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氮氧化物通常包括 NO、N_2O、NO_2、N_2O_3、N_2O_4及 N_2O_5等稳定的氮的氧化物。但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来看,主要是 NO 和NO_2,一般所说的氮氧化物 NO_x,主要就是这两种。近年来研究 NO_x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表明,其毒性明显地超过了 CO 和 SO_2,其危害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因而,对 NO_x 污染控制愈益重视。NO_x 污染控制方法,通常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2.
冯鑫  赵剑强  代伟  赵倩 《环境工程》2019,37(12):1-5
实验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n/A/O)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亚硝酸盐反硝化聚磷过程中NO和N_2O的积累和释放特征,以及不同pH值(6. 61和7. 37)对NO和N_2O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亚硝酸盐反硝化聚磷过程存在高浓度NO和N_2O的积累,积累的NO对亚硝酸盐还原过程和NO还原过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液相积累的NO导致溶解氧(DO)的升高,且NO和DO存在显著相关,推测一部分NO在反硝化过程中通过歧化反应生成N_2和O_2。pH值为6. 61和7. 37下,反硝化过程NO的释放因子分别为0. 86%和0. 58%,N_2O总产生量分别为30. 65,21. 24 mg/L。NO积累可能与厌氧期电子积累有关,N_2O积累主要与游离亚硝酸(FNA)抑制N_2O还原酶Nos活性有关。高pH值可有效减少NO和N_2O的产生和释放。  相似文献   

3.
固定污染源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随着进口仪器在环境监测领域使用的普及化,在很多分析领域中都使用到进口仪器,环境监测就是其中一个领域。由于国内与国外评价标准不统一,所以在固定污染源烟气监测过程中遇到需要将二氧化硫(SO_2)和氮氧化物(NO_x)的体积浓度(ppm)转换为质量-体积浓度(mg/m~3)的问题。本文以实例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4.
土壤过滤净化氮氧化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考察了土壤类型、进口浓度、温度和过滤气速对净化氮氧化物废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过滤能够有效削减NOx 污染 ,对NO2 的净化效率可达 90 %以上 :肥沃土壤的净化效率明显高于贫瘠土壤 ,适宜作为过滤介质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 ,净化效率基本随着进口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当进口浓度高于 2mg m3时 ,净化效率基本稳定在95 %左右 ;温度的升高对提高去除率是有利的 ,而且对延长土壤滤池有效使用时间有很大帮助 ;在实验范围内气速的提高对NO2 去除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_x)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_2),当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和存在时间达到对人、动物、植物,以及其他物质产生有害影响的程度,就将形成污染。大气中还有其他形态的氮氧化物,如氧化亚氮(N_2O)和三氧化二氮(N_2O_3)等,由于它们含量少,对其生物学作用研究不够,所以本文主要涉及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相似文献   

6.
氧化氮和光化学氧化剂自然界中的天然氮氧化物(NO和N_2O)约为990×10~6吨/年,主要来自火山爆发和细菌的活动。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排放量约为48×10~6吨/年。 NO_x和其他污染物反应后生成二次污染物,即光化学氧化剂,其主要组分是NO_x、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这些组分与其他许多有机污染物一起形成光化学烟雾。NO_x和光化学氧化剂与SO_2一样,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业锅炉尾气中高浓度氮氧化物的脱除问题,以一套四级串联填料塔为主体反应器,采用前置漂白粉氧化、后置尿素吸收的方式,对高浓度氮氧化物进行湿法脱除,总脱硝效率达到88.5%,并对气速、液气比、溶液p H、物料浓度、初始氮氧化物浓度等工况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日本巴韦日立公司根据最近社会上对降低NO_x的要求,开发了以实验燃烧炉为主体的低NO_x燃烧器,本文就液体燃料燃烧作一介绍。 (一)燃烧型NO_x和温度型NO_x 众所周知的氮氧化物有下列几种。 NO(一氧化氮);NO_2(二氧化氮);N_2O(氧化二氮);N_2O_3(三氧化二氮);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工业排放氮氧化物(NOx)对大气造成的污染,需要去除难溶性的NO。活性氧簇(ROS)可以将NO氧化为水溶性NO_2,超重力机可以强化气液传质效果。结合二者的优势,文章提出了一种在超重力环境下利用ROS氧化去除NO的方法。研究了吸收液pH值、转速、温度、气液比、气体浓度、吸收液循环对NO脱除率的影响,并对吸收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20℃,H_2O_2浓度为1 mol/L,H_2O_2溶液pH为13,超重力机转速为1 200 r/min时,NO的脱除效率最好。当NO体积浓度为500×10~(-6),气液比为100时,NO的脱除效率可达96%。NO最终变为NO_3~-存在于液相中,且该吸收液可以用于同步脱硫脱硝。  相似文献   

10.
以某污水处理厂好氧曝气池为研究对象,利用N_2O和NO在线检测仪,监测好氧池不同空间位置处N_2O和NO的释放量,考察了氮素浓度、溶解氧及p H值对N_2O和NO释放量的影响.该污水处理厂好氧池DO浓度在0.24~1.12mg/L之间,且大多处于0.6mg/L左右,较低的DO导致NO2--N浓度沿水流推流方向不断积累;相应的,N_2O和NO释放量沿水流推流方向不断升高,并于好氧池末段达到最高值.NO释放NO2--N量与浓度显著正相关,N_2O释放量与NO2--N浓度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没有NO显著.基于空间检测数据估算获得该污水处理厂N_2O释放量占进水NH_4+-N比例为6.34%~8.83%,NO释放量占进水NH4+-N比例为0.033%~0.034%.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数值模拟了1 025 t/h四角切圆煤粉炉内的湍流扩散燃烧,分析了空气过量系数对炉内烟气速度、烟气温度和氮氧化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过量系数会对炉内流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温度场分布均匀性产生显著影响。煤粉炉膛最佳空气过量系数为1.07,此时炉内温度场、速度场和浓度场的分布可使燃烧中间产物HCN和NH_3较好的将燃料型NO还原为N_2,来充分发挥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排放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或现场化学吸收的2种方法来去除气流中的NOx.结果表明,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反应器内的CuO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NO的还原反应;相对于催化还原NO而言,脉冲电晕作用下能有效地降低NO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当催化剂为CuO,脉冲电压为18kV,反应温度为200℃,还原剂为1%CO及NO进口浓度为719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非热等离子体结合现场化学吸收方法,是一种在常温下从气流中净化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NO的去除率远远高于反应器内没有吸收剂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应器内的Ca(OH)2吸收剂通过与NO的氧化产物NO2或NO3的吸收反应促进了NO的去除.当反应器内有Ca(OH)2吸收剂存在时,在脉冲电压为18kV,O2浓度为2%及NO进口浓度为1 050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13.
基于武汉市1990—2014年空气污染物(SO2,NOx/NO2,TSP/PM10)年均值浓度数据,采用Daniel趋势检验和空间统计方法研究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异。研究发现武汉市近20年SO2浓度变化平稳且满足国家二级标准限值,而氮氧化物(NOx/NO2)浓度显著上升并超过标准限值,颗粒物(TSP/PM10)浓度虽然有下降趋势,但依然未达到标准限值。武汉市近10年SO2污染空间变化最明显,重污染区域由城区向郊区转移;NO2污染空间差异最显著,二环线内监测点NO2浓度一直高于二环线外且平均高9.2%,而二环线内监测点SO2、PM10浓度低于二环线外。  相似文献   

14.
一组不同变质程度的氮含量和挥发份含量各异的煤在小型的流化床燃烧器中于各种温度和氧/燃料比条件下燃烧。将燃料氮转化为NO和N_2O的百分率与煤的性质和燃烧条件进行了比较。燃料氮转化为NO和N_2O的转化率随温度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但燃料氮转化为N_2O和NO的联合转化率却恒定在50%。脱挥发份煤的燃烧表明,燃料氮的氧化与挥发份和煤中总氮的相关性较小。石灰石和白云石增加了NO排放量,但却减少了N_2O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正> 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绝大部分是NO,有人认为:排入大气中的NO能迅速地转化为No_2。NO向NO_2的转化是光化学烟雾的开端。目前,国内尚未规定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统一测试方法。为此我们建议:烟气中以NO为主的氮氧化物,可采用碱性过氧化氢作为  相似文献   

16.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Ag-ZSM-5选择性催化还原NO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价了Ag-ZSM-5分子筛催化剂选择性还原NO的活性,并运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NO在该催化剂上的选择性还原机理.结果表明,以丙烯为还原剂,有O2(3.6%)存在时,Ag-ZSM-5有良好活性,在773K时N0还原成N2的转化率达68.8%.基于漫反射红外光谱,认为N0还原为N2的过程中,NO以NOx吸附态形式与丙烯的活化物种CxHy或CxHyOz反应,生成有机-氮氧化物(R-NO2或R-ONO)中间体,再进一步反应,最终生成N2;催化剂表面形成有机-氮氧化物是关键步骤,Ag的作用是促进形成NOx,O2 的作用是促进C3H6活化及NO转化成Nox,并且O2是有效产生有机-氮氧化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多生态类型湖泊N_2O生成与排放的空间异质性给准确地估算湖泊N_2O通量及评估湖泊N_2O排放的重要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关多生态类型湖泊N_2O生成与排放特征及内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对夏季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水-气界面N_2O通量、水体溶存浓度以及水-土界面N_2O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及室内分析,并针对影响N_2O生成与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室内微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夏季水-气界面N_2O通量、水体溶存N_2O浓度及水-土界面N_2O通量大致上呈现为挺水植物湖区藻型湖区沉水植物湖区,水-气界面通量分别为(115.807±7.583)、(79.768±1.842)和(3.685±0.295)μmol·(m2·h)-1;水体溶存N_2O浓度分别为:(0.051±0)、(0.029±0.001)和(0.018±0)μmol·L~(-1),水-土界面通量分别为:(178.275±3.666)、(160.685±0.642)和(75.665±1.016)μmol·(m2·h)-1;空间差异原因可归结为生长的植物以及水体中无机氮浓度的差异.水-土界面微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硝酸盐及有机碳源可以显著增加沉积物N_2O生成潜力,而上覆水中高浓度NH+4-N会抑制沉积物N_2O生成,随温度升高,沉积物N_2O生成速率显著增加,这表明夏季水-土界面N_2O的生成与排放主要受硝酸盐及有机碳的限制,同时也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氮氧化物排放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增压共轨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进行了氮氧化物排放特性研究.对DMCC模式下NO x、NO、NO2等排放与纯柴油模式的对比分析表明:DMCC模式下的NO x排放比原机模式平均下降10%以上,NO平均下降幅度超过40%;采用DMCC模式后,NO2排放量都有明显大幅度的升高,并且NO2/NO比值呈现显著增大,平均高达10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进口空气质量监测仪器验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进口仪器为例,以进口空气质量监测仪器验收方法的规范化率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仪器检验的规范化方法。首先,以下TE42C型NO-NO2-NOx分析仪和PM10采样仪为例进行具体说明,然后给出了规范化验收的一般步骤。并且给出了在进行仪器验收时所用的专门设计的记录表格。该方法不仅可用于进口监测仪器的验收,同时可用于其它监测与分析仪器的常规性质检。  相似文献   

20.
黄立维  松田仁树 《环境科学》2006,27(10):1941-1945
采用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或现场化学吸收的2种方法来去除气流中的NOx.结果表明,非热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反应器内的CuO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NO的还原反应;相对于催化还原NO而言,脉冲电晕作用下能有效地降低NO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当催化剂为CuO,脉冲电压为18kV,反应温度为200℃,还原剂为1%CO及NO进口浓度为719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非热等离子体结合现场化学吸收方法,是一种在常温下从气流中净化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NO的去除率远远高于反应器内没有吸收剂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应器内的Ca(OH)2吸收剂通过与NO的氧化产物NO2或NO3的吸收反应促进了NO的去除.当反应器内有Ca(OH)2吸收剂存在时,在脉冲电压为18kV,O2浓度为2%及NO进口浓度为1 050 mg/m3条件下,NO的去除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