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中国地磁图》和我国地磁台网资料分析研究了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强震前的地磁场变化,给出了有利于渤海地震发生的中长期背景性异常及变化磁场的短临异常变化图形。中国地磁图展示了几年乃至十年尺度的地球基本磁场的大区域变化特征以及与我国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的联系,显示了渤海地震前的背景性异常。地磁变化场垂直分量“低点位移”及幅相法异常则显示出渤海地震前华北地区出现的小区域的短临地磁异常。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1979年7月9日溧阳六级地震前地磁台网所观测的地磁场异常变化,并根据构造磁效应理论探讨了地震时震源断层面的破裂特征,还粗略地讨论了这个磁异常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地磁幅相法的瞬时差幅度与地磁Z分量日变幅差值一样具有年变规律,应在分析震前异常时消除,并视被处理资料长度及在年变周期中所处的位置,采取不同方法消除年变。应用线性去倾技术处理了1990年2月10日江苏常熟Ms5.1级地震前连云港与常熟及连云港与溧阳的地磁幅相法瞬时差幅度,成功地提取了震前异常。  相似文献   

4.
研究认为:虽然此次南黄海6.1级地震距江苏地磁台网较远,但南通台的F21测值在震前仍有历时约22个月的信度较高的异常,同时存在幅相法异常,然而希望据此做出准确的地震三要素的预报难度仍是较大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了山东及河南台网1981年1月至1983年11月临沐、莒县、菏泽、林县,浚县等廿多个台站记录到的一百五十多个地震的资料,研究了1983年11月7日菏泽地震前波速比的异常变化。除用一般统计方法进行处理之外,特别使用了模糊数学方法来识别波速比的前兆异常。本文结果表明,菏泽地震前,即1982年1月至1983年10月波速比出现异常变化,异常区最大线度约220公里;波速比异常的时空特性与我国其它地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结合重力资料分析认为,江苏地磁异常亦与下扬子地幔流应力场活动相关。南黄海Ms6.1地震前地磁异常有呈象限分布的规律,并有发生于地磁正负变化梯度带附近的特征;重力变化打破年变规律,出现大于区域场的负异常,且呈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7.
应用江苏地磁台站Z分量整点值资料,研究了江苏地区Z分量整点值的相关性及在江苏地区地震预报中的作用,给出了该法在江苏地区的异常判据指标,并应用该指标提取了1990~1997年的三个异常,其中两个异常有地震对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台网密度、观测资料质量及中强以上地震前兆展布范围内的异常数等5个方面作为评定一个地区前兆观测台网监测能力的主要依据,用罗咏生等给出的通用计算方法,对我省前兆观测台网的监测能力作定量的分析与评定,认为,我省现有前兆台网对于5—6级中强地震的监测能力属 B 类;前兆观测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分布是不均匀的,苏南略强于苏北和沿海地区。对于5—6级中强地震,苏北和沿海地区只能提供少量的异常,而且异常的可靠性较低。文中还用相同的计算公式、计算参数和评定方法对现有台网的观测资料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台网监测能力比现有台网监测能力提高一个类别。  相似文献   

9.
随着观测数据的积累和地磁谐波振幅比方法的推广,近些年积累了丰富的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震例,但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的识别困难,而"形变速率累加方法"对异常数据进行积分计算,更加易于异常的判定和异常指标的提取。基于此,使用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临汾台、湟源台和成都台地磁分钟值数据,计算得到各台地磁谐波振幅比南北向和东西向6个周期共计12条时间序列变化曲线,再运用速率累加方法对地磁谐波振幅比南北向和东西向各周期的计算结果进行二次计算,得到6条各周期的速率累加时序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①临汾台、湟源台和成都台三个台站地磁谐波振幅比速率累加方法计算结果分别在2016年山西运城4.4级地震、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和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出现异常,其异常表现为:6条速率累加曲线(6个周期)至少有2条出现超过1年以上的持续下降或水平波动变化(持续上升变化为正常);②速率累加方法使得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更易识别、异常特征的统计更加准确,且与原有的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判别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福建地区五个地磁台站的急始型变化事件与湾扰型变化事件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地磁短周期垂直分量变化ΔZ 的空间分布,分析了短周期变化异常的频率特性,并应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泉州台的转换函数,给出了泉州台Wiese矢量及其逐年演变情况,探讨了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与地热异常和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江苏地区自1978年起,已陆续建成地磁绝对观测台近廿个,各台点距一般五十公里左右,其空间分布也较均匀,台站主要任务为每日定时观测地磁场总强度与垂直分量。用地磁总强度F、垂直分量Z及水平分量H(由F、Z求出)的准静日年均值,按Harder等提出的曲面样条函数计算地磁各量于各年度的空间等值线分布及沿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等梯度线分布,结果表明江苏大部份地区地磁场的空间分布符合正常场的特征。这对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和地震预报探索是有利的。本文尝试用消去正常场的办法来突出局部磁异常,所得到的南京地区局部异常区和以往的地磁及地质研究工作的结论比较吻合。无疑,在地震预报研究及其它磁测资料通化等工作中,都应注意到局部磁异常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正> 本文利用天津地震台网的徐庄子台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震以后到1977年6月的地震波记录资料,作了地震波速度比、振幅比以及初动半周期随时间变化的一些工作,分析研究了唐山大震后两次6级以上强余震的地震波前兆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 盐城地震台地处苏北中原。台站位置是:N33°22′03″,E120°07′40.6″;地磁房建于第四系覆盖层上,磁房是用磁化率较低的石灰岩砌成;仪器房年温差<30℃,日温差<0.5℃;符合观测规范要求。地磁场Z分量观测始于1979年,工作一直正常。 1990年2月10日常熟5.1级地震前及1987年2月17日射阳5.1级地展前盐城台地磁Z分量极小值时间变化皆有异常变化。异常的主要表现是地磁Z分量极小值时间滞后,通常在盐城这样的纬度地区,地磁Z分量极小值出现时间是11时到13时。但是从1  相似文献   

14.
用江苏盐城台与浙江杭州台组成台组 ,应用线性去倾及二次去倾的幅相法提取了临震标志指标 ,对上述两台站的 8年地磁Z分量日变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对江苏地区ML5 0以上地震有较好的映震关系且标准值L一直保持在一个固定值 ,其标志体系受人为干扰较小 ,异常的可信度较高 ,但虚报、漏报率有待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利辛县张村镇 1 999 1 2 3 0发生M4 1地震 ,震前数日省流磁测量组在皖北进行了 1 999年第 4期流动地磁测量。运用Sδf方法分析此期流磁资料 ,可见明显异常。震后 ,异常恢复。分析认为 :Sδf方法在运用流磁资料作短期地震预报方面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全国地震观测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利用震例资料的研究结果和1989年10月为止的台站资料对全国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进行了评定,从而为全国台网和区域台网调整、优化布局提供了基本技术原则及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98年临猗5.0级地震前Q值的前兆异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了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在87(203之间,震后Q在67~164之间,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了明显的高Q值异常,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发生MS6.1级地震.本文研究了上海佘山、武昌、安徽蒙城地磁台资料.上海佘山台的地磁总强度F、垂直分量Z,在南黄海MS6.1级地震前(1996年5~7月)存在明显地磁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82年-1987年的高精度流磁资料,研究了该期间内山东及邻区的中强地震前后地磁总强度变化,发现地磁总强度变化与中强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文中初步给出了中强地震前后地磁总强度变化的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利用山东省地震台网的地震资料,分析研究了鲁南地区1991~1995年地震波速比的时空变化、地震活动性参数及加卸载响应比。研究发现苍山5.2级地震前,该地区的波速比时空变化出现了明显的低值异常;地震活动出现3、4级地震集中;应变能释放速率加速、转平;加卸载响应比在震中及邻近区域出现高值等明显异常,并分析了某些异常的发展及转化过程,提出了某些短临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