检查,也适用于矿(料)仓悬拱检查。 采场观察镜主要由平面镜、汽车灯、托架和照明变压器构成,如图1所示。照明变压器与…  相似文献   

3.
充气密闭是一种充气的柔性容器,作巷道密闭具有传统密闭同等的功用,而且安设和拆卸简便、迅速,能重复使用,还能承受一定的爆破冲击波。在某些采矿方法,例如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采场进路通风中,可用以有效地密闭大量暂时不作业的、贯通爆堆而又临近爆破地点的进路,防止新鲜风流漏失。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我国冶金矿山冒顶片帮事故占井下事故总数的20%~30%,有色矿山为32.27%。在国外,加拿大矿山冒顶片帮事故占32%,日本占16%。可见预测预防矿山冒顶片帮事故意义重大。利用测定岩石位移量来监测矿山顶板稳定性的仪表,国外有简单的机械式目察报警装置、岩体位移监测仪,也有参数自动化记录的监测仪表,70年代起还广泛使用激光和红外线探测巷道和采场表面的位移。国内用  相似文献   

5.
浅孔留矿法是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急倾斜薄和中厚矿体的常用采矿方法。这种采矿法的特点是工人直接在矿房中大暴露而下作业,采用浅孔爆破落矿,自下而上的分层回采,每次采下的矿石靠自重放出三分之一左右,其余暂留在矿房中做为继续作业的工作台。采场布置如下图。  相似文献   

6.
铀矿地下开采中,采场是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产生氡和氡子体的主要地点之一。目前控制氡及其子体行之有效的方法仍然是通风,因此搞好铀矿采场的通风,对保护矿工身体健康,促进铀开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下铀矿山常用的采矿方法主要有充填法、崩落法和留矿法。其中充填法采场约占产量60%,崩落法采场约占30%,留矿法采场近年有增加的趋势。本文根据这三类采场氡析出的特点,结合近年来科研生产的经验,试图对这三类采矿方法的采场通风降氡经验加以总结,以促进采场通风降氡技术的发展和采场通风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场,又称回采工作面,它是井下作业环境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据统计,冒顶是矿山工伤事故中最多的一类,而70%的冒顶事故发生在采场。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与顶板管理不善有关。为了预防冒顶。必须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回采工作面顶板及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回采工作空间和处理采空区,主要对象是顶板。因此,了解顶板的性质和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是搞好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前提。 回采工作面顶板,按垮落性质及其与煤层的相对位置,可分成三类。一是伪顶,一般是碳质页岩,直接…  相似文献   

8.
采用崩落法开采的高硫发火矿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高温高压有毒气体带着干粉尘喷出的事故为数不少。铜陵有色金属公司铜官山铜矿,用竖分条(分段)崩落法开采的松树山矿区,1970~1974年间曾发生10余次气喷事故;黑龙江西林铅锌矿(用深孔崩落法开采)和广西大厂矿务局铜坑锡矿(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分别于1987年8月和7月发生了类似的事故。可见气喷事故是崩落法开采高硫发火矿床的一个较普遍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矿山冒顶、片帮事故致死人数占全国事故死亡人数的19.8%。凤凰山铜矿在采用联合护顶之前,采场片冒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占伤亡总人数的39%。可见矿山片冒事故之严重。为此,凤凰山铜矿从7982年起,采用长锚索与短锚杆、桁架锚杆联合护顶措施,同时采用光面爆破以减轻对顶板岩层的破坏,从而杜绝了因冒顶片帮而造成的死亡事故。  相似文献   

10.
<正>在采矿生产活动中,顶板事故是最常见的事故,引发顶板事故的原因有:1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采矿方法不合理,采掘顺序、凿岩爆破、支架放顶等作业不妥当,是导致这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2缺乏有效支护。支护方式不当、不及时支护或缺少支架、支架的初撑力与顶板压力不相适应是造成此类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3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在顶板事故中,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事先缺乏认真、全面的检查,疏忽大意,没有严格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浅孔留矿法是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急倾斜薄和中厚矿体的常用采矿方法.这种采矿法的特点是工人直接在矿房中大暴露面下作业,采用浅孔爆破落矿,自下而上的分层回采,每次采下的矿石靠自重放出三分之一左右,其余暂留在矿房中做为继续作业的工作台.采场布置如下图.矿房全部回采完毕,暂留在矿房中的矿石进行大量放矿.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浅孔留矿法是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急倾斜薄和中厚矿体的常用采矿方法。这种采矿法的特点是工人直接在矿房中大暴露面下作业,采用浅孔爆破落矿,自下而上的分层回采,每次采下的矿石靠自重放出三分之一左右,其余暂留在矿房中做为继续作业的工作台。采场布置如下图。矿房全部回采完毕,暂留在矿房中的矿石进行大量放矿。然后用其它方法回采矿柱和处  相似文献   

13.
对丰山铜矿的矿岩进行声波特性研究,依据声波特性参数将矿岩的稳定性分为3类,并建立了相应采场安全性的声学监测措施。利用声波特性可以实现对岩石的稳定性进行快速判断,并以此选择采矿方法、优化采场的结构参数及支护方式。通过对井下工作面长期的声发射特性参数的监测,初步确定了丰山铜矿岩石破坏的声发射特性参数的判据。并根据观测到的声发射特性参数时间序列,应用灰色理论模型来预报采场冒顶、片帮事故,通过对多个采场的成功预报,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应用声波技术和声发射技术进行开采过程的安全预报是一种新的思路,对指导地下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公司1971~1986年共发生工伤事故3090起,死亡29人、重伤142人、轻伤2965人次。其中冒顶片帮是死亡、重伤人数最多,危害最大的事故(死亡9人,占31%;重伤40人,占28.2%;轻伤278人,占9.4%)。现将我公司历年发生的43起冒顶片帮事故作一简要的统计分析。一、事故原因分析 1.物质技术和管理的因素据统计,由物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冒顶片帮事故的伤亡,在冒顶片帮伤亡人数中,死亡占77.8%,重伤占42.5%。这些因素主要是: (1)爆破办法不当:井下巷道和峒室,多年来一直沿用小打眼、多装药、不用炮泥填塞(有的甚至用炸药填满炮眼)的爆  相似文献   

15.
煤采动后,其上覆岩岩体失去支撑,未采动前的原始应力的平衡状态就遭到破坏.由于重力作用,岩体必有下落的趋势,再加上复杂的地质构造和采、掘放炮的震动,势必又加速顶板下沉变形,潜伏着冒顶片帮的隐患.福建煤矿事故中,顶板事故最为严重.据福建煤矿史志资料,冒顶死亡人数,占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50%以上.其中,老顶周期性来压造成的大冒顶,死亡人数极少,福建自1958年建煤矿以来,仅有一例大冒顶死亡事故,且仅死亡一人,而其他都是局部性冒顶造成的伤亡.  相似文献   

16.
煤采动后,其上覆岩岩体失去支撑,未采动前的原始应力的平衡状态就遭到破坏。由于重力作用,岩体必有下落的趋势,再加上复杂的地质构造和采、掘放炮的震动,势必又加速顶板下沉变形,潜伏着冒顶片帮的隐患。福建煤矿事故中,顶板事故最为严重。据福建煤矿史志资料,冒顶死亡人数,占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50%以上。其中,老顶周期性来压造成的大冒顶,死亡人数极少,福建自1958年建煤矿以来,仅有一例大冒顶死亡事故,且仅死亡一人,而其他都是局部性冒顶造成的伤亡。  相似文献   

17.
丰山铜矿北缘采区采用点条柱水平分层尾砂充填法开采。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矿岩稳固性差,工人直接在大面积暴露顶板下作业,因此冒顶片帮伤害事故频繁。1988年5月就曾发生一次较大面积(占采场面积的2/3)的顶板冒落,使正在作业的6人全部遇难。  相似文献   

18.
(五) 加强顶板管理 防止冒顶事故 问:煤矿冒顶事故既多又严重;原因何在? 答:我国煤矿冒顶事故较多。据1953~1979年间的资料分析,煤矿生产事故伤亡人数中有38%是出于这类事故。 冒顶事故如此严重是有原因的。从客观上说,我国煤矿95%以上是地下开采,煤层被采后,悬露顶板就要塌落  相似文献   

19.
梅山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每个回采分层需要建筑密闭和调节风窗等通风构筑物,在回采进路内要安装局扇和风筒等通风设施。由于采场回采中深孔爆破和工作面破碎大块的二次爆破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使密闭和局部通风设施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分层内风流紊乱,回采工作无新鲜风流,作业卫生条件很差。为此,我们对采场爆破冲击波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影响冲击波大小的主要因素,提  相似文献   

20.
杨大明 《劳动保护》2006,(10):88-89
金属与非金属矿山是指开采金属矿石、放射性矿石以及作为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包括黑色金属矿山、有色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化学矿山、建材矿山等)和其他矿山。我国现有金属与非金属矿山超过11万处,小矿多、分布广,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较低,在全国工矿企业中,伤亡事故仅次于煤矿,居第二位。金属与非金属矿山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实施金属与非金属矿山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是一项重要措施,是建设本质安全型矿山的基础保障。实施安标的必要性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制度是对涉及矿山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