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供水管线震害量化参数--渗漏面积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分析管线破坏状态对震后供水管网功能的影响,首先需要对管线的震害状态进行量化。建议用管线渗漏面积标定管线的破坏状态。在管线震害分析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震后管线渗漏面积的计算方法,为进一步进行供水管网抗震分析和设计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震后特殊供水状态下的供水管网水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供水管网的抗震性能,是指供水管网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满足震后城市特定用水需要(需水量和水压)的能力.在地震作用下,供水管网中的埋地管线破坏位置多隐蔽、分散,加上震后救灾力量的局限和救灾活动的迟滞,难以迅速发现并隔离受轻微和中等震害的管线.另一方面,为了控制震后次生火灾的蔓延,又必须保证主干供水管网持续供水.在震后维修期间,供水管网处于特殊的供水状态--带渗漏供水状态.为了评价城市供水管网的抗震能力,需要进行震后特殊供水状态下供水管网的水力分析.给出了震后带渗漏供水管网的水力分析模型和程序结构,同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供水管网为例,演示了震后供水管网水力分析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致渗漏供水管网,提出了一致点式渗漏模型,使单点渗漏与整个管网的渗漏水平协调。在同一渗漏水平下,比较了不同渗漏模型和不同压力指数下,管网水力状态的变化。分析表明:节点水压对渗漏模型没有管线流量和渗漏流量那么敏感;渗漏模型中的压力指数对管网水力状态的影响不大。两类渗漏模型对直接连通水源的管线渗漏非常敏感;当直接连通水源的管线渗漏时,管网渗漏将集中到这几根管线上,与管网一致渗漏假定不符。在模拟管网一致渗漏时,需要先排除直接连通水源的管线的渗漏。  相似文献   

4.
关于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沈晓娟  徐向阳  崔韩 《灾害学》2007,22(1):134-137
从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城市非常供水的原因。构建了城市应急供水系统的框架,将其分成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部分,并阐述了工程措施的类型和实施方法,以及非工程措施的各项应急机制,对建立、健全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供水系统在给定地震烈度下受灾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给出了地震后生命线工程系统受灾程度的一个定义。文中利用不同地震烈度下地下管道的统计震害率,并通过经验判断,确定各供水节点之间管道破坏的数量.根据震后各地下管段接头或管体本身对三种不同破坏状态的隶属度,判断管道破坏的位置和破坏的状态。在进行供水系统流量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各供水节点的服务状态。最后根据系统受灾程度的定义,计算供水系统的受灾程度。本文既利用了震害统计资料,又综合应用了理论分析得到的对三种不同破坏状态的隶属度。较科学地给出了供水系统地震后受灾程度的分析方法。同时还给出了生命线工程抗震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6.
天津开发区供水系统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天津开发区供水系统作为实例,研究了地震作用下该系统的震害,及震后供水功失效状态。实例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最新研制的供水系统地震反应分析软件(SPAWGIS)是可靠的。同时还证明,该软件所基于的方法,包括震害预测专家系统及失效流分析等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城市供水系统不同子系统结构功能关系的高度关联性及水流流向的单向性特征,将风险传播理论用于供水系统风险分析研究。通过对供水系统风险传播条件和传播基本模式的分析,建立了供水系统风险传播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供水系统风险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不同子系统面临的风险,基于风险传播递归算法逐级计算,最终得到供水系统的总风险,很好地解决了供水系统总体风险评价的系统性问题,可用于设计或改造供水系统时的风险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日本神户市的水道耐震化项目考察为基础,对该市应急供水系统的建设方法进行梳理,归纳了系统建设目标、系统方案、应急水源储备、应急水源输送和应急供水管道抗震等重要环节的建设思路和技术方法,对我国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以及解决灾后供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宋建学  黄伟东 《灾害学》1996,11(3):53-57
首先从历史震例中次生火灾的巨大破坏作用出发,介绍了美国旧金山市专为次生火灾控制而设置的辅助供水系统和移动供水系统;然后,根据这两个与市政供水系统平行的供水保障系统在洛马普里埃塔地震中的反应,结合开封市的总体规划和旧城改造方案,具体介绍了开封市的地震次生火灾控制规划。  相似文献   

10.
考虑管线震害发生的随机性,利用管线在地震作用下反应的二阶矩特征信息,采用带渗漏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的一次二阶矩方法,以华中地区某市主干供水管网为例,进行了基本烈度条件下的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在低、中烈度条件下,供水管网中各节点均处于可靠状态;在高烈度条件下,节点主要处于可靠状态,局部处于严重不可靠、甚至出现断水状态。进一步地,基于微粒群优化算法,以管网年费用折算值为优化目标、管网拓扑结构与管径为优化参数、管网节点可靠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新的供水管网抗震设计优化模型,并将供水管网所在区域的道路信息引入管网优化设计中,提出了管网拓扑的自动生成策略,从而形成了城市供水管网系统智能化抗震设计方法。数值算例表明,基于可靠度的抗震优化设计方法为风险-投资之间的合理均衡提供了理论基础,决策者可以据此选择所期望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考虑地震作用效应和管道抗力的随机特性,建立了埋地管道单元的概率预测模型,评估其在地震时的震害状态.把供水管网系统简化为边权有向网络图,通过Monte Carlo随机模拟过程,近似再现管网中各管段的破坏状态,进而分别结合图论理论方法和模糊关系矩阵法,对管网进行连通可靠性分析.由于Monte Carlo模拟算法是以管网各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供水管网震害预测的效率,修订了现有供水管网震害预测模型,应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平台,开发了供水管网震害预测软件。震害预测软件提供了两方面的预测功能,分别为不同地震烈度下供水管段基于三态的破坏等级预测和供水管网基于五态的破坏等级预测。软件实现了批量供水管段及整个管网的震害预测,且可以进行管网在设定地震下的震害预测,提高了预测效率。经算例分析,验证了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玻璃钢夹砂管在土木水利工程领域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埋地管道地震响应分析模型大多不考虑管-土动力相互作用,且多针对均质材料管道,无法应用于具有明显层状复合材料结构特征的玻璃钢夹砂管。基于玻璃钢夹砂管的层状复合材料结构特征,建立了完整的埋地玻璃钢夹砂管地震响应分析模型,在数值分析模型中,考虑了管-土间复杂的动力相互作用,以及地震散射波从有限域向无限域的传播。算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埋地玻璃钢夹砂管地震响应分析模型可合理地分析埋地玻璃钢夹砂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14.
地下管线工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地下管线工程的地震破坏特点及类型,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地下管线工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方面的有关标准、规定,对不同标准、规定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以整个管网系统为评定对象,主要考虑管段破坏程度和单位长度管线破坏处数两个因素,将管网系统地震破坏细划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及毁坏5个等级,给出了一套新的地下管线工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5.
穿越逆冲断层的埋地管道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局部屈曲或整体失稳等形式的破坏,研究逆冲断层作用下的埋地管道地震反应规律,对管道抗震设计及施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埋地管线及周围土体从半无限地球介质中取出,分别以空间薄壳单元和实体单元进行离散,采用非线性接触力学方法模拟管、土之间的滑移、分离及闭合现象;采用线性位移加载模拟断层的错动,考虑了系统初始应力状态的影响,对土体未开裂前的管土相互作用系统进行了拟静力数值分析;分析了位错量、土体刚度、埋设深度、径厚比及跨越角度对埋地管道反应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埋设管网系统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埋设管网系统有如下三个特点,即:埋于地基中、在平面内延伸分布范围广、具有生命线工程的重要性,故其抗震设计与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也与一般房屋建筑不同。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给定地震下地震动场的空间相关性、局部场地条件及地震发生非确定性影响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本文建议的方法中给定地震下地震动场的确定包括四方面的工作:①确定地震动场的参数,用场内各点之间的相对运动(如相对变形)而不是单点的运动(如加速度);②在频域内确定场内单个点的地震动,以幅值谱与相位谱表示;③用若干个离散点的地震动来描述地震动场;④考虑局部场地的影响。地震动空间相关性与地震发生非确定性同时考虑之间的矛盾问题在本文方法中也得到了处理,采用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在地震动场中同时考虑了震级、距离及场地的影响,本文提出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在平面上分布范围较广的其它生命线网络工程。  相似文献   

17.
撖凤玲  郭星全 《灾害学》1998,13(2):42-46
以古交市供水管网系统为例,运用网络分析法分析现有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古交市的供水系统提供最佳震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