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220 kV高压输电线电磁辐射水平及防护距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500 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中的预测模式对监测点周围地面1.5 m处工频电场进行了验证性监测,表明实际测定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通过对220 kV双回同相、双回逆相和单回线路下地面1.5 m、4.5 m、和7.5 m处工频电场变化趋势分析,预测了220 kV高压输电线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以及不同房屋结构的防护距离.提出了220 kV高压输电线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以及对环境产生的噪声。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对宜宾110kV吊黄楼变电站进行电磁环境监测,将监测所得结果对照国家规定的限值,对电磁污染水平进行评价。通过仪器的选择,监测点位的确定以及执行标准等方面的内容,比较系统的介绍了现行电磁辐射的环境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4.
选取南通市具有代表性的9种不同架设类型的基站现场实测,分析其地面水平方向上的电磁辐射分布特征,以掌握基站不同架设方式对地面电磁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线架设方式不同,地面电磁辐射强度及分布存在一定差异,落地塔监测值整体低于楼顶塔。50 m范围内,功率密度值由大到小依次是楼顶抱杆楼顶井字塔楼顶角钢塔楼顶景观塔楼顶集束天线楼顶拉线塔楼顶四角塔楼顶美化天线落地塔,地面最大值普遍出现在距离基站20 m~30 m范围。受天线架设高度、下倾角因素的影响,楼顶美化天线和楼顶角钢塔地面最大值点分别出现在距离基站60 m和70 m处,超出监测点位50 m布设范围。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分析计算 ,掌握电视台卫星地面站电磁辐射对城市其它微波站的干扰情况 ,为此类电磁辐射源环境影响管理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解决电磁辐射分析仪测量值偏高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PMM8053B电磁辐射分析仪工频电场测量值偏高的现象,分析判断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就城市空间电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了电磁辐射的来源,探讨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对电磁环境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南通市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时空分布特征,随机实测504座典型基站,着重从水平和垂直方向50 m范围内开展监测,并选取典型基站开展24 h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南通市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基站电磁辐射水平分布随距离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地面最大投射点的距离基本为20~30 m;垂直方向最大监测值出现在与天线高度相近的楼层;24 h基站电场强度随时间呈明显变化,与话务量和数据流量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968 3和0.709 8,说明目前话务量仍是电磁辐射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乌鲁木齐市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金敬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4):240-242,253
利用科学的检测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对乌鲁木齐市区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对移动通信发射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得出了正确、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市电磁辐射污染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乌鲁木剂市电磁辐射污染的调查结果,阐明了乌鲁木齐市电磁污染的现状和分析状况,并依据调查结果对各类污染源的电磁泄漏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区广播电视发射塔电磁辐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广州市区广东电视发射塔和广州电视发射塔电磁辐射状况,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电视发射塔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两座电视发射塔周围电磁辐射水平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两座广播电视发射塔周围高层建筑敏感点窗外电磁辐射水平随着楼层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通讯辐射环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南京市区进行网格式布点监测,并重点监测典型区域和典型基站,采用基于MapInfo构建的电磁辐射环境评价系统进行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电磁辐射水平总体较低,处于安全水平,部分电磁辐射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主要受电视发射塔和广播电台的影响,是南京市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和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初步探测重庆市住宅楼环境电磁辐射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人居环境电磁场特征数据库提供依据。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方法,在重庆市选择4个典型居住小区,分别测量各小区住宅楼不同楼层电梯门口或楼梯间以及各住宅楼楼顶的电磁辐射水平,结果表明,本次横断面调查中,在1MHz~40GHz频段,各栋楼的综合场强为17.13~17.18V/m,已接近GB 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各楼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1000Hz频段,各栋楼楼内综合场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近高压线的住宅楼楼顶综合场强明显高于其他小区楼顶以及同一栋楼其他楼层的综合场强(P<0.05),并且该楼各楼层的磁场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住宅楼(P<0.05)。所测住宅楼的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未超出国家相应标准限制,不同楼层电磁辐射水平与极低频辐射源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4.
根据高压输变电线路下工频电磁场测量工作的经验,提出应正确选择电磁辐射测量仪器,注重选择测量点位和高度,减少人为干扰和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的影响等,从而提高工频电磁场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从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特点及管理要素入手,针对通信基站环境监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设计通讯基站环境电磁辐射监管平台,提出合理有效的环境监管措施,实现历史监测数据、环评、验收资料电子化,信息公开化;通过平台开展电磁知识宣传教育,建立网络互动,有效遏制通讯基站建设违规行为,提高环保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对连云港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进行现状调查与评价,将3个时段内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数据均能符合相应的环境标准,县域电磁环境辐射水平整体略低于城市区域,基站周边整体受电磁辐射影响程度随高度上升呈增加趋势,10 m~15 m高度处的综合场强平均峰值最高。  相似文献   

17.
结合当前我国电磁环境管理的需求,分析了现有电磁环境标准的制定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环境质量为核心,构建具有5个不同层次的电磁环境标准体系,包括电磁环境质量标准、电磁辐射排放(控制)标准、电磁环境监测标准、电磁环境基础标准和电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根据标准的定位、作用、特征及相互关系,提出了电磁环境标准制修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GSM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GSM移动通信基站系统,指出,在进行GSM移动通信基站环境影响分析时,要注意采样点位的设置和测量要求.现场监测结果表明,GSM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50 m内建筑物影响显著,但绝大多数基站基本符合国家有关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标准的要求,在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19.
对南通市楼顶式移动基站电磁辐射污染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通市418个楼顶站基站周边地面50 m范围内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值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的要求;楼顶美化天线、集束天线和景观塔等建设较晚的楼顶塔形地面电磁辐射强度相对较小,楼顶角钢塔、拉线塔和抱杆等建设较早的塔形地面电磁辐射强度相对较大;楼顶塔所在楼顶平台监测值存在轻度超标的情况。提出,应严格控制楼顶塔所在楼顶的人员可达性,即基站电磁辐射防护区应高出楼顶2 m以上,避免公众进入基站电磁辐射防护区内,受到基站天线的过量辐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泉州市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泉州市移动通信GSM基站和TD—SCDMA基站电磁辐射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通过理论计算预测基站电磁辐射安全距离,对典型敏感目标、典型基站进行电磁辐射的监测,结果与理论预测情况相符。选取302个GSM基站和306个TD—SCDMA基站进行电磁辐射的监测,结果表明,各基站电磁辐射满足单个项目管理低于目标限值0.08W/m2的标准。分析表明,基站在正常运行时,对周围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能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